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在市政道路的工程的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的设计中,对其的设计可精确地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避免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的效果是良好的,但在具体的工程的施工时还需要对其设计进行探讨。而本文则就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策略
通过对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的设计来对市政道路的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为此,有关施工人员需要将此当作研究重点,而其设计方法就要根据软土地基沉降处理的具体形式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展开研究和开发,通过对其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1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在市政道路工程在软土地基实质上是软土地层,主要包含粘土、粉土、少量砂和粒状泥炭等,在施工过程之中,城市道路工程将受软土层的影响,这体现在建筑物在软土地基的下沉的现象。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之中,必须使用适当的沉降处理技术,以确保地基的稳固。与其它土种相对,软土有其独有的特性,如高含水量和流变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市政道路工程造成了施工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之中,应实行适当的措施,精确地变化土层的性质,提升其强度和硬度。通常情况之下,软土层的处理是很艰难的。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之中,就要对其设计展开高度重视。对于土壤性质有所不同的施工的环境,就要根据其具体的条件来展开软土地基的施工。因此,就要对其中设计到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其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的应用。
2影响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的因素
在对市政道路的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对其中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从而加强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的理解程度。首先是土壤条件的影响。有所不同的土壤性质需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需尽量减少对地基的扰动。因此,此类土通常使用压实法。当主要成分为砂土时:当砂土受扰动之后,强度会减少,应使用振荡压实法或挤密砂桩法来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防止其强度的减弱,提高软土地基的施工效果和其各种性质。其次是地基的基础组成。如果软土层较薄,应融合其他方法配合表面处理方法。如果软土层较深,可对其展开直观的表面处置。而对其的处理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关键的建筑物的地基施工之中。而在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的设计中如果设计要求的道路坡度较高,首先可修筑直观的路面,然后在地基沉降的设计完工之后可修筑常规路面,从而精确地节约建设资金。道路等级与路面的平整度有关,因此在对等级高的道路进行施工时应实行更精确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3对软土地基沉降处理的设计策略
3.1不同层次的设计措施
在对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首先根据其不同的层次展开不同的施工的探讨,首先浅层处理设计方法是对于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之中碰到的含水量高、软土深度较小的路面所进行的设计。沉降处理设计人员使用地表排水和换填土垫层的方法克服路基的下沉问题。在进行基础的施工后,通过排水沟开凿将地基之中的水充分排入环境之中,精确地减少地基环境之中的土壤含水量。在工程建设完工之后,沟渠可重新投入使用,可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在软土地基的表面的设计的过程中,其排水沟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工程的具体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排水沟的设计原则之上,通常需明确其设计的确切要求,必须符合场地各个角落积水部分的排水效果,然后确认排水沟的断面设置,只有结构合理的排水沟才能确保排水效果,而在工程完工之后可当作盲沟采用,做到不浪费施工资源。同时,对既有软土路基的部分软土层(约2-3m)的开凿之后,可以回填约0.6-1.0m的碎石,从而产生硬壳层,然后填土夯实,提高地基的整体强度。在路基处置完工之后,路基顶面挠度要大,保证其平整度符合设计的要求。
此外就是软土地基中的深层处理设计方法,其需充分克服软土地基环境之中的含水饱和度问题,通过水泥加热桩加固法工程,软土地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相对高强度的凝胶,而具体来说,就是将水泥材料洒到道路工程项目的软土环境之中,然后用搅拌装置充分加热,从而使其稳定性达到工程的要求,而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在强度较高的施工环境之下,地基沉降问题的控制程度达不到要求。而针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之中碰到的坚硬土质及软土厚度较大时,沉降处理设计人员可使用水泥搅拌桩的方法克服软土地基的下沉问题。在路基处置时,应先清理路基基面线下2m范围之内的软土,并以梅花桩的对其直径50cm、间距100cm进行软土的固定,在此基础上展开软土地基的工程的施工。
3.2对软土地基沉降处理的环境因素的设计
在研究了市政道路工程之中软土地基的沉降技术的过程中,就要对施工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而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我国的设计单位分析了许多处理软土地基下沉的方法,如排水法、爆破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其沉降的问题。而首先排水方法处理技术可根据有所不同的功能性质可分成振冲碎石法、挤压法、砂井排水固结法等,而具体使用什么方法主要是融合施工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取的。通常而言,软土层厚度越低,路堤高度越低,就可使用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而在施工中通常而言,砂井排水固结法能精确处置软土层表面遮蔽的淤泥,使土层的密实性获得一定程度的加强,有助于保证工程主体的安全性。而融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不难明白砂井排水固结法的应用原理是:通过使用砂井预压法,排水固结速度可进一步加速,从而使其施工效果更加显著。在施工的过程中需留意的是,软土地基要进行固结需足够时间,因此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其时间进行精确的掌握。
而爆炸法由于其引爆冲击力极大,软土层表面的杂质就会被冲开。同时,如果渗透性土层的硬度不错,也可以用来做软土地基的填充。这种方法有所不同于排水方法。其的应用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等。这种方法在一些经济兴盛、人口稠密的沿岸城市的使用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而砂砾垫层置换法则是移除软土地基之中适用的软土结构,并将去除后的部分砾石土用强度较高的其他土壤进行填充,这种方法的效果最好,但是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实行耗费较大,因此也不常使用。
4总结
总而言之,确保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及其平稳是构建市政道路工程主体安全性的基本上的条件,也是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核心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软土地基的沉降处理,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进行保障。而通过对软土地基不同层次和环境因素的研究,从而提高对其进行处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海龙.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319.
[2]李章.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 2019,(25):227-228.
[3]王涛.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分析关键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