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通风、给排水、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黄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4期   作者:黄陶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及风险防控意识均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也就对当前身处的居住环境有了更高期待与要求。现如今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及保障功能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对于人防通风、给排水、电气设计等工作也有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思路。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甚至不符合人防规范要求的设计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从设置控制室及电站防毒通道、除尘片安装、地下室防爆地漏设计、蓄水池、电气设备转换等内容出发,以期能够对我们国家当前类似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升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室;人防通风;电气设计;给排水;优化设计

        近些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风险防控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于生活中的各类人防设计工作均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同时也促使着人防设计市场不断向外开放发展的局面,一方面能够对当前的人防设计进行优化,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国家人防设计工作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但是,对于人防设计工作来讲,安全、高质量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细化分析,进而才能够避免出现给各类故障。为此,本文对人防通风、给排水、电气设计等内容中的常见复杂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为我们国家今后的人防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及实证支持。

1 设置控制室以及电站防毒通道的问题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些设计在电站的防毒通道工作中,没有将控制室把防毒通道包住,常常出现控制室和电站的防毒通道分隔开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就在于,当后期再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控制室或电站的防毒通道出现一些问题时,往往就需要改动过多的地方,从而导致出图的进度过低。并且还会对车位的划分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人防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保证将电站的防毒通道设置在控制室与发电机房的中间位置,并且将控制室把 防毒通道包住。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由于控制室一般是由送风口的设计,能够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快速达到局部超压的效果,并且使得整个防护单元做到较快的超压,当机房出现一些故障问题、需要检修人员进入机房时,便可以快速进入到电机房里面。综上所述,在控制室及电站防毒通道的设计中,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操作,把电站的防毒通道设计在控制室与电机房两室的中间,切不可将其分开来设置控制或者并列来设置。

2 除尘片的安装
在人防设计调查中,我们发现会出现很多油网滤尘器安装错误的问题,对这些故障问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了解到,很大原因在于人防设计的相关人员将油网滤尘器安装在了除尘室的后室上面。因为对于油网滤尘器来说,它是有两个不相同的面的,网孔比较大的一面为迎风面,而网孔比较小的一面为背风面,在对其进行安装的时候也是需要遵循规范操作的。在安装的时候,要将迎风面安装在进入气流的方向一侧,并且在安装的时候要是将油网滤尘器设置到了除尘器后室的话,那么就会使得油网滤尘器的固定框在需要除尘的墙面上倒扣起来,这样的设计毫无疑问会导致油网滤尘器受力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使得油网滤尘器废油回收板在使用起来十分的不便利。因此,在人防设计中,需要将油网滤尘器安装在前室位置,从而充分保障油网滤尘器的后期保养及清洗工作。

3 地下室防爆地漏的设计和污水池问题
从目前我们国家的工程设计发展情况来看,其出现了大型化的趋势,从而也就对于人防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些比较大型的人防项目工程而言,往往在很多时候为了满足其人防设计需要,会出现多层地下室人防的设计情况。其中,由于防爆的地漏是有染毒的排污管,故不能将其直接排入到清洁区域当中。在该设计问题的处理上,需要在设计时将排污管的上下两个口部进行精确对奇,并且在进风口的位置要根据核心筒的位置进行局部设计。

此外,在设计的时候,还应当将主要的出入口设计在共用的楼梯当中,并且使用结构比较强硬的厚板进行加固,对于厚度不够的地方应当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在污水池的设计方面,首先要将其与防爆的地漏进行有效区分,必要时应当对两者进行醒目的标识,从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混淆的情况出现。另外,在每一个防护单元的清洁区设计有污水池,从而保证每一个独立的防护单元均有排水系统。对于多层的地下室设计来讲,要将集水坑设在地下室的最底一层,并且其他的地下室层分别设有污水池,从而最终才能够充分保证所在建筑有一个完备的排污系统。

4 蓄水池及水箱问题
        在维持人们生活的所需资源当中,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人防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蓄水池以及相关水箱的设计。在对其进行人防设计的时候,不仅要紧密结合地下室的环境和形式等,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经济适用性等内容。例如,在实际进行设计时,可以将其蓄水池的位置选在地下室的死角或者在平时无用的空间上面利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一些蓄水池,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将平时的消防水箱、生活水箱等进行适当的兼用,而在居民的饮用水资源方面,可以考虑设置有桶装水。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得所设计的蓄水池及水箱解决人们的生活所需,而且还能够合理利用地下室的死角空间等,达到经济且实用的效果。

5 电源设置的相关问题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与电源息息相关,一旦当电源出现较大的故障时,无疑就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人防设计中,目前一般会采取两种形式的电源预留方式:一类是预留一路容量比较大的电源,并将其引入到人防区的总配电柜,随后将其再分至各个单元的电源切换箱;另外 一种方式是根据电源切换箱的数量以及负荷大小来预留出相应数量的N路电源,随后将其直接引至各个单元的电源切换箱。从目前这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来看,本研究认为应当积极采取第二类方式来预留人防常用电源。因为对于前者而言,要想能够达到人防设计的预期效果,往往需要平时将配电柜安装到位,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战时配电柜均设置在电站控制室,从而最终出现的情况是,空有一路大容量负荷预留在平时配电房,无法快速给各个人防设备所使用。但是对于后者而言,由于是将各个防护单元电源切换箱直接接入到平时配电柜,故使得每个防护单元都是会有一路常用电源,不会受到电气设备安装时间方面的制约影响,从而最终不仅能够满足平时验收试机用电要求,也能够有效保障人防设计的常用电源。

6 电气设备的转换问题
        在人防设计中,一直倡导平战结合的设计理念,因此在其人防电气设计中,就会出现对平时的照明配电箱和污水泵控制箱进行兼用的时候。所以,这就会涉及到电气设备的转换设置问题。目前,对两者进行转换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类形式:第一类是将平时与战时的照明配电箱及污水泵控制箱均遵循平时状态进行电源接入,当战时来临时,提前将电源接入状态改为战时电源。第二类方式则是,在平时与战时的照明配电箱及污水泵控制箱的内部设计一个手动的转换开关,用于对其进行有效转换;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接通平时电源,当战时状态来临之前,仅仅需要利用转换开关切换到战时电源就可以。采用第二类转换方式的优势在于工作量较小,且极大降低电气设备转换的经费预算。

7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防审查制度等不断建立的时代背景下,人防工程的设计质量及规范性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从而期望能够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本文通过对人防通风、给排水、电气设计当内容的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为今后我们国家的人防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左丹. 人防通风、给排水、电气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J]. 低温建筑技术, 2018(8):27-29.
[2]彭浩. 人防工程中的防化通风设计探讨[J]. 居业, 2019(10):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