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鸿安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600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否牵动着国民经济增长的神经,可以说其带动了国内的相关如建材、电力、钢材行业的发展,为解决国内就业问题、为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随着2016年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若想在多如牛毛的同行业中站稳脚跟,不加强自身的战略成本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而,新形势下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努力加强自身的管理及建设,改进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最终建立,最终为企业更好的生存及发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企业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
企业的任何管理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适合本企业的体制、机制或制度,在建筑施工该企业中涉及项目成本管理的体质、机制或制度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通常,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节点,在项目实施中,项目经理的权利及话语权也非常大,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直接对单位负责,单位其他业务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考核中大多没有对项目成本考核的这一项内容,导致其对项目成本不想管不愿管,造成项目成本管理监管的空白,导致成本处于不可控状态。
2、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及控制意识不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也在不停地改革和创新,但是项目经理部制度一直保留。但是,建筑施工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管理的粗放一直被众多企业诟病。目前,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施工的人员、负责技术的人员、负责材料管理的人员、负责验工计价的人员都只在自己的岗位对自己所管理的事项负责,而不与其他管理岗位对接沟通,及时沟通,也很少涉及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审核和成本纠偏,导致应该核减的有关费用没有核减或只有部分核减,造成项目经理部和企业的利益的巨大损失。大多数情况下,项目经理也只是简单地执行企业既定的管理制度,而不是将企业成本管理体制、机制及制度针对项目建设特点,细化为符合本项目建设特点的管理制度,并在落实责、权、利上下功夫。
3、对工程“质量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认识不到位
施工企业来说“质量第一”还有一层意思,即“质量暨成本”。广义的“质量第一”指的是建筑产品适合于一定用途,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特性,它包括坚固、耐久、经济、适用及美观等属性。而“质量暨成本”指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未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导致的各类经济损失。它包括预算合同成本、内部质量成本、外部质量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5类。
4、对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认识不到位
建设单位在招标中会有项目施工的工期要求,而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中也会响应其工期要求甚至为了中标还会缩短工期。但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合同工期滞后,而工期目标又是项目管理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施工企业取得良好社会信誉的一个重要条件。“工期成本”就是指为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的增加或减少都将直接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利润。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一直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施工企业及项目经理对工期成本的概念不清、重视不够。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甚至为了迎合业主而盲目地赶工期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要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
企业构建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体系之时,应将其着眼点放在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之上,一定要满足企业整体的战略发展目标及布局。要重视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进度,从而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有效提升。企业应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不是单纯的为了节约施工成本,而是在确保建筑工作整体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将全部的施工工程成本及管理费用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之内。
2、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优化项目的施工方案
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是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当灵活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来优化项目管理,从而为降低施工成功的目标服务。首先,施工以前要对建筑施工的方案予以完善。完善施工方案应以符合施工质量要求为出发点进行,对于施工工程的造价要把好关。通过对建筑施工方案的加以预先的设计,使其在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减少施工成本及工程管理费用的支出。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对于施工项目进一步的完善,确保施工的建筑材料、工程量以及相关设备使用情况做到明晰。
3、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及费用管理
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及相关费用的管理是企业构建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在其日常施工中产生的费用项目较多,主要涵盖了施工需要的基本费用及相关管理费用。
首先,在施工的基本费用方面,包括原材料费用,在保证材料的品质前提下,的过程中要尽量选用那些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也要选择价格较为优惠的设备。人工成本方面,也是较高的成本,据统计建筑工程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有6成,人工成本大约在3成左右,因而要重视对于施工人员成本的考核。要选用那些工作认真、负责的施工人员,从而可以避免用人成本的浪费。
其次,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控制。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按照工程面积定岗、定员,对于管理人员的工资要严格给予控制,对于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非施工用车辆费用给予严格的限定,从而减少项目部的非工程施工性支出。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期间要做好成本考核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以月为单位做好月度成本考核工作,结合当个月的成本分析资料,当期实际的施工及成本管理的客观情况,做出相应在科学的成本考核结果报告。同时,对于那些较大型的建筑,每个季度都差不多是一个施工节点,因此还应做好季度性成本考核工作。对于施工成本的考核,关键不在于考核而是重在執行,同时还要善于总结,为下一施工期的各项成本支出提供参与的数据。
4、项目经理在成本控制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对施工过程中能够起到核心的作用。作为项目经理,应该站在施工企业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做好施工项目的分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在施工成本的战略管理方面,项目经理要有一定的大局观,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核算以及事后的总结工作。同时,项目经理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要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从而有效减少建筑施工费用的不合理支出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的,完善的合同条款可以堵住各种合同漏洞,减少因合同条款不完善而造成的损失。所以首先,必须有理有据地根据有关法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细致周密地拟订合同各项条款;其次,要有相对固定的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律、法规有关知识;再次,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合同评审制度和流程,通过交叉评审,减少合同漏洞。
参考文献:
[1]李培顺,张树杰.建筑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029-00029.
[2]阮翌华.建筑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5):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