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黄榜礼
[导读] 摘要: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来宾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基建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我们要对土地执法的监察工作予以重视。
        关键词:土地;执法监察;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较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土地资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土地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很多地区因为监察不严格存在私自开发的现象,这样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国家土地管理程序,而且是土地监察工作顺利推行的重要阻碍。
        一、土地执法监察的目的和基础概念
        1、土地执法监察的目的
        现阶段中国的土地执法监察的目的是通过相关的监察活动来实现国家的土地管理智能,在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的前提下,对相关的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合规性进行监察[1]。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希望通过土地执法监察活动对相关的土地资源使用的违法行为起到预防、制止和查处的作用。在维护中国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维持土地管理秩序。保证我国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得到贯彻落实,最终实现科学土地管理的目标。
        2、土地执法的基础概念
        所谓土地执法监察就是指在实际的生活中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现有的法定程序和管理方法,依照法律对本行政区域内部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违法者执行仲裁的活动。
        二、土地执法监察的现存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处于待完善状态
        中国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进行各项执法监察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是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各项监察工作在落实过程中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现阶段各个地区在实际的土地执法监察中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章条例,但是在这些规章条例中对与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具体责任问题没有明确规定,这样的条例虽然对规范土地监察执法工作有积极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执法人员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执法标准,在面对相关的违法现象缺乏具体的裁决标准,影响法律有效性的同时导致了违法成本“小”的恶劣现象,这也是各地区民建或者商建过程中对国家土地资源非法占用现象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图1所示)。
       
        图1 违章建筑
        2、缺乏具体的执法标准
        在土地执法监察的过程中执法是相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关键,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不仅会造成违法成本小错误认知,而且会加大后期相同错误的发生率。现阶段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执法人员素质待提升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推进的关键问题。因为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土地执法监察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直接影响,执法力度低不仅会降低土地管理法律的公信力,而且会造成土地滥用的现象,对于纠正后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3、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处于忽视态度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腾飞状态,发展经济和促进城市化建设也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在发展经济推进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忽视了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为了获得经济发展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租赁和出让的方式来换取经济发展的资本。这样的行为也是造成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推行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4、土地执法监察的工作机制复杂 
        通过对现阶段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机制相当复杂。因为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土地执法监察的工作人员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土地执法监察的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协调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的工作现象不仅影响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有效推进,而且对各个环节的工作的顺利推行有较大的阻碍。除此之外,复杂的工作机制和各个环节的衔接问题还给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土地执法监察问题的解决策略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现阶段土地执法监督过程中的立法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要积极的树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遇到问题逃避问题的想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在实际的土地执法监督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际的分析来进行现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待完善的说明,证明现阶段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漏洞。然后相关部门在现有条规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促进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同时合理地赋予相关工作部门适当的监察权利。在进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对相关的执法程序进行严格审核,并根据实际执法监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补充和修改法律内容,将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与各项法律条款相结合,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2、加大执法力度
        2010年全国已采取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式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和整改,也加大了对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监督,从根本上降低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率。上文中说到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各个土地执法监察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加大执法力度,相关部门更需要紧密配合,形成联动机制,以此来体现土地执法监察法规和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实际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同时对现存问题要进行收集分析,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数据。
        3、加大对土地执法重要性的普及
        在进行土地执法监察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在工作之余加大对土地的普法宣传和教育,在提升人民群众法律认知的同时增加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在实际的宣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群中的普法教育,还要对地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制和进行法律教育不仅能够提升相关执法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中的法律意识,而且对从根本上降低辖区内的非法占用国家土地资源有积极性促进作用。
        4、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各部门和环节的协调性
        现阶段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在实际的工作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土地执法监察部门要注重对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在具体的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建立完善的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加强对相关执法部门的组织领导。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力量主体,各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注重相互配合和协调,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有效推进的同时建立团结高效的监察执法团队,为当地的土地有效利用率提升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之外,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相关事件进行记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土地执法监察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监察人员的职业培养,其次在当地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进行土地法的宣讲,增加人们的土地资源使用意识,最后在执法过程中应该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杨利凯.现场接访为群众排忧解难河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局长王锋面对面解决群众信访问题[J].资源导刊,201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