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牧羊唯美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饲料对于家禽、家畜的生长和发育、繁殖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作为一种食用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饲养家禽、家畜等人们的关注。然而,饲料加工机械和设备同样也影响着饲料的品质。本文首先对饲料机械设备的相关概念和优点等进行梳理罗列,其次,对饲料机械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探讨饲料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其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时需要注意的各项要点,旨在为饲料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关键词:我国饲料加工机械;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为了保证饲料机械能够正常运行,分析饲料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饲料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旨在为饲料机械的维护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1概述
1.1饲料机械的相关概念
饲料机械主要分为原料投料、粉碎工段、配料混合、制粒或膨化、打包等工段。原料接收工段主要包含投料除尘设备、刮板机、提升机、清理筛等设备;粉碎工段主要包含喂料器、粉碎机,料封绞龙、除尘沉降等设备;配料混合工段主要包含配料绞龙、配料秤、混合机等;制粒工段包括喂料器、调制器、制粒机、冷却器等设备;膨化工段包含喂料器、调制器、膨化机、烘干机等设备,打包工段主要由打包秤组成。目前我国大规模采用的饲料加工机械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率还不是很高。美国与欧洲的饲料加工机械的研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单机设备自动化、成套设备自动控制程序更高,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近几年我国的饲料机械也在快速发展,并且在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成果。
1.2饲料机械的优点
(1)避免挑食。家禽或家畜在饲料食用时,会选择喜欢吃的,逃避掉不喜欢吃,这样会导致家禽或家畜在营养摄入时不够全面,从而影响其生长或发育、繁衍,也会影响乳制品、蛋类或肉类的质量。饲料机械可以对饲料和辅料进行混合调制,在喂养中可有效减少饲料损失。(2)报酬率高。在制粒时,受水分、温度、湿度等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饲料会发生部分反应,使一些营养能够达到最优,家禽或家畜食用后,体重也会得到有效增加。(3)运输经济。饲料进行加工后,与原来相比,密度增加,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仓储容量,从而节省饲料的运输费用。(4)流动性好。制粒后,饲料的仓储容量变小,更有利于饲料的管理,也有利于颗粒饲料受到更大的欢迎等。
2饲料机械的工作原理
饲料机械的主机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喂料、搅拌、传送、润滑和制粒等。由于所生产的饲料最终需要进行装袋处理,故要求饲料机械的工作过程,其含水量不得大于配合粉料的15%。实际的机械工作过程,均需经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由料斗处喂料,使其借由传送带输送至无级调速电机中,通过调速电机的无级转速分配适当的物料流量。随后将分配好的物料流量倒入搅拌器,然后在搅拌器的搅动下,使之与蒸汽进行调和。在此过程中,针对部分需要添加蜜糖或油脂的饲料,也可将之倒入搅拌桶共同参与调制。值得注意的是,若饲料需添加油脂,则需将油脂的添加量控制在饲料总量的3%以下,如果超过比例则会导致成品饲料难以成型。调配的温度与湿度则应分别保持在64~85℃和14%~16%的范围之内。最后,针对调配好的饲料原料,需用吸铁装置除去混合在粉料中的铁质后进行最终的制粒工作。
3优化措施分析
3.1粉碎机的维护和保养
(1)粉碎机长期作业,应固定在专用的基础上。(2)粉碎机安装完后要检查各部紧固件的紧固情况,若有松动须予以拧紧。(3)要检查联轴器松紧度是否合适,电动机轴和粉碎机轴是否平行。(4)粉碎机启动后先空转2~3min,没有异常现象后再投料工作。(5)工作中要随时注意粉碎机的运转情况,喂料要均匀,以防阻塞闷车,不要长时间超负荷运转。(6)堵塞时,应立即停车,严禁开机时打开机盖。粉碎机锤片的磨损机理:锤片式粉碎机是普遍应用的饲料机械之一。
其转子的转速为1500~3000r/min,在转子上径向均匀分布数组锤片(20~100片不等),以高达60~100m/s的线速度高速旋转,从而把投入粉碎室的大豆、玉米等谷物撞击粉碎。由于这些谷物不可避免地掺杂有一定量的杂质,所以锤片的四角会被迅速磨损。用扫描电镜对锤片的磨损部位进行表面形貌观察,从方向性很明显的磨损条痕与斑坑来分析,斜向撞击颗粒对锤片表面有一定的切削磨损与变形疲劳磨损作用。现在各锤片生产厂家一般用热处理的方法提高锤片的强度和表面硬度,以提高锤片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饲料生产厂家应定时检查锤片的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磨损件。
3.2配料设备
现行配料设备标准有三个标准:GB/T20803—2006饲料配料系统通用技术规范、JB/T13454—2018饲料配料系统用螺旋喂料器、JB/T13456—201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微量配料系统。GB/T20803—2006中对配料系统的称重单元规定了的自动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两个准确度等级,即0.2和0.5。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0.1%、±0.25%。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0.2%、±0.5%。首次检定要求适用于配料秤系统在安装后的验收试产阶段或设备经改造大修后验收试产阶段。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适用于饲料厂正常生产中的配料秤系统。而标准中对应于静态计量时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求适用于饲料厂在验收投产和日常对配料秤系统用标准砝码分不同秤量进行校准。该类标准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①该标准仅能满足正常连续生产中对配料秤总称量(满称量)值的误差要求,而对于配料过程中单种原料特别是配料比例小的原料或组分的自动称量(动态连续计量)最大允许误差未提出具体要求,这就不能完全满足饲料企业的实际配料误差控制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标准修订中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增加这些要求。②配料秤的喂料器性能特别是微量供料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配料秤的配料误差。因此,今后应在标准中对喂料器的结构和性能上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在实验方法中增加相关内容。③在今后的标准中应增加对自适应或自动误差纠正能力的要求。
3.3向高技术方向发展
目前使用的饲料加工机械多以机械装置为主,加工品质和工作状态不容易控制和调整。饲料加工机械通过与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监测技术、网络技术等紧密融合,有利于在完成饲料加工任务的同时减少机械故障的产生,并保证在粉碎、混合、配料等流程中的合理性。
3.4向大型设备方向发展
在我国农产品秸秆产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秸秆回收和再利用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小型的成套设备由于产能有限,很难实现农作物秸秆大量利用要求。饲料加工企业通过引进大型成套设备及饲料加工机组,不仅能够解决秸秆饲料处理的问题,还能为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饲料供应。
3.5自动化控制的完善性
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操作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利用。但在饲料生产与管理工作中,实际的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所以,为了实现自动化发展趋势,需要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但计算机的引入目前并不能改善产品质量,现场存在大多数信息都无法对其分析与处理,从而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形成动态化监督系统,这样不仅能收集到更多信息,还能在控制过程中解决质量问题,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良好进行。
4结语
总之,随着饲料科学技术的不断研究,对饲料加工工艺进行不断改进,并促进其优化使用,这样不仅能保证饲料的积极使用,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还能发挥其更大的产出作用。
参考文献
[1]饲料加工技术对饲料安全性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12(6):79.
[2]张力文,侯玉华.饲料加工技术新进展与产品质量[J].新疆畜牧业,2015 (4):14-16.
作者简介
刘飞,身份证号:32102719890115XXXX,男,汉族,籍贯:江苏扬州,本科,研究方向:机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