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音乐呈现的种类多式多样,一般拥有优雅的旋律,新颖的演唱方式等优势,借此来调动学生对音乐的了解热情,紧抓学生的多重感官,来做到激动人心的效果。小学音乐课堂上不止要掌握怎样演唱好一首歌曲,更关键是在学习的环节中怎样渗透德育的思想就变成了如今小学音乐讲课的一个关键培养方面。使小学生在演唱的环节中感受到其中潜藏的真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知难而上的人生态度。老师在讲课中要切实把握好音乐形象,然后借助对曲目的创新、改编、演唱等,养成学生热爱国家、珍惜成果、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教学
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倡德育在所有课程教育过程的渗透,其对学生品德、修养、举止、素质、三观等的培养拥有关键的作用。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茁壮成长的重要时期,对未知的事物具有极强的探究心理与接受程度,德育教育是养成小学生优秀品德与良好三观的主要途径,早已取得广大师生的高度肯定。并且,音乐教育还是一种生动的讲课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环节中,感悟歌曲内隐含的丰富感情,体会到音乐带来的魅力。
一、在音乐教学中用情感人,引起共鸣
音乐的一个主要优势就是可以在歌词与情感的体现上给人以共鸣,让听众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潜藏的兴奋或忧伤,都是音乐能够直达人心的关键表现。然而当前却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有部分人经常将德育教育当做一个任务,对其不甚关注甚至无视歌曲所呈现的情感,所以就很难把德育教育嵌入到音乐课堂上。大部分老师对于一些在升旗仪式上迟到、底下聚众扎堆讲小话、演唱歌曲不认真而且态度十分懒散而无可奈何时,老师一定要反思一下自身出现的问题,回顾讲课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用什么方式才可以改变这样的现象?在笔者看来,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把德育教育融入进平时的音乐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其中隐含的真切情感,同时以此为豪,只要一直坚持不懈,总会把德育观念全都融进学生的内心。例如,在教习《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时,最初要使学生知晓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当时在位于三十年代初期,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拯救祖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而创作出来的歌曲。在演唱这首曲目时,老师先要借助多媒体使学生知晓当时的社会背景,强化对歌曲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以前抗日英雄们无私奉献、奋不顾身的民族气节,并且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重要精神,使学生在知晓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养成学生充足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三观的强化以及品德修养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深度挖掘音乐德育因素,传承音乐核心价值
因为小学教学时期是基础义务教育时期,而义务教育时期的关键教学目标是分成两个种类的,一种是要让小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认知能力,可以最低程度的顺应时代发展和所需变化,掌握必备的生活常识,这就需要小学课堂对学生开展整体素质素养的教学,这更是小学教育阶段给学生举办音乐课堂的价值之一。
而第二种是养成学生契合社会标准的三观,即让学生无法可以在达成义务教育后再次开始学习,也不让学生产生扰乱社会治安的情况,从这方面来看,小学所有课程的课本编辑和学科制定在最初就具有德育教育的目标,这就让小学音乐老师给学生进行德育讲课时不只是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是科目形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小学音乐老师在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时就需要从课本或者是教育中深度探究音乐课堂上的德育因素,让学生领悟到自己需要主动的去接受音乐的重要价值,来促进课程讲课效果的强化,而老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完成积极高效的讲课指导,促进学生加快了解这个环节。比如,在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歌曲时,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明快、长江和黄河是所有人的母亲河,是大家引以为豪,代表民族精神的江河,所以赞美长江、黄河就是赞美家乡、祖国。老师就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展示部分祖国大好山河的照片,让学生对国家满怀热情,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
三、借助音乐教学树立榜样作用
榜样在学生的发展环节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优秀的榜样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还会让学生朝着他们的方向努力前进。例如学生们都知晓的著名歌手韩红,其代表作品有《天路》、《家乡》、《天亮了》等等交口称赞的歌曲,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歌手,但是其不止是用歌声来吸引大家,还在私底下建立了很多基金会来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收养了大量的孤儿,给社会带来了更多正能量的东西,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作用。还有在以往出现的雪灾以及地震等不可抗力的天然灾害面前,大部分明星都积极捐款,并深情演唱了很多励志、激励、自强不息的歌曲,用各种行为举止体现了自身充足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实际的号召力,为灾区人民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此外,如周杰伦的代表曲目《蜗牛》、《听妈妈的话》等也记录在了学生们的音乐教材中,这些歌曲都表达着积极向上的意义,展示了对家人的关心爱护,深受所有家长老师的喜爱。这部分明星是大多数学生的榜样,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环节中,可以适当的引用偶像的能量,引领学生向这些积极的人物学习,提升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培养出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优质的环境熏陶,从而构建音乐高效课堂,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进步铺垫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在平时的课堂讲课中,音乐老师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行走,不止要在学习过程中吸引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以及品德修养,树立优秀的榜样,让学生学习,从而真正的了解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倪尔康.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04):127.
[2]梁译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9-11-02(006).
[3]布仁切其克.?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