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策略 刘琳杰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2期   作者:刘琳杰
[导读] 伴随网络技术的逐步完善,
        摘要:伴随网络技术的逐步完善,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发展,但也给社会带来诸多风险。其中病毒传播、黑客恶意攻击等是网络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便成为重中之重,也是提高用户网络安全的关键所在,但目前使用的信息管理技术尚未完善,导致无法有效保证网络用户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当前信息管理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网络安全标准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发挥出预计效果,切实为用户树立起坚实的网络屏障。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应用策略
        目前,信息化发展已然是必然趋势,网络技术的完善推动了人类交互效率,打破了原有的交流限制,并且也进一步带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网络技术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风险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网络世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同用户隐私密切关联。因此,网络安全值得我们更加关注,这不仅仅关乎到网络用户的个人利益,还决定着国家网络体系的搭建进程。针对这一问题,应当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但能够规避网络安全风险,还能推动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
        1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
        1.1信息管理技术中监测技术有待提高
        通常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黑客恶意袭击、病毒大规模扩散以及系统破坏等。虽然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不断的优化,但安全问题也更难以处理,无法有效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例如说,2010年美国军事资料系统由于出现漏洞,导致“维基解密”事件的发现,各项关于伊拉克战争的高度保密材料被公之于众,造成美国军事系统的动荡。这一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难以匹配。如果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进一步完善,就能杜绝上述问题的出现。
        1.2信息管理技术对信息访问的控制效果不佳
        用户在日常进入网络世界后,一旦发生外来用户的侵袭,就会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来把控访问对象。但实际来看,由于管理技术在配置计算机环境时未能有效设定用户信息,导致外来用户控制难以落实。例如: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Facebook色情”问题,主要是因为系统未能有效把控外来用户的访问,遭到黑客恶意攻击,最终大规模的色情文件充斥系统页面,难以正常运行。
        3)信息管理技术的应变能力不足
        正如大众所熟知的,网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不管是软硬件哪个方面都需要优化安全性能,确保利益不受到损失。但实际来说,现行的信息管理系统无法解决全部的安全问题,尤其是遭到突然袭击时,难以及时应对。例如说: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系统遭到黑客的恶意袭击,以致于全球经济受到严重阻碍,这就是因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难以有效解决突发的恶意侵袭。
        1.3信息管理技术中的加密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在网络世界中,期望更好的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借助多项信息技术,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加密技术,这也是目前保证网络世界安全的最佳手段。将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密钥保护,用户在接受信息后完成解密操作,方可阅读原始信息。因此,加密技术有效的保证了信息资料的安全性,可以避免信息泄露、恶意窃取的风险。但由于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加密技术已经难以应对当前的安全问题,致使风险系数再次提升。所以,要对加密技术进一步优化,为网络信息建立起可靠的保护伞。
        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策略
        2.1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加强管理
        一旦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安全需要,即使技术水平再高、设计方案再精良也无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用户利益受损,难以发挥出应有效用,因此,我们不但要搭建起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还要严格落实信息管理规定,将其应用于实处。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仅仅对系统的外层文件起到一定的保护,难以深入系统底层进行安全防控,会遗留较大的安全风险。

甚至会造成“熊猫烧香”等病毒肆意扩散,威胁用户信息安全。
        所以,我们在逐步优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真正落实到系统的方方面面,更好的把控用户信息数据,从源头上防止黑客恶意攻击系统。除此以外,不仅要有效控制系统用户之外的对象进行数据访问的可靠性,还应当做好数据资料的加密工作,切实保护用户信息不受到侵犯。
        2.2加强风险控制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会面临风险,导致系统运行异常,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所以,期望更好发挥信息管理技术的效果,推动网络安全水平稳步攀升。第一步就需要调整原有风险把控体系,让管理人员树立起明确的风险责任意识,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控手段降低风险。第二步,从历史问题中总结经验,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遇到过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供参考意见。第三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估制度,通过问题预测,对系统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防控,更好的发挥信息管理系统作用。第四步,借助警示系统,对系统风险及时反馈,并合理调控,避免问题影响扩大。
        2.3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如果能够建立起可靠的安全管理体系,就能够有效推动网络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突破。例如说,运行日常管理系统时,应当搭建起完备的人才管理体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确保管理团队的技术水平满足要求。此外,还需要对各个岗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人才团队的技术能力,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储备高素质人才。不仅如此,在实际系统运行中,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网络管理体系,建立起专项服务团队,针对网络系统所涉及的软硬件设备定期维护,及时优化,确保安全水平符合预计目标。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一个稳定的运行环境。
        2.4把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做好
        纵观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来说,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操作系统。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操作系统中常常会出现问题,埋下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网络安全等级,就要更好的保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从而确保网络安全可靠。例如说,搭建起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不仅可以快速定位操作系统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还能够借助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系统修复,尽可能保证系统不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恶意攻击。除此以外,还需要整合网络系统中的防火墙和VPN检测等产品,形成可靠的操作系统,把控网络风险,提高安全水平。
        2.5对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进行加强
        从网络运行来说,安全问题无法避免,本质上是因为管理人员未能树立起明确的责任意识,从思想上就忽略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维护,这也需要技术人员明确安全观念。因此,期望网络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就应当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从实际问题着手,保证网络安全满足要求。此外,还需要深入底层进行网络系统的研究,找出遗留的风险隐患,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推动信息管理技术发挥出应有效果,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前行。
        2.6对信息加密算法进行有效应用
        为了更好的提升网络安全,就要借助有效的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保证信息资料的安全可靠。
        3结束语
        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网络快速发展,网络的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所以,加强网络的安全,除了能保护网络数据传输、存储的安全,还可降低计算机信息出现问题的风险率,维护计算机用户的权益,我们要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同时,还要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水平,加大风险控制,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能够有效应用,因而保护人们自身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张莎莉, 洪月, 韩柳.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中国新通信, 2019(8).
[2]韩继飞. 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的安全防范策略探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3):2-3.
[3]周亭亭, 王子铭, 李永兴, et al.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数码世界, 20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