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4期   作者:张正军
[导读] 电网电能损耗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摘 要:电网电能损耗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线损率是供电企业所面对的主要工作和长期任务。线损率的高低不仅表明供电系统技术水平的高低,还能反映出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本文概述了农村电力线损现状,并提出了线损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措施
前言:
        线损是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否到位,线损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农村电力线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线损,二是管理线损。电力企业要通过实施切实高效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完善电力输送控制技术,降低电网线损水平,从而提高电能的综合利用率。

1、农村电力线路降损的技术措施
1.1合理配置电网,引进先进设备
        电网建设的布局和结构相对薄弱,由于各种原因,电网还存在着输变电容量不足、卡脖子、供电半径过长、配网建设改造滞后等问题,重大设备检修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较大,运行不够灵活。    为了有效解决电网线损异常现象,供电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加大资金投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更新电网设备,采取新技术来维护电网线路的正常运行。同时扩大线路的载流量以及增加网络容量,并且针对需要改造的线路网进行及时的技术改造,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线损现象的发生。要对农村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做到合理布局、以短半径的方式供电。当高压线路进村时,要将配电变压器安置在负荷中心;从配电变电器的低压侧到每个负荷点,要尽量采用辐射方式向四周延伸,避免迂回供电。一般而言技术降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优化电压等级、改善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优化无功配置等方式来达到降损的目的。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合理地确定配变安装地点,减少迂回、曲折线路,采取小半径密布点原则,合理的调整每台配变负荷,使之达到最佳的负载率,使其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即在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高自然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减轻变压器的压力,实施无功电容补偿,即按照合理、平衡、全面等的原则,在农村低压网络中进行补偿。同时,电力工作者应该对设备进行检修,最好能逐一排查,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供电环节人为因素造成的“跑、冒、滴、漏”电量损失来达到降损的目的。
1.2利用电表计量方式,规范电力行业的规章制度
        计量装置对于节能降耗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计量的准确性与精度性会直接影响着电能的实际消耗量,进而影响对电能的计算。针对计量装置,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将不符合要求、陈旧的电计量装置进行及时的更换,并且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级别。首先应该对电力行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整改,力图达到规范化、严格化、科学化等标准。合理配置电能计量装置,根据用电负荷容量配置合理的计量方式,使得计量装置在有效范围内工作,提高准确性,规范开展计量装置设计图纸,完善计量装置安装接线制度,有效降低计量接线错误的损耗。每年定期地对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定检和轮校,各抄、核、收人员对所管辖区的不合格和超期的电能表进行有计划地轮换,用电检查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用电检查和普查工作。同时,加强电力工作者的职业水平和个人素养,最好能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鼓励他们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这样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是改进电表计量的技术、引进新的计量手段等,以便降低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错误率,同时减少他们时间和精力等的不必要浪费。
2、农村电力线路降损管理措施
2.1加大对农村电力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一是要让农村电力工作人员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他们的学习培训过程中,要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做好农村电力工作的重要性,需要脚踏实地,严格履行自身岗位职责,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纰漏。

二是定期开展对农村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在基层供电站进行现场培训、邀请技术人员集中力量进行培训、参加考试以及技能竞赛等形式,提升电力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抄、检、用电、安装电表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偷电行为的日益猖獗,以及其更加隐蔽化和普遍化,需要农村电力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学习,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2.2健全线损管理体系
        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涉及并涵盖电网规划、设备改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电力营销、电能计量等诸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性管理。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线损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降损目标,改造计量装置,理清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小组,指定领导负责线损管理工作,为线损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负责整个公司的线损指标,为每个人形成一个压力传递机构,肩部有任务,头上有指示器。各供电所对各配电台区制定相应的线损指标,并相应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比较完善的“班组线损考核责任制”,使线损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从而实现了分级、分线路的考核体系,这样通过落实责任制,明确任务,严格考核,使得线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设立相应的监督制度,主要监督内容有上下级员工的监督、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等,通常实行监督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电力人员与用户相互勾结,共同窃取电能的情况,或者是出现上级徇私舞弊的问题。最后,电企业还要定期组织开展电力损耗普查工作,要掌握电力损耗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广泛发动更多的农村群众参与进来,在农村中营造出节约用电的氛围,对于个别节约用电比较突出的农村用户,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2.3提高农村电网抄表的准确性
        作为电力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电费抄、核、收管理制度,提高对抄表与核算工作的管理力度,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出现估抄、漏抄甚至错抄等情况。加大对农村电网降损的管理工作,对于落后老旧的电能表,要及时进行更换,采用最新型的电能表,对农村电计量设备装置进行完善,实现其计量准确性的提升。检查测量是否准确和正常,测量装置的接线是否错误,是否加倍率与表卡一致,测量引线密封是否有不同的运动和泄漏密,检查运行负荷率是否处于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对于农村用户用电量的抄表、核算和收账等工作而言,供电企业要加大对电力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严格做好检测。此外,电力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电能表的监测工作,及时做好更换处理,防止在农村电网中出现错接线、错抄录等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电力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用电,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能损耗。
2.4加强理论线损计算指导工作
        作为指导降损工作的基础,线损理论计算也是供电企业重要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在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后,才能够真正找到电网运行中的问题,以便制定相应的降损措施。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根据理论线损指导降损工作,有效掌握到所辖电网中电能损耗规律,查找电力网络中的缺陷,明确电网改造重点。加强对线路设备的检查,及时清除线路障碍物,消除设备,降低跳跃率,加强低压侧三相负荷平衡管理,配备夹式电表等专用检测仪器,对供电区域进行检测,及时调整线路负荷,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提高降损措施的针对性。加大对管理区域的电力维护职工的管理进行及时考核,进一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有效降低了线损。
3、结语
        总之,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是农村供电企业减少电网线损、提高输送电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外,还需要根据农村电网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电力的发展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卫胜武.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7)
[2]姜婧.关于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7(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