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熊坤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1熊坤 2桂曦
[导读] 摘要:为了提高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技术操作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内容进行把控。
        1江西宏搏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江西省鹰潭市  3350002抚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西省抚州市  344000
        摘要:为了提高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技术操作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内容进行把控。基于此,论文结合实际,在分析当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的同时,对施工阶段需要控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论述后,可以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沥青路面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公路路面之一,随着沥青路面使用频率的提升,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常见问题的探究,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整体质量,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 沥青混合料生产及运输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案和生产技术标准。每天开始生产时,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如出现泛油或者白料情况,仔细检查设备情况,排除后方可生产。检验人员每天应从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以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拌和站工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拌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拌和站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标定,确保计量准确。沥青路面混合料通常选择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刷1层油水混合物,避免沥青材料黏附车厢内壁,确保隔离效果达标,防止出现材料被污染的情况;运料车装料时,应多次挪动车辆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过程中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2.2 摊铺施工
        在沥青摊铺环节施工中,需注意以下几大要点:(1)合理调节摊铺宽度,工程经验表明,最佳摊铺宽度介于1~2个车道之间,不可过宽,否则会产生离析现象。(2)合理把控摊铺高度:主要以摊铺机料位器为基准,要求在该设备2/3高度处。(3)调节摊铺速度:整个施工过程要具有系统性,且与拌和机运行能力等达到协调状态,通常控制在3~6m/min,同时摊铺以匀速为宜,不可突变。(4)把握摊铺距离:2台摊铺设备的间距应保持在30m内,遵循同步施工原则。(5)不可在雨水天气进行摊铺作业,若混合料受到雨水影响则应坚决废弃,且要随即清理未达到压实度要求的混合料。
        2.3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碾压技术
        碾压施工按照初压、复压、终压顺序进行。初压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初压使用2台大吨位双钢轮压路机完成,一般需要实施2次静压处理,车辆行驶速度处于1.5~2km/h。初压施工由中心向两侧的顺序来进行,相邻位置碾压重叠宽度为20mm。初压完成后,检验人员检查平整度、路拱。初压结束后,进行3~5次振动复压,行驶速度控制在2.5~3km/h,振动压路机折返时应先停止振动。终压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行驶速度控制在4~6km/h,相邻碾压位置需要保持10~20cm重叠宽度,碾压次数不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此外,在碾压施工环节,避免存在急停与急转弯的情况,确保碾压工作的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2.4 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是具有合理的混合料配比,同时还需得到压实作业的支持。若工程材料配比满足要求,却未采取有效的压实措施,则会影响路面性能。经路面压实作业,可有效控制路面裂缝,增强路面整体密实度,使其在后续使用中更具稳定性。

关于沥青路面施工作业,常遇到各类施工缝,若为横向施工缝,可通过平接缝的方式加以处理,具体为:将接缝区域的粉尘处理干净,随后摊铺沥青混合料;在后续碾压环节中,基于钢筒压路机持续横向碾压,自跨缝开始逐步向新铺面层展开施工作业。对于纵向施工缝的处理,则应适配两台性能一致的摊铺机,实行梯队联合作业方式,重点做好混合料的预留工作,在此基础上经施工作业随之出现摊铺重叠现象,通过热接缝的方式跨接碾压,最终消除纵向裂缝。
        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1 加强公路路面施工中的组织架构管理
        强化公路工程质量意识的培训和教育,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管控的理念,优化施工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用于工程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严格执行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对施工标准和规范加以遵守,对于路面施工技术的标准、验收的标准以及质量检查的要求都应当进行严格的把控。每一个环节的施工交底工作都要加以严格的质量控制,如果上一道工序未合格,就不能展开下一道工序。除此以外,还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使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全面地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以及安全操作技能,以保证路面工程可以顺利实施。
        3.2 有效修补路面缝隙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铺设作业,尽可能避免冷接缝,如果出现冷接缝,需要使用高分子材料进行敷贴,使得接缝处能够受热软化,之后再进行接缝处理。在具体的摊铺过程中,需要结合目标区域的气候条件选择有效的沥青类型,从而可以降低沥青路面温度收缩缝出现的概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工作,采取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灌缝,修补宽度在5mm以下的裂缝。使用SBS改性沥青进行灌缝,修补宽度在5mm以上的裂缝。在灌缝结束之后,需要使用粗纱覆盖在缝隙表面保证缝隙修补的有效性和质量。
        3.3 加强施工技术监督
        当前,我国的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环节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建设完成之后的运营阶段暴露出很多质量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引发严重的事故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加强施工的技术监督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也是各个施工单位所需要重视的工作。从实际情况分析,很多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都是因为技术不合格或者操作不规范。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完善、可行性高的技术监督质量保证管理机制,并组织人员将各项管理措施都能够落实到位,加强监督与管理,还需要严格地控制路面施工的厚度、速度等方面,保证摊铺与碾压等环节的质量全部达到标准的要求。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程的建设项目也随之进入国际市场中,因此对于交通建设而言,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公路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地提高。要强化对公路建设的施工管理,不断地完善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切问题,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以及社会效益,最终促进交通建设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善永.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12):75.
        [2]赵松岗.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105.
        [3]陈香萍.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2):171.
        [4]刘建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7(14):32-33.
        [5]乙刚.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16):264-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