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042519831117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其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且具有工序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深受工程界人士青睐。该技术能够满足建筑物建筑形式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同时实现了建筑工程的产业化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符合建筑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相关要求,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推动了建筑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配套设施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可以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人员利用率,节约更多的资源,并且还贯彻落实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我国日后发展建筑业提供了一个榜样。虽说如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依旧存在很多局限性,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站在建筑工程管理角度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所能发挥出的成效如下:(1)能够将建筑质量和品质大幅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主要应用的是工厂生产模式,主要制造建筑部件,消除传统的产品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装配化作业手段替代手工操作,能够降低施工错误的出现概率,强化工程建设质量。(2)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装配式建造模式的执行,会展示出明显的生产工厂化和设计标准化等特点,确保各个生产环节越来越完善,这也是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根本所在,随着新形管理模式的出现,让建筑产业现代化特点更加明显。(3)提升管理效率。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湿作业操作数量明显降低。另外,从实际交叉作业执行过程中也能够看出,生产效率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而且该种建筑模式能够降低25%的施工时间,以及30%的用工量,强化管理工作效率。
2装配式预制构件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明确预制构件施工的操作方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价值,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预制构件施工操作方案的完善,以保证各项施工操作的有效性,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①在预制构件生产中,应该解决原材料选择的问题,所选择的预制构件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在生产中通过预留、预埋等方案进行,保证预制构件与工程设计相符合,实现预制构件施工的科学性。②在预制构件运输中,需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特点,确定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等类型的确定,而且也应该考虑到运输预制构件的受力要求,确定科学化的施工及运输方案,以避免预制构件运输中发生损坏。③明确预制构件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该合理选择吊装吊具,确定吊装工程的构件类型,科学设置吊装点,保证吊点位置确定的合理性。而且,在吊装开始之前也应该对控制线进行标注,之后按照标注的构件进行吊装处理,以保证各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有序性,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2.2预制构件的存储运输
生产出预制构件后,要处理好预制构件存储和运输问题。为了降低存储压力,需要对接施工工期要求,存储周期不宜过长,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存储要求,优化存储环境。运输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预制构件一般都是重量级的产品,运输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运输前要对运输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确保预制构件不受损坏。
2.3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连接技术可实现对建筑整体性能有效保障,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有多种,要结合预制构件的自身特点和施工标准灵活选取合适的连接技术。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总体来说分为三种,一种是机械式连接。该技术主要利用机械套筒对构件实现灌浆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但对构件的抗拉强度、钢筋质量系数具有严格的要求。另一种是浇筑混凝土连接技术。该连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的较为普遍,通常适用于预制梁及剪力墙连接部位较窄的情形下,当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较为狭窄时此技术拥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同时混凝土的灌注量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避免发生混凝土膨胀等质量问题,以此不断提升构件连接的紧密性;第三种为砂浆连接技术。砂浆连接方法主要适用于构件吊装操作工序中,如墙板和楼面板的构件连接,科学选取连接位置后,运用砂浆实现相互连接。
2.4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从实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操作中能够了解到,预制叠合板安装属于重要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提高重视程度。一般情况下,预制叠合版安装需要与作业层保持有效距离,以300mm为主,按照具体流程和要求进行安装操作,对于不足之处,工作人员应及时改进操作,降低安装操作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保护好叠合板,强化吊板安装的有效性。在实际预制叠合板安装操作时,应事先在底部放置好临时支架,各个支架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等到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便可以将临时支架拆除。另外,施工之中如果需要进行双层结构安装,上层叠合板安装应适当靠前,当混凝土凝固好之后,管理者还要进行叠合板强度检测操作,将设计强度提升到70%以上。在该种方式的作用下,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稳定性,还能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维护施工阶段的正常进行。
2.5结构防水技术处理
造成装配式建筑浸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构件自身的因素,如构件自身重量因素,又包括外在因素,如压力。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差异化的放水技术处理方法,灵活使用封闭式接缝防水技术和开放式接缝防水方法等。
3预制构件施工技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结合房屋建筑的特点,明确预制构件施工的注意事项。首先,在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操作中,需要根据湿式系统以及干式系统的特点确定操作方案:①在湿式系统中,应该将锚筋插入在叠合现浇层中,保证墙板上部与其他结构浇筑的整体性,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②干式系统,在该种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该按照具体的吊装流程进行构件施工,避免构件安装工序不合理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其次,在房屋建筑预制构件施工中,由于构件的差异性,构件之间的连接方法相对较多,施工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构件的特点,明确构件连接方法,通过机械式连接以及现浇式连接方案的总结,合理选择构件连接方案,以保证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使建筑工程施工符合基本施工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施工技术革新速度大幅提升,这也让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有效性展示出来,人们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优化操作,与实际工程建设相融合,将其有效性特点呈现出来,为建筑价值的提升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董月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38+141.
[2]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6):57.
[3]孙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1(22):8-9.
[4]张营.浅谈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施工[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42(0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