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铁路企业融资风险体系的思考 李芬华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李芬华 谭静茹
[导读] 摘要:反腐倡廉的治理理念提出之后,社会生活之中的各种腐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在现代管理学之中,无论在哪个行业,都需要对它进行风险管控以及质量管理。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1
        摘要:反腐倡廉的治理理念提出之后,社会生活之中的各种腐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在现代管理学之中,无论在哪个行业,都需要对它进行风险管控以及质量管理。通过运用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各行业做到反腐倡廉,尤其是铁路业。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对工作进行把控。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对铁路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正在迅速开展,重点高铁也在加快推进,铁路建设迎来了又一个高峰。铁路是由国家进行管控的,因此在对它进行建设时,需要进行融资,其中除了国家投资以外,主要依靠外资进行融资。在融资的过程之中,必然就会有人打小算盘,贪污现象便被突显出来。
        关键词:铁路企业;企业融资;风险体系
        引言
        我国的铁路建设融资方面,除了国家投资以外主要依靠的是债务融资,而铁路这一基础设施,是由国家进行管控的。在铁路建设之中,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融资问题、贪腐问题、在铁路建设时,轨道交通装备供应方面的问题。然而,铁路建设想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形成较大的跨度发展,就必须结合我国实际,研究铁路融资的现状,从而规避风险融资。
        一、铁路企业融资所处的现状
        (1)在融资方面,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铁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以及债市的发债。与地方政府进行合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融合。然而政府对铁路建设的投资主要是通过拆迁地折价入股的方式、地方债务平台获取相应的资金[1]。近年来,由于政府货币财政逐步的紧缩,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加大了监管,以至于完成融资的渠道变的非常的单一。在融资的过程中,对银行贷款的充分依赖,导致铁路建设的市场化融资程度逐渐降低。铁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市场中有效资源,无法满足高强度的融资规模。
        (2)融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融资结构是充分反应企业的债务与股权之间所占比例的关系。融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偿还能力和融资能力的具体体现,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倘若企业的负债率高于50%,那么企业的长期负债以及短期负债都达不到具有合理性的可控比例[2]。目前,就铁路企业的建设方面来看,负债率已经高于可合理可控的局面,负债率已经严重超过了合理线,由于企业长期的负债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让企业的成本也得到了不断的增加。融资结构方面的不合理,使铁路企业发展能力受到了制约,给铁路企业带来的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铁路投资的回报率很低。对铁路建设,从本质上而言,是属于公共事业中的一部分,其性质是属于社会公益性[3]。目前,国家对铁路建设的相关运行费用有着严控的管理。从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了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铁路盈利性比较差,而且在经营方面的管理效率也比较低下。大多数的铁路都是处于亏损和低回报的情况,让铁路业缺乏相应的经济效益。因为投资的回报率不高,从而缺乏了更多的市场融资,导致社会资本难以融资,所以铁路很难吸引民资进行融资。
        (4)铁路运行规则存在着缺陷。由管家管控的铁路,采用了全国统一定价的价格政策,因此,此管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市场之间的供求关系,让市场价趋于扭曲,民资缺乏对铁路产品进行股价的权利,因此在市场配置中的功能严重缺失,对铁路企业而言,这是阻碍其良性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因素[4]。
        二、铁路公司融资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1)债务融资产生的效应。债务融资会产生双重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企业内部融资而言,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企业借用的负债,不需要像股票一般,需要进行筹资。企业在负债方面,只需要还本利息,但在税后,需要缴纳一笔股利。企业支付相应的利息之后,不用缴纳所得税[5]。因此,在负债资金低于权益资金的相应成本时,在一定时间内会能加企业的负债,而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产的成本[6]。
        1.2公司财务杠杆利益的获取方式。企业所需支付的负债利息是国定的,当息税前的资金大于负债时的利率时,企业权益资金相应的利益便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财务杠杆的利益。通常而言,公司所负债的比率越高,那么由财务杠杆所产生的收益也是最大的。
        1.3可以获得节税。节税的效应,通常是由负债所决定的。企业之所以可以减少所得税,是因为企业的负债利息位于税前列支。而当企业的负债达到越多的时候,节税的效应也自然会越大。
        (2)铁路公司负债经营所带来的效应。从铁路公司财务的角度而言,负债经营的负效应主要是对财务风险的一种体现,对铁路公司财务风险进行管控,能让铁路公司顺利建成铁路基础设施。然而,铁路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2.1息税前的资金利率与负债利率不符,其中具有不明确性。面对息税与负债利率出现失衡的时候,此时,企业便可以借入一部分资金,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来提高自有资金的利率。


否则便会让企业因负债率过高,或者因大量不良资金的存在而导致企业破产。
        2.2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对企业而言,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负债企业还本所付利息的资金,如果企业存在经营不善的局面,便会因无法按期还息而面临破产的风险[7]。
        2.3负债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借入资金与自由资金的比例,与财务风险有些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效应之下,当企业息税利率高于其负债利率,企业便会因此而扩大相应的负债规模。通过适当调整借入资金与自由资金来增加企业权益的利润率[8]。反之,当息税的利率低于负债利息率,那么企业的负债也会越来越多,自由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严重偏高时,企业的权益资金所产生的利润率便会降低,甚至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亏损以及破产。因此,企业要对负债经营进行合理的把控,以及对其他资金也要合理利用,否则会让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三、对铁路企业债务风险的规避进行思考
        (1)对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进行强化。铁路企业之所以迅速发展,是因为债务融资的不断增加,因此给铁路企业带来了较大融资方面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之上,铁路业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企业的发展能对内外复杂的环境进行很好的应对。随着铁路业的兴起,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对铁路方面的技术要求更高,因此铁路需要进行更多的融资,在此过程之中,难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估。通过对债务融资正确的看待,来规避以及预防财务风险。采取理性、积极的方法对铁路企业建设进行融资[9]。
        (2)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手段,对企业融资结构进行完善。每个企业,无论它在经营时,具有多么雄厚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都是有限的。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对杠杆效应的有效利用,在企业对规模进行扩大、企业在负债之中经营时,能够充分的考虑到财务风险,并对它进行更好的掌控。
        (3)对资金的投融体制进行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案。想要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所产生的风险,就应该对铁路企业融资体系进行有效革新,通过对多元化的方式对资金进行融资,可以在多方面对资金产生吸引力。完善企业的融资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能让企业规避融资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4)对建立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为了解决铁路企业在建设时,所缺乏的资金短缺、债务问题。因此,铁路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融资风险进行很好的管理。通过对融资体制方面的革新,为铁路企业创建具有市场化、多样化的融资环境。在此过程中,应该遵循市场的规律,转变相应的投资融资方式,提高企业铁路的融资资金的投入,降低企业的成本消耗,让企业对风险进行把控,促进铁路业的快速、平稳、健康的运行与发展。
        四、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之中,对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众多事务中,最重要的事务。它关系着企业在融资时,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在企业建设、融资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才能让企业健康、平稳的运行以及发展下去。铁路建设作为我国最基本的道路设施建设,对我国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铁路企业融资时,出现各种融资难的问题,需要运用新的方式为铁路建设融资。首先要思考融资难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可以强化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转移企业的投资风险,从此来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对策。
        参考文献
        [1]周超,寇江.关于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居舍,2018(03):189.
        [2]易宇,徐聪君.加强地方政府铁路建设投融资的对策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17(05):19-24.
        [3]杨丽萍.基于政企分开的铁路融资体制改革迷局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9):123-124.
        [4]蓝天意.关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12):45.
        [5]姜洋,张梦妍.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政府投融资风险控制对策[J].对外经贸,2015(04):105-106.
        [6]刘俊.拓展铁路企业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4(17):76-77.
        [7]刘文浩.铁路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68+192.
        [8]潘晓红.完善铁路企业融资风险体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208-209.
        [9]陈穗莎.适应投融资多元化发展需要  适时推进铁路财务体制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7(32):3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