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降本增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初探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鞠易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增长转型时期、结构调整阵痛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复杂,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状态。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增长转型时期、结构调整阵痛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复杂,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状态。针对新的经济发展状态,企业必须正确认识成本意识以及效益观念,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始终贯彻,让降本增效成为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这样才能全面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在新经济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降本增效;管理体系;构建探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对新常态,企业只有将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根植于生产运营过程当中,把降本增效作为一种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盈利能力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与盈利水平,同时保证企业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然而,降本增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参与度高等特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并非单纯的成本费用控制,应在确保成本达到最优化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效项目的谋划与推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体制机制,要用制度来提升广大员工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确保推进效果。过程中应以“定目标、分责任、建机制”为主线,以降本增效课题谋划与推动为抓手,合理匹配激励机制,强化过程跟踪,构建一套完善的降本增效管理体系。
        1课题谋划科学性,目标设定合理性
        1.1以财务报表为核心,谋划降本增效课题
        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覆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在降本增效课题(即需改进的项目)梳理过程中,总会给人一种茫然、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无论是企业生产经营哪个环节,其最终的结果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财务报表之中。因此,为增强降本增效的系统性,企业应重点以财务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切入点来谋划降本增效课题,实现全覆盖、无空白、无交差。首先来看资产负债表,其主要用途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经营风险管控角度考虑,可将降低应收款项额度、优化负债结构及应付款规模作为改善课题,同时从降低资金占用的角度,可将优化存货资金占用、闲置资产及呆滞物资处理作为课题;二是利润表,其反映的是企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企业的供、产、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都密切相关,可衍生出多项降本增效课题,例如采购、销售两端的价格、产品产量、生产技经指标、产品品种结构等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或销售收入,同时期间费用及各类补贴收入也对企业利润水平具有较大影响,为此,上述内容都将作为降本增效工作的重点;三是现金流量表,其主要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的资金流转情况,结合报表项目应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贷款利息支出及消除资金风险为重点,确定改善课题。
        1.2以差异分析为手段,设定课题攻关目标
        为寻找自身差距、发掘新的改善点,企业应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建立内、外部对标机制,通过对标差异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外部对标方面,应以“先进性、可比性”为原则确定外部标杆企业,选择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工艺流程等方面与企业相近的先进企业作为标杆,并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可定期进行更换对标企业;内部对标主要是企业自身结合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与预算或月度经营计划进行对比及差异分析的过程。明确对标单位后,结合降本增课题谋划情况,由各课题牵头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课题做进一步细化分解,将每项课题改进目标分解落实到若干个生产经营指标,并将差距指标作为重点改进对象,并以专案的形式实施改善。
        2责任分解落实,确保目标落地
        为确保降本增效工作扎实有效推进,除课题梳理及确定目标外,关键是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分解机制,做到责任下沉、专业下沉、管理下沉,使降本增效推进责任得到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将责任分解到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最小单元,细化到基层操作岗位,最终形成一种全员参与降本增效、人人身上有指标的降本增效推进模式。


        2.1降本增效责任的横向分解
        所谓横向分解,是指围绕降本增效课题,规范各层级之间课题推动的主体责任与专业责任,明确主体与专业单位降本增效主要职责,强调专业与主体的系统联动。专业责任主要负责改善措施的谋划与制定,以及推进效果的跟踪与检讨,而主体责任负责改进措施的实施。在岗位归属上专业责任主要是公司专业处室及主体单位的相关专业岗位,主体责任主要是生产现场基层操作岗位。
        2.2纵向分解降本增效责任
        纵向分解主要指的是降本增效推进过程中的相关责任按照不同层级层层分解,并将其最终分解成最小的成本费用单元,最终将各项责任落实到基层操作岗位上,纵向分解重点是要突出企业不同层级之间对降本增效目标的上下结合。例如在针对降本增效课题进行分解的时候,针对降本增效课题谋划、降本增效课题专案分解、作业区域专案分解、操作岗位执行方案落实等各个环节必须要实现相关责任的明确落实,不同层级都会承担来自上一级降本增效目标的具体细化责任,对上级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有效支撑。
        2.3对降本增效目标和责任进行明确
        通过建立起有效的降本增效责任分析机制,就能够让企业在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各个生产作业区域以及操作岗位降本增效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在企业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责任目标,各个层级的主管单位要通过合理组织形式被基层班组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合理开展降本增效目标完成情况差异性分析,针对存在的差异要通过深入研究,及时提出有效改善措施,并对下一步改进方向进行合理设置。
        3匹配激励机制,提升改善效果
        3.1奖励机制确定
        在降本增效奖励机制设计方面,企业应以正激励为主,对未完成的目标应重点检讨,避免各类考核。结合推动难易程度,对各项课题可设置差异化的奖励机制,但所有课题的奖励,均应将创效完成情况作为核定奖金的唯一基础。
        3.2创效奖金发放
        以月度为周期,发放降本增效奖金,每月由财务部门结合课题牵头单位,对各项课题实际创效情况进行计算,并依据既定奖励政策,核定各课题总奖金额度,经公司批准后予以发放,由课题牵头部门组织将奖励分配至各主体责任单位。
        3.3降本增效表彰
        除按月发放降本增效奖金外,分别以半年度、年度为周期,由公司组织降本增效总结表彰大会,对降本增效成绩突出的团队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总而言之,在当前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苦练内功、坚持推动降本增效工作是企业唯一的选择,推动体系的优劣将直接决定降本增效推进效果,一个不够科学的、完善的推进机制甚至使降本增效工作流于形式。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构建一套科学的降本增效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能够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4结论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要不断强化内功,并将降本增效工作作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体系建设的质量水平会对具体工作开展的效果形成巨大影响,建立完善、科学的降本增效管理体系能够全面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工作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覃春平,武献杰.企业降本增效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A公司为例[J].纳税,2018,12(28):254.
        [2]魏勇,张楠,孙康,等.石油企业构建特色物资管理体系对精细管理的影响[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5(2):55-59.
        [3]常金平,许鹏辉,王映均,等.中航工业成飞以EVA为导向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财务与会计,2015(11):1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