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彭敏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彭敏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具体规划也都发生了变化。
        江西恒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具体规划也都发生了变化。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我国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具体的施工形式,而且可以使项目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建筑行业
        一、BIM技术的优势
        1.1可视化建筑模型
        传统的建筑图纸都是二维图形,构造的设计相对独立,为后期施工环节的连接造成一定的困难。BIM技术构建的三维建筑模型是三维立体设计,建筑模型能够将施工的各个环节直观的展示出来,建筑工程的外观设计细节都能直接观察,不仅降低了设计难度还能够观察设计的可行性,减少了建筑工程的建设隐患,为建筑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1.2实现建筑信息一致性
        BIM技术是以信息数据为核心基础。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可以保障信息的一致性和关联性。数据信息不光指建筑工程的相关设计信息,还包括建筑项目各环节的施工信息,建筑项目的资源信息等。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利用交互插件转化为数据模型,来完成模型的交换,从而实现了建设过程中各环节模型信息基本的一致性。
        1.3优化建筑方案
        BIM技术通过其相关的优化工具,完成了复杂项目工程的优化,并及时反馈出优化的结果。BIM结合5D技术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案进行优化,综合工程的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计算出设计的更改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完善施工内容、规划施工流程以及强化设计的科学性,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设计方案的修改都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
        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要点
        2.1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实施过程周期长、涉及的质量控制管理项点和工艺工序多,而质量的好坏反映了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耐久性乃至社会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受标准、计划和实操方法等的影响,造成工程质量下降或不达标,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突出的问题。BIM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建筑信息模型,集成质量目标计划、质量检验控制要点,以及质量管控方法手段,实现质量规划控制的管理目标。
        2.2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劳动者人为的因素、工艺方法、机械设备、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概率的可能性较大。应用BIM技术,通过可视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用不同颜色划分不同层次的危险程度或危险区域,如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标记事故率和安全等级,并结合现场监控技术、定位技术、预警技术、软件数据分析技术等,以及人员实名制认证技术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控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全过程安全管控,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管理成本。
        2.3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进度管理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对于管控施工顺序、工序间的有机衔接、提高质量和工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BIM技术,通过立体化的建筑信息模型,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巡检修误、施工区域责任人划分、监控体系安装的方式等进行管理。通过BIM技术管理软件的运用,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划分的分项、分部工程流水,进行网络计划技术建模编制,运用虚拟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及时调整修正关键控制线路,达到工程进度管理目的,有效的低进度管理中因监管不全面、不到位而产生的工程进度延误现象。
        2.4物料控制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物料管理也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物料管理的管理行为和控制措施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效果。应用BIM技术,通过结合物料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进行管控,可以实现物料的综合控制管理,并通过全方位的物料管控,有效发挥物料的应用效果,另外也可降低因物料浪费造成工程造价成本升高以及工程进度延误的不良现象(见图1)。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策略
        3.1基础建模数据勘察及复核
        基础建模是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也是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基础建模数据的勘察实施,各参建方及建模人员应基于管理目标和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定位,按施工设计图纸内容、现行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人、机、工、料、法、环境”的现实因素等,进行分析建模数据的勘察。勘察完成后进行工程建模,并针对工程建模的建筑数据,进行比例换算及复核作业,以此确保建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对信息技术应用还有欠缺,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尚未得到全面拓展运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工程管理影响也较大。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参建各方应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针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集中性的BIM技术理论知识和BIM软件的操作培训,确保施工管理人员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力水平提升。另外,可通过对外招聘的形式,加强和补充优秀管理人员,投身到项目建设管理中,有效应用和发挥BIM技术的应用效果,杜绝因人员技能存在问题,造成的技术应用质量不合格及技术应用效果发挥不好的现象。
 
        3.3完善BIM技术应用下的人员配置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涉及的管理流程、工序较多,多学科联动专业融合性强。从管理工作执行的角度分析,所需求的技术管理人员也较多。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中,为确保BIM技术应用效果的合理发挥,完善BIM技术应用下的人员配置,则为技术应用中的主要策略。关于BIM技术应用下的人员配置,应基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序工艺及施工技术应用、大数据采集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在具体的执行中,应从专业技术、安质、检测等人员及环保监管、工艺管理、物料监管人员和数据维护、现场管理人员等方面落实,确保各项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机合理地发挥各项技术应用效果。另外,从综合应用成本控制的角度分析,人员配置也可基于“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形式,进行综合人才的聘任使用,最大化提升人员配置条件下的BIM技术应用效果,以保障技术应用的实施和开展科学合理工程建设管理的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提升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准,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动态化、可视化的管理,进而给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项目各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帮助,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兵兵.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97-98.
        [2]李永哲.宁善娜.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述[J].装饰装修天地,2019(7):152.
        [3]郝建伟.简析BIM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18(20):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