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赵衍鹏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赵衍鹏
[导读] 摘要:所谓无损检测技术,即是在建筑工程的检测工作中,使用不破坏相对结构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
        平阴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山东省济南市  250400
        摘要:所谓无损检测技术,即是在建筑工程的检测工作中,使用不破坏相对结构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当前使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较多,主要包括红外线技术、超声波技术等,其多是以声音和相关的辐射方式来进行整体的结构质量检测,当前无损机构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已经广泛使用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质量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1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干扰、不损坏测定对象性能的前提下,对材料内部结构中存在的缺陷、不足等进行勘测。如,检测材料中出现的光、电、磁等反应等,均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形式。同时,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是利用现代化检测技术进行物体勘测,由此,无损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也可作为国家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衡量标准。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价值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实践范围逐步扩大,建筑工程检测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检测实践中技术手段的把握,自然也是行业技术不断进步的体现;同时,无损检测技术,是以数字程序为核心的建筑项目勘测方式,它能通过射线、超声、磁粉、液体渗透检测四种方式,给予检测物体本身质量以及应用状态进行综合勘察。多样性的资源探究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建筑行业资源综合勘察与应用的需要,还实现了数字化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是本篇文章研究的价值所在。
        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3.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检测
        3.1.1超声测定法
        超声波是目前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当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超声波的使用,所以超声波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所以在目前的建筑施工检测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技术可以进行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的主要方式为通过机器来超声高频震动,让频率达到每秒两万赫兹,产生的超声波会穿透建筑的内部结构,通过收集回馈相关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对于超声波技术来说,其具有较多的有点,首先是由于超声波技术的快速发展,所以其相对的技术较为成熟,其次超声波技术有着一定的灵敏度,在探测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准确度,所以在目前的无损检测过程中,较多的使用超声波技术。
        3.1.2回击波测定法
        所谓回击波测定法,是通过钢珠在混凝土表面运行时所产生的应力波加以判定,它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测定。更具体来说,回击波测定法,是通过频率图对检验物质进行情况反馈。举例来说,某工程中检测时A区域混凝土的回击波反馈图像频率波动相对均匀,且基本无大范围中波峰变化;而B区域图像频率起伏明显,且有多处波峰集聚变化的区域。对比而言,自然是A区域的混凝土的厚度均匀程度较高,且混凝土层次之间也不存在分子結构残缺的问题。而A与B区域的对比,也刚好是冲击回波法测定效果的反馈。
        3.1.3红外线成像法
        红外探测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建筑物内部特性的变化,红外摄像机电子设备可以捕获建筑物本身建筑材料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对这些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将建筑材料的温度绘制成像,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就可以窥视到建筑内部的变化。这种检测技术主要负责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检验,建筑防水质量检测,各种混凝土材料的内部损坏和质变,以及装饰表面层的质量检验。
        3.2建筑工程中钢结构检测
        3.2.1磁粉探测
        磁粉探测技术同样是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中常见的一种,此项技术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金属材料进行检测。

应用当中需要将金属材料磁化,之后将磁粉均匀洒在金属材料上,如果磁粉能够均匀吸附在材料上,就说明材料没有异常,而如果磁粉吸附分布出现断续,则说明材料存在裂缝,原因在于存在裂缝的金属材料在磁化后,其裂缝部位的磁化程度会与正常部位不同,所以会出现异常的吸附状态。磁粉探测技术适用于细微金属裂缝检测工作当中,具有实施简单、节约成本、无损检测等优点。
        3.2.2渗透探测法
        建筑工程钢结构检测目标的表面融入带有颜色或者荧光的渗透液,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以后,如果被检测的建筑钢结构表面出现缺陷,那么缺口中会快速渗透进这些渗透液,这时及时的去除被检测物体表面不必要的渗透液并干燥后,在被检测的物体表面放置有着较强吸附力的介质,该介质可以很好的吸附缺口内的渗透材料,与此同时也会会渗显像剂介质。在实际操作中如符合光照标准,被检测物缺口还有相关的渗透液,便可以及时有效的检测出结构的缺陷。
        3.2.3射线测定法
        射线探伤技术在使用时,主要利用射线穿透产品的方式来进行检测,而且在分析产品的内部的瑕疵情况时,可以通过改变射线的强度大小来完成。射线在完成对产品的穿透作用时,强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出现衰弱,因此,检测人员可以将穿过产品发生衰弱现象的射线呈现在胶片上,然后通过胶片来判断产品的内部结构现象,进而来评判产品的质量。一般经常使用x射线和β射线来进行检测。伴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射线探伤技术在检测钢结构时,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它可以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来呈现钢结构的内部情况,从而达到有效保障建筑工程中的钢材质量。
        3.3建筑工程中施工数据检测
        建筑工程中施工数据测定,也是无损检测技术实际中应用的要点之一。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中施工数据检测方式,主要是利用红外线反馈法,对施工中各部分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统计,数据分析内容包括材料搭配比例、质量检测数据等方面。举例而言,某建筑项目施工后,为保障项目施工品质,避免施工期间资源应用不合理,就着重进行了项目施工数据的检测。首先,在施工现场设定三角形红外线扫射区域,确保项目实践中所设立的建筑结构、地基挖掘等部分,均采用红外数据反馈方法进行信息收集;其次,建筑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数据测定采用电子仪器进行跟踪记录,随时对检测后的结果进行电子备份与调节。本小节中所叙述的关于建筑工程中施工数据检测过程,实现了测定数据的综合评定与把握。
        3.4建筑工程中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体现在针对性的质量检测。即,着重对建筑材料混凝土、钢材等资源的焊接、承重等方面分析。虽然材料测定和数据跟踪反馈环节上,都有涉及到这部分内容,但其测定过程多是零散的,而质量测定环节中,则是针对性的评定。如,某建筑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期间,就采用了雷达扫描法,从施工现场终端监控上,对建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信息中既包含了项目施工与施工图之间的吻合难度检测,也包含了局部建设区域承重情况的模拟分析。本小节中所叙述的,关于建筑项目施工中无损检测技术测定方法的探究,就是典型的工程质量实践勘测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建筑行业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该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监督和评价工程质量时,检测技术的实际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评价结果,而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质量检测可以促进建筑工程朝高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所以,应大力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相关专业人员必须不断积累有关工作及研究经验,不断提升检测的准确度及可靠性,从而使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真实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新春.浅析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4(32):195.
        [2]张斌.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科学之友,2010(06):31-32.
        [3]汤世民.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四川建材,2009,35(01):71-72.
        [4]刘应龙.论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3):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