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8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我国许多城市陆续开始建设地铁,其中大多数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然而,在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肋,因此加强明挖法地铁车站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地铁深大基坑明挖法施工安全风险优化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安全风险;风险管理
引言
地铁明挖法施工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是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的重要措施,对地铁明挖法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除了对工程实际项目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之外,对地铁明挖法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研究可以为以后其他相关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经验依据,对地铁明挖法的施工进行风险研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1地铁明挖法施工风险因素的识别
一般情况下,风险往往都处于隐藏状态,这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根据真实情况进行风险识别,不同的情况采用风险识别方法不同,有的风险显而易见而有点风险会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才会引发,这种会诱发风险事故发生的事件往往会被人忽略,所以风险识别的人员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另外风险识别是一个持续过程,这一工作需要伴随着项目发展同时开展。从风险识别的内容上看,风险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的一个对信息进行获取并分类的过程。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核对表法等等。每种风险识别的方法都有独特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环境,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识别过程中必须根据考虑识别对象的本质采用相应一种或者多种方法开展风险识别工作。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必须要能够从风险来源开始,着力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事故发生以后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识别需要了解风险的来源、风险的特征以及风险发生的条件,需要将不确定的风险转化为确定可描述的风险。风险识别必须遵从一定的原则:(1)周期细致原则。风险识别必须要对需要考察的课题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评测风险存在的环境,分析风险产生的概率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影响、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后会衍生的其他问题。如果风险发生以后会对已有的决策方案有何影响,应该做出何种防范手段等等内容,都需要在风险识别阶段就考虑完成。(2)综合考量。工程项目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每种原因都各部相同有内因有外因、有直接联系、有间接联系、有的元素可以察觉有的因素不可察觉,各种原因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风险识别过程中既不能将所有因素都归为主要因素,这样会增加风险识别难度;又不能考虑不全或者漏掉某些因素导致风险识别不全面致使决策人员对风险认识不完整。所以管理人员在风险识别过程中需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分类,最后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风险识别结果,集中力量分析风险事件主要原因,获得一个良好的防范结果。(3)科学计算原则。风险识别是一个严密的数学论证过程,在对实体进行普遍评估后,需要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实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求解权重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最后获得一个相对科学的统计结果。
2地铁深大基坑明挖法施工安全风险优化控制
2.1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
全面建立并实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横向到职可能部门,纵向到各级领导和每个职工,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状,形成一级保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体系。
2.2经济方面的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在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承担了施工合同规定之外的安全风险责任,可以及时向甲方索赔风险管理的费用。由于某施工班组的原因导致的风险事故时,如果该班组没有采取风险应急处理措施,导致风险事故损失扩大、影响扩散时,施工单位可先行垫付资金进行安全风险事故的处理,待事故处理完成后,向该施工班组索赔风险应急费用和因为风险应急对自身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需设立专项安全风险管理资金,由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使用,该部分资金专款专用,直接用于安全风险的管理。可用于进行安全风险培训、购买安全教育的相关资料、购置安全教育的相关资料工具等等。同时由施工单位派出专门人员负责检验该部分费用是否专款专用。设立奖励制度,对于达到年度或月度安全生产目标的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工人给予奖励。对于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给予经济方面的奖励。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及其班组负责人进行安全风险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安全风险应对的重要性及自身的错误。同时,设立违规处罚制度,建立建全奖惩实施细则,对于不遵守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给予经济处罚。
2.3风险预防
地铁明挖法法风险预防是在参考施工计划以及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地铁明挖法往往会从三个角度进行风险预防工作:(1)工程技术。采用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或应用先进设备可以有效消除施工过程中法风险。比如为了解决基坑桩间侧壁漏水问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对土层间的上层滞水的处理,可以采用高压旋喷作为桩间止水的主要措施,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阻止滞水渗入。这种方法效果明显但是投入较大,由于高压注浆设备往往比较昂贵并且设备体积较大,对施工作业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方法达到止水目的,如果土层较厚采用静压注浆也可以达到相关效果。采用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预防桩间侧壁漏水事故发生。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发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不可能过分依赖工程法进行风险预防,一方面是采取工程法进行风险预防往往投入过多资金,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往往这些一次性投入无法继续利用会大大浪费资金;另一方面这些工程措施往往需要高科技设备,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比如明挖机选型众多以及操作复杂,往往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后才能完成对设备的操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使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发生,风险发生往往是不确定的,所以光靠工程技术法进行风险预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其他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预防效果。(2)程序制度法。采用科学的制度与管理程序进行项目施工往往会避免不必要的风险,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往往会获得非常明显的效果。采用程序制度法进行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制度能够顺利进行。在地铁明挖法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之间有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制度的制定必须在结合工程技术法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制定及修改。采用程序制度法进行风险控制可以在战略角度有效预防风险发生。(3)教育培训法。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人或物的不稳定状态造成的,其中人为失误占了一大部分。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都是人为施工不当造成的。所以为了有效预防风险事故发生,从源头上进行事故预防就必须对人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在风险及风险管理培训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安全、施工技术及事故责任划分等等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全方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教育。要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了解并掌握这些风险的预防方法,这样才能在结合其他措施的基础上有效开展风险预防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增加对地铁施工中的风险问题的认识程度,如果能有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方法,会对改善地铁施工风险状况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地铁施工中出现的各类事故,要从发生事故的表象为入口,分析风险产生原理,判断哪些因素会对事故发生造成影响或者哪些因素会有较高的事故发生风险。根据风险因素的评估结果指导风险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勤.地铁基坑工程的风险特点及其控制措施[J].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2018.
[2]宋敏华,吕培印.地铁在建线路土建工程安全风险评估[J].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捷运发展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