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 赵文华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赵文华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市政工程规模逐渐扩大。
        身份证号码:13092119910504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市政工程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环保型施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结合某市政工程实例分析了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效果,阐述了采用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污染;环保;施工;措施
        1、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政工程大量施工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要有效改善市政工程施工环保问题就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升施工人员生态环保意识,从而尽可能减少建筑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市政工程施工环保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具体如下:
        1.1废水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开挖沟渠会导致产生的水泥浆、冲洗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水、施工员工生活用水以及工程排水等排放。另外,因为一些公司疏忽导致现场的污水外泄,一些泥浆经常堵塞居民生活的下水道,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1.2施工大气污染问题
        施工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车辆及设备的尾气污染、油漆涂料的施工以及一些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等。市政工程施工中会用到很多的石灰、石砂等原料,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粉尘污染,由此引发施工环保问题。
        1,3噪声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中,无论是车辆运输还是各种设备的使用,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的噪音,尤其是一些打桩机、切割机等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是非常大的。此外,为了保证进度,施工现场多种设备同时运作,噪声强度高、影响范围广。
        1.4固体废物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建筑物的拆迁、材料废弃包装、员工生活垃圾等。如路基开挖废土,如果随意处置,那么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员工生活垃圾如果随意排放。会对整个环境卫生和施工人员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针对上述环保问题,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并强化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施工环保的管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技能培训。
        2、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1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泥浆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粪便污水必须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采取沉淀池沉淀措施处理施工现场排水畅通,严禁污水流溢至场外。泥浆池及其他施工污水,须进行过滤沉淀后排放。混凝土养生用水,因脱模剂大多采用油性脱模剂,养生时大量用水将脱模剂冲洗稀释,因此养生用水必须集中回收,经过简单处理后再循环使用,确保不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2.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是控制机械车辆尾气污染、扬尘污染以及煤烟污染。
        2.2.1控制机械车辆尾气污染
        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完全达标。
        2.2.2控制扬尘污染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尘。对易产生扬尘的砂石料,进行遮盖或适当洒水。淘汰落后工艺,降低粉尘排放。施工、生活区道路要定期洒水降尘。

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保证其良好的路况。建筑采取全封闭防护施,以减少扬尘。
        2.3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尽可能减少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音。有噪声的施工尽量避开夜间施工,施工时间(早6:00一晚8:O0),噪音应控制在80dB以内。对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不同时开启或尽量避开夜间和午休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8:00到次日早6:00之间停止作业,确因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如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超出规定时限,应提前2天写出报告,须经市建设局建工处审查后报环保局批准,并严格按要求施工,采用环保型振动棒,以减小混凝土振捣噪声。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如有必要加设隔声屏障,使用隔声材料或结构来阻挡噪声传播。钢筋加工、木材加工一律在作业棚内进行,作业棚搭成封闭式,以起到隔声的效果。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采取禁(限)鸣措施,减少噪声污染。控制人为噪声,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丢打模板,乱吹口哨。
        3、节水与材料资源利用
        3.1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加强节水管理,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施工区、生活区用电计量分开,现场设置节电警示标牌;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喷水养护措施。
        3.2节材措施
        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加强管理,模板涂刷脱模剂,拆模时,严禁硬撬,减少人为损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水电、消防管道等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施工前对管线进行综合平衡设计优化管线路径;对本工程室外台阶及屋面事先进行排版,工程加工,减少材料浪费。设计采用普通HPB235、HRB400钢筋,在提料下料时,充分考虑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减少下脚料。并将下脚料加工成马镫、梯子筋、顶模棍等措施类材料,提高下脚料利用率,从而节约钢材。模板工程施工期闻,加强质量控制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避免胀模发生后,出现人工剔凿浪费人工及浪费混凝土现象。混凝土施工期间,加强落地灰利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变废为宝;浇筑混凝土墙体时,严格控制标高,比顶板、梁底高10mm。减少剔凿量。
        3.3节能与能源利用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及计量工作;施工现场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办公区内所用电脑、空调等用电设备,下班后关闭。生活区及办公区照明灯具选用节能型灯管,办公室及生活区门口粘贴“节约用电下班关好电源”等宣传标语。
        3.4文物保护措施施
        工过程一旦发现地下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或地下文物时,及时停止施工,尽快通知业主及有关文物保护部门,及时采取保护现场的紧急措施,避免人为的破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为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水、节约材料等节能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巩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成果,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减少污染源的产生、扩散,从而防止因人为的原因使环境污染扩大。
        参考文献:
        [1]刘建照,市政工程管理中环保型施工的应用浅谈[J]_建材与装饰2015(50):67~68,
        [2]李慧英,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J],安徽建筑2011(03):23~24
        [3]黄志芳,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3(18):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