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机电设备租赁站 河南三门峡 472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矿山企业的规模和开采技术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机电设备是矿山开采的必备设施,并且在矿山开采中应用广泛。近几年,机电设备的使用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机电设备在矿山开采中的广泛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已经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如何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关系到整个矿山企业的经营,对矿山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意义主要体现在:(l)保障矿山机电设备安全。大部分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都存在各种各样问题,诸如设备陈旧老化等,并且煤矿生产的任务重,因此,这些机电设备每天都是长时间的使用,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导致安全隐患较多。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后,可以使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得到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机电设备的运转,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2)规范机电设备使用。对机电设备操作、使用不规范是引起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违章操作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煤矿生产发生的事故中,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需要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不仅可以对设备操作和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而且还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2 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大多数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是首要问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们在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有自己的判断,管理传统的机电设备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新型的机电设备,他们往往束手无策,同时对于新设备的接受能力较差;另一类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新员工,对于新型的机电设备,他们能很快地掌握其理论知识,但具体的操作熟练度还缺乏相当多的经验。此外,与身经百战的老员工相比,安全意识才是新员工最缺乏的。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2 管理理念滞后
从目前的机电设备管理现状来看,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根本问题。从机电设备的采购管理到报废管理,整个管理过程都显示我国管理理念滞后。在机电设备购置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把关,以至于许多质检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被投入使用。在机电设备使用阶段,管理人员缺乏为设备编号的习惯,一些设备的标志牌缺损无人管理。在机电设备的维修方面,管理人员没有定期检修设备的意识,总是认为“坏了才修”,导致有的设备错过了最佳检修期而直接报废,有的设备明明已经达到了报废标准,却继续投入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更增加了安全隐患,可谓因小失大。就如采矿机电设备而言,如果继续使用应当报废的采矿设备,那么每日的采矿量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老化的零部件会缺乏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有数据显示,30%的矿难事故与机电设备的管理理念滞后有关。
2.3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
正是因为机电设备管理理念滞后,以至于大多数企业都没能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所以,许多企业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培养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他们认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只是为机电设备生产服务的,不能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所开出的薪酬也让许多人失望,从而导致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慢慢流失。此外,许多机电设备的作业环境都较为恶劣,这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比如建筑业,矿产业等,企业开出的条件无法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所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往往交给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判断往往具有滞后性,无法及时找出关键问题所在,从而错过最佳的维修期,导致生产安全无法得到较高得保障。
3 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3.1 积极更新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理念
机电设备管理是矿山企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如果缺少了能够正常安全运转的机电设备,矿山生产就无法正常运行。长期以来,我国矿山企业存在机电设备管理理念滞后、保守等问题,只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定期检修与维护得不到良好保障,使得设备往往还没用到其正常寿命期限就已经损坏,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活动的进行,还造成了设备成本的浪费。对此,我们应当努力更新管理理念,从过去简单处理故障的管理思路转化为积极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对矿山机电设备的良好维护与改造,不仅有利于员工熟悉设备、掌握设备情况,还能让设备得到有效的维修与改造。从而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安全工作下去,在充分发挥机电设备功效的同时,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
3.2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维修工作效果的好坏。为了能够保证设备维修的效果,还需要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科技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所以维修人员需要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定期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分为两个模块进行,即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预留特定的时间使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缺陷,优化工作方法。实际操作课程则需要传授维修的操作性技能,课堂中需要实际演练,并且留出供维修人员学习的时间,保证每一名维修人员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操作知识,规避工作中的不正确维修行为,确保设备维修的效果。
3.3 落实监督程序
关于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应当有相应的监督原则并依照相关法律进行验收,保证技术合格同时依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在矿山设备的验收工作中,应当有其对应的验收指导书,对于管理办法应当及时进行改进,规范整个操作过程,实现对整个矿井机电设备的控制,对于不合格的设备禁止流入市场过程中,在矿山中也应坚决杜绝。
3.4 建立起故障的预警机制
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建立起故障预警机制,这样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些小故障如果不及时发现,可能会将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建立预警机制,这样发现有任何的故障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并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较为常见的有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磨损、过热等异常情况,如果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就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收到警报消息,并采取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能够更好的确保机电设备维修的即时性,为确保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故障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当发现异常时预警机制会自动报警,此时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报警的信号来准确的找到故障出现的位置。由此可见,建立起故障预警机制十分重要。这不仅能够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还能够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全面监督。
结束语
矿山的机电设备是矿山开采的必备武器,是实施矿山开采不可或缺的资源。矿山的机电设备不仅关系着开采工作的最终成果还关系着矿工的人身安全。只有重视设备维修工作,合理制定维修管理制度,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有效解决矿山机电设备在维修中所发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维英.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9):153-154.
[2]王鹏.浅谈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4(5):19-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