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02413
摘要:工会是依照工会章程成立并开展工作,代表和维护广大干部职工利益的群众性组织,肩负着构建和谐企业的重任,在整个企业工作中发挥着“群众组织”“桥梁纽带”“利益代表”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工会组织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做好工作。
关键词:工会组织;深化改革;途径
1、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注入强大动力。工会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工会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工会改革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为加强对下指导工作,山东省总工会建立完善了改革督查机制,督促各部室(单位)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定期组织改革专项督查,推动市、县级工会加快改革步伐。目前,省、市、县三级工会改革实施方案已全部印发实施。同时,从调研督导的情况看,山东省工会改革在思想认识、工作力度、推进节奏、职工参与、改革实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已有改革成效基础上,持续深化工会改革,确保各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需要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
2、工会组织在深化改革中做好工作的途径
2.1、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工会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把工会工作放到农垦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认清自己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使命和责任,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紧密围绕打造“三大一航母”发展要求,紧密围绕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工作,推动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当前,工会组织要按照“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的主基调,在实施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切实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引领作用,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要求,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建言献策,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和北大荒精神教育等活动,从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推进职工道德文化建设,继续发挥好“职工书屋”作用,送文化到基层,送知识给职工,开展职工读书分享会、职工颂读大赛、职工手机摄影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工会宣传教育阵地和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做匠人有匠心、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构筑广大职工提素质强能力的“知识加油站”。
2.3、加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自身建设
工会组织要进一步规范建会程序,提高建会质量,做好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会员发展、联系群众的工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在改革过渡期内,帮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由职业者群体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体系。工会干部要自觉强化自身学习,提升素质,增强本领,带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熟练掌握做好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不断强化自身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行为习惯。加强教育培训,让工会干部明确和熟知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和应尽职责。教育工会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谦虚谨慎的作风,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发展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有效运用理论武器,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在思想认识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上有新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思想修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有新的提升。
2.4、去除“四化”现象是深化工会改革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把工作重心放在最广大普通职工身上,改进工作作风,破除衙门作风,坚决克服机关化、脱离职工群众现象,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工会组织自身存在的“四化”问题已有所改观,但与职工群众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以解决。
(1)切实把职工群众放在心里最高位置
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带着感情主动了解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带着责任积极履行维权服务各项职责,带着使命不断发展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工会工作真正做到广大职工群众心坎上。采用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工会法人登记、劳模评选推荐、帮扶资金发放、服务职工项目等,要公示办事流程、精简报批材料、优化审批节点,千方百计打通工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难点、痛点、堵点,把“一次办好”的改革要求落实到工会工作中。探索建立周末值班制、错时工作制、职工预约制等全天候回应职工诉求制度,让职工群众随时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2)切实畅通沟通联系职工群众渠道
群众路线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优势,脱离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最大危险。深化工会改革,应着力破解这一最大危险,更广泛更紧密地同职工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坚持把群众路线走实走好,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走出机关大楼、高墙大院,走进工矿企业、生产一线,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嘘寒问暖、问计问需。进一步健全完善联系职工的长效机制,落实好工会机关基层联系点、领导班子成员信访接待等制度,建立联系职工情况台账,实现工会干部联系职工群众的常态化制度化。畅通网上联系职工的渠道,注重通过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网上交流互动、网上信访接办等工作,第一时间掌握职工群众的诉求和动态,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办理,最大限度地拉近工会与职工之间的距离,有效疏通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毛细血管”。
(3)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代表性、广泛性
各级地方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是各级地方工会的领导机关,应严格按照工会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会工作者、先进模范人物、生产和工作一线人员在各级地方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等工会领导机构中的比例。根据产业结构、新业态发展和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确定不同类别的代表在工会委员会、常委会中的合理比例。根据要求选好配齐挂职兼职工会干部,让更多一线职工参与工会议事决策,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的话语权,更好发挥工会领导机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木光.工会组织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做好工作[J].农场经济管理,2019(07):62-64.
[2]武雅彤,王晶.企业工会改革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基于组织有效性与合法性关系的考察[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07):149-159.
[3]王奕.在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做好职工维权维稳工作[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03):1-5.
[4]刘元文.工会组织行政化的生成机制与改革前景[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04):12-15.
[5]王珍宝.工会转型及其困境[D].上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