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力技术的提升,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增大。10kV配电网是直接向用户提供电力的重要环节,应重视配网故障,分析常见的线路故障原因,对发生的故障给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本文就10kV 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措施;故障
前言:
随着我国配电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电压稳定,线损下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供电可靠率大幅度提高。但是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破坏也不容忽视。针对配电线路可能出现的运行故障,需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切实降低配电线路发生运行故障的频率。
一、引发10kV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
1天气因素
对配电网造成威胁的常见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暴雪、雷击及大风等,其中雷击是对配网可靠性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因素,由于配网主要搭建在室外较高的地区,因此较易受到雷电的干扰。比如大风、雨雪、雷电等天气都会引发线路短路、烧毁等故障。还有一些配电线路处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山高林密,由于地形的原因每个塔架之间可能会有很长一段距离,就容易发生线路的弯曲和垂落,在线路遇到树枝等物体时,很容易发生短路现象,再者,由于山间气温差异较大,风力不稳定,导致的线路可能接地故障,从而造成短路。配电网络由于网络结构上的原因,遭雷击的概率大,再加上配电网的耐雷水平低、防雷措施不完善,所以雷击事故在配电网中较突出。在多雷区,配电网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并且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被雷电击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在配电线路中,电线杆和输送电线都长期处在室外环境中,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比如在遭遇大风天气时,电线杆就可能因遭受过大的风阻力而出现折断或倒塌等情况。在降雨较多的地区,电线杆也容易遭受雨水侵蚀,并因此而倒塌。
2设备因素
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离不开相关设备,我国政府及电力部门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较好的改进。但是,农村地区的电力事业发展仍然缺乏资金,所应用的电力设备等通常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农电低压线路的具体运行需求。一般情况是线径长,分支多,线路没有完全改造,设备老化严重,因线路走廊的清障工作未能彻底,违章建筑,树害,山田建设造成导线对地距离不够,低值,零值绝缘子较多,避雷器坏的也多,导线松弛,弧垂过大,导线混线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线路故障。在配网中运行的设备需要定期的维护以提高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但由于某些线路处于不易维护的区间,长期的缺少维护就会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直接影响到10kV配网供电的稳定性。有些设备由于产品质量不高,经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后,产品的缺陷就会暴漏出来,进而造成电网停电故障。配电设备老化残旧,未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新,经过长期超负荷运行,这些设备虽然可能失灵,继而引发配电线路故障。出现这一情况,与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进行设备检测维修有着直接的关系。
3外力因素
一些地区的10kV配电网络单薄、转供电能力差、地形复杂、接线较乱、事故率高、供电可靠性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城市不断加快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市政建设项目具有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有时会进行地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因挖掘到地下电缆而导致的配电线路故障;另外,沿主要交通道路的架空线走廊附件,新建筑物施工工地多,部分违章驾驶的车辆可能会撞到电杆引起倒杆而导致配电线路故障,直接威胁线路运行安全。线路所处位置正是街道两旁或路边的绿化带,线树矛盾非常突出,树木在生长时将使线路受到压迫,而在树木修剪时,则会压断线路,导致断电故障的出现。砍树会影响城市绿化,而树又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遇到风雨天气常使配电网络频繁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
同时,鸟、老鼠、猫等动物停留在配电线路上,将导致配电线路出现相间短路的现象。
二、加强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配电路运维管理控制的过程中,人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想要使各项工作都能得到落实,还要加强人员培训。电力企业需要加强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以便使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好的开展运维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要确保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安全操作的要领。完善相关安全管理,不仅要做好人员的教育培训,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消防安全设备的检查、岗位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等,实行工作票唱票制度,强化安全宣传等工作。同时,培训可采用反事故演习、现场考问以及岗位讲解等形式展开,以提高维护管理人员灵活处置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将安全知识与实际的维护管理工作良好地融合,以高效排除电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做到奖惩分明,使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因此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改造工作
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设备及其线路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由于配电线路改造为全面实现导致的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问题应加快线路改造步伐,做到不遗漏任何地域区段的改造,最大程度上降低因配电线路故障导致跳闸问题的发生。在技术方面与管理方面,对漏电保护装置与运行维护进行规范,减少故障的报修。并结合农村建设,创建农村安全文明用电示范村,在低压设备整治、线路清障、设施防护、安全用电意识等方面采取新的举措,切实做好农村安全用电环境。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改造工作,以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如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陈旧线路进行及时的改造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线路中不符合要求的导线、零件等进行更换,对施工以及设计中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及时进行返工,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电路运行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在改造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只有这样,电路的改造工作才可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借助网络管理平台可以优化运检管理的各个环节,运检管理的相关流程可以简化,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采用自动化配电网能及时地了解电网整体运行的状态,及时发现电力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
3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决定了配网供电质量的高低,相关管理人员建立规范化的巡视制度,让巡视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能按照操作规范周期性的完成检修和维护工作,以防止配网供电事故的发生,确保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电力单位还应根据实际,做好10kV配电线路的巡视工作监督,做好对重点环节、故障发生较高环节巡视工作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鞭策巡视人员认真做好巡视工作。同时,加大人员管理力度,严格按章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肃考核,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最后,要加强维护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对电网维护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通报抽查结果,以鞭策维护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为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贡献力量。为了能够将电能科学合理的输送到用户中,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服务,加强管理模式的完善,对抢修指挥中心的作用有效体现出来,对故障定期实施演习,使得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行提升。
三、结语
总之,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取得实效。因此,在进行电路运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对事故产生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找准事故发生的原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刘伟光.10kV配网线路运行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机电信息,2014(33)
[2]陈新淳.10kV配网调度运行故障与解决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