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卞涛 李金刚 苏志伟 宋元喜 杨英兵
[导读] 摘要:煤矿生产过程中综采工作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为了进一步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开展一通三防工作至关重要。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煤矿生产过程中综采工作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为了进一步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开展一通三防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主要结合当前环境对一通三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井下开采是我国煤矿开采的主要方式,井下开采较之露天开采有诸多不安因素,其中“煤尘、瓦斯、火、水、冒顶”是煤矿的五大灾害。而五大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是“瓦斯、煤尘、火”,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而“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一通三防”技术阐释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矿井进行良好的通风是进行瓦斯、粉尘以及火灾防范的基础措施,矿井内部良好的通风情况可以有效提高矿井的换气效率,不断更换矿井内部的气体,使得矿井内的空气中的各气体分子所占比例保持在正常水平。此外,加快矿井内部的气体更换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矿井内部瓦斯、粉尘的浓度,避免产生瓦斯爆炸以及粉尘爆炸等问题,进而对瓦斯、粉尘以及火灾事故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由于“一通”是技术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煤矿生产企业需要做好通风工作,同时对矿井内部的空气成分及其比例做好监测工作,同时改进现有的通风系统,提高通风的效果。“三防”工作是技术应用的要点,“三防”中的瓦斯属于易燃气体,同时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能导致矿井工作人员产生窒息状况,而如果矿井内部的瓦斯及粉尘浓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极容易引起爆炸事故,进而引发较为严重的矿难。虽然“一通”是技术应用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单凭“一通”难以有效排除矿井内部的瓦斯、粉尘,因此煤矿开采企业需要做好对这两种爆炸成分的预防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提高突发事故的处理效率。
        2“一通三防”中的问题
        第一,通风系统不完善。进气和回风之间的非链式反应,这使地下工作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不符合要求。通风阻力增加是由于气流路径长和巷道有效横截面不足,造成通风不良。第二,气体监测系统不完善。一些矿产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有害气体监测系统,通常表现为:一是没有建立和完善专业的有害气体抽采组织。没有对气体监测系统和传感器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造成气体监测数据信息不准确。第三,防火设施不完善。在对一些矿井的调查中,发现有些矿井没有修建地面消防水池,甚至有些矿井没有地下灭火系统管道。此外,一些矿井的建筑防火设计存在不合理性。
        3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
        3.1合理选择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选择必须符合煤矿生产实际情况,不同的采煤面,不同的通风系统,对瓦斯的稀释能力也有所不同,而从安全性、经济性对瓦斯通风系统进行考虑,其设计都必须要考虑到各个采煤面的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广泛应用的通风系统主要为U+L、U型两种,部分煤矿还应用有三进一回、W型等等。而目前,针对瓦斯量、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我国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规范以及方法,且煤矿瓦斯基本参数数据也有着相应的数据库,在设计前,就需要以此为基础,实现量化、自动化、规范化的测定。
        3.2气体的预防和控制
        在进行有害气体防治的实际处理中,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必须高度重视异常区域。矿井下,一些区域是最容易有害气体积聚的区域,这些区域也需要重点严格检查,采用较为理想的监测设备,为及时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地下断层和采矿工作面的调查和认识,这也是提高有害气体治理水平的重要条件。第二,对于气体浓度明显过高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通过增加排气风量等方式促进正常管理效果的形成。提升监控和废气处理的自动化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因人员工作量大而造成的一些管理困难。


        3.3火灾的预防和控制
        防治火灾主要分为加强矿井防火管理及灭火管理,同时优化矿井内部的火灾监测系统,可以在矿井内部安装火灾应急控制系统,一旦某个区域发生火灾,可以立即切断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联系,有效控制火情,此外,需要严格关注煤炭自燃问题,做好该方面的处理工作。
        3.4井下粉尘有效防治
        井下高浓度的粉尘是危害生产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经过多次技术攻关,我国目前已经解决了诸多有关粉尘防治的技术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技术研究成果。如采煤机内外喷雾降尘、机采工作面含尘气流控制技术、液压支架自动喷雾降尘技术、挖掘工作面通风除尘技术、泡沫除尘技术等等,如今多数煤矿都采用多种技术来构架一个综合防治系统。现有的经验表明,井下粉尘的防治需要考虑到井下风流以及各个作业点的产尘量,同时针对打眼、移架等等工作设置有针对性的粉尘防治方法。如放炮可采用自动喷雾技术、打眼可采用湿式电钻等等。
        3.5创建一通三防的责任制度
        根据企业的相关生产条件,建立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体系。按照体系之中的相关要求,正确的对于一通三防的专项资金进行使用,把该工作当中的人,事还有物等切实的落实到位,比较严格的对于瓦斯进行检查,增加通风系统的专项检查等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领导的责任,完善有关一通三防的具体措施,及时的解决工作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通风设施以及矿井内部的风量等进行系统的检查,来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3.6一通三防人员教育
        人员教育同样也是“一通三防”落实的重要一环,煤矿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技术方法、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多,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需要由人来执行,所以人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需要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为基础,制定详细的培训教育内容、培训教育计划、考核评比机制,满足员工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动画、表格等等可视化强的表达方式,促使员工主动去了解、学习。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建议煤矿企业根据评价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将人员发展和其薪资联系起来,让其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一通三防”落实的重要性。
        4一通三防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矿井通风技术中均衡通风技术是典型的代表性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矿山的实际具体条件和特点。均衡通风相关技术的合理选择和应用,主要包括:第一,可控循环空气技术。该技术应严格小心控制风量。第二,向下通风技术。该技术可降低工作面温度,风流不通过运输巷,机电设备的运行热量不会影响风温。当返回时,风将穿过运输通道,这将使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困难,并增加其运行风险。所以,在运用该技术的时候,有必要加强通风、燃气和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第三,灾难性通风技术。该技术可以调整风向,防止有毒气体进入救灾通道,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矿井粉尘防治技术的发展方面。在机车运输主通道安装能清除粉尘的装置,并在机车运行时使用洒水装置,严格控制粉尘浓度。
        结语
        总之,“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大“一通三防”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在现场管理方面,随着“一通三防”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管理者要不断研究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思路,超前防范重大的瓦斯、通风或者煤尘事故,保证矿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雁伟.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8(06):165-166.
        [2]冯长红.探究“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J].机械管理开发,2016(9):175-177.
        [3]张雪涛,杨俊生,孙红星“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6):68-69.
        作者简介
        卞涛,1985年2月出生,安徽亳州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在补连塔煤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