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捷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裂缝问题、裂纹问题、裂隙问题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是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比进行反复的试验确定,采取合适的防止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实际配合比;结构质量问题;裂缝防治措施i
一、优化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是控制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强度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科学设计,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在浇筑施工中达到相关施工技术要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初始性能高于浇筑性能,并充分考虑到材料运输等诸多环节中产生的损失问题。而且,在室内混凝土材料的试配设计过程中,需要先对低坍落度的混凝土进行设计,再通过添加外加剂方式来调整设计坍落度。但同时,在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经济因素和安全因素,将强度标准差控制在与施工水平一致。
(二)确定单位用水量以及水灰比
根据混凝土材料配比中集料粒形、级配、外加剂量,来综合的确定材料配比过程中的实际用水量。由于水灰比直接决定了水泥浆体的实际搅拌空隙率,所以,针对给定的施工材料而言,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的取决于实际的水灰比。因此,在配置混凝土材料的过程,需要确定材料水灰比和材料强度性之间存在的关系。而针对缺少工作经验和数据资料情况下搅拌混凝土材料,需要根据鲍罗米公式对水泥强度和设计强度进行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
(三)确定混凝土的砂率和应用量
砂率是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砂细度、颗粒径等因素,按照密实度理论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设计,保证单位体积混凝土材料中拥有较大体积的集料,减少水泥浆体量。再加上单位体积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体积是与料最大粒径和砂细度模数之间紧密相关。因此,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砂率进行设计,是需要根据施工工艺和结构特点,采用较大粒径级配的碎石和中粗砂,在满足集料整体密级配的基础上,促使混凝土结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四)确定外加剂的类型以及掺量
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优先选择最优的性价比。首先,需要进行大于3种的外加添加剂试验,更加工程施工要求选择最为合适的外加添加剂,并针对单位体积混凝土材料配置中减水剂的投入成本进行经济层面的比对;其次,在确定施工现场使用的外加剂之后,需要另外备有其他外加剂用来应急。而其中掺入掺合料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易和性,可以将粉煤灰的实际掺入量控制在10%以下,具体的掺入量是需要经过试验检验来确定。
.png)
图1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
二、混凝土裂缝问题防治措施是提高施工质量根本保障
(一)混凝土结构早期养护工作中的温度控制
首先,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是裂缝问题,这些裂缝问题主要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而造成这些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度骤然变化的影响。因此,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处理,对结构早期裂缝问题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意义。从温度应力的角度出发,混凝土结构需要满足相关的保温要求:第一,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内外温度差和表面温梯度;第二,要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骤然降温现象,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最低温度高于其使用期的稳定温度;第三,要防止新旧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约束作用。
其次,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度差,保证混凝土结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始终是小于25℃的,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表面裂缝问题。而控制混凝土结构冷却过程中的总温度差和降温速度,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基底出现开裂现象。而针对混凝土结构早期出现的温度裂缝问题进行预防,其常用的裂缝问题预防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材料;第二,要减少水泥材料的实际用量;第三,要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或毛石材料。
(二)混凝土材料实际配合比的有效控制措施
首先,要减少水和凝胶材料的实际配比用量。第一,要注重改善集料的级配,主要是因为集料在力学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其自身是不会释放出热量。而填充空隙使用的凝胶材料,会释放出相应的热量;第二,保证在力学基础结构上,采用较大粒径的集料,这样其他较小粒径的集料能够对孔隙进行有效填充,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孔隙率;第三,要合理选择和利用减水率较大且对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小的超塑化剂。
其次,需要合理的使用外加剂。掺入矿物外加剂能够有效的降低凝胶材料的水化热,但是,所掺入的外加剂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不影响混凝土材料配比过程中的用水量和凝胶材料,主要是因为实际用水量和凝胶材料的用量增加会使得水化热出现增加现象;针对非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是可以适当的考虑加入减水型矿物外加剂,主要是因为其能够降低水体和水泥的实际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水化热的增加。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混凝土材料的实际取材较为广泛,且整体抗压强度较高,能够被浇筑施工成任何的结构形状,并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不易风化的特点,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针对混凝土材料的实际配合比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发生,提高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昊.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431(33):437-437.
[2]王众.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271-271.
[3]沈文英.混凝土配合比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探究[J].商品混凝土,2012(12):99-100.
[4]孔云.风区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6):84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