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索 杨书刚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杨书刚 左振阳 郎振江
[导读] 摘要:无论建筑业的发展多么迅速,都永远绕不开“安全”这个话题,当建筑业的从业人数越来越多时,传统的施工现场保障模式已经无法全方位地保障人员安全,以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山东聊建集团有限公司  252000
        摘要:无论建筑业的发展多么迅速,都永远绕不开“安全”这个话题,当建筑业的从业人数越来越多时,传统的施工现场保障模式已经无法全方位地保障人员安全,以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而BIM技术可应用于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因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更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高效发展,建筑业在提高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各种规模的建筑公司都在飞速发展,所以给各公司的业务发展都带来了一定压力。施工环节是建设项目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且这一步骤的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因此,对于施工公司来说,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自身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因为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因此会使得整体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BIM技术概述与特点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过程中,是将信息以及资料作为模型的基础和前提,构建一个立体的建筑模型。该建筑模型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建设过程中信息汇总和整合。BIM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是其他技术无法比肩的,它不仅具有协调性还具有规范性,同时收集了所有信息资源,从而使施工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该技术是对数字信息的整合应用,并非简单的集成,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首先,BIM具有可视性和优化性,不仅能将几何图形、物理信息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功能信息做直观展现,还可以在模型中提取建筑信息,通过试验将图纸进行优化,实现图纸的完整度,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其次,BIM技术具有可模拟性,可同时进行3D,4D和5D模拟试验,从而有效地反应了建筑施工的各类信息,使工程参与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体施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
        2、传统安全管理的问题
        施工方案难以综合考虑进度、安全、质量管理三要素相互影响,带来预料不到的安全风险,在实施阶段暴露该安全风险,势必影响安全生产、进度及成本。施工现场安全设备设施数量庞大且处于时刻变化状态,统计清单不准确且花费大量管理精力,安全管理难以实现分门别类精细化管理。安全培训往往通过说教式传达安全要求,内容枯燥不易体会,未能结合未来现场具体场景来生动阐述,造成培训效果不佳,难以深入到安全意识层面[1]。
        3、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上的应用
        3.1、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劳动者人为的因素、工艺方法、机械设备、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概率的可能性较大。应用BIM技术,通过可视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用不同颜色划分不同层次的危险程度或危险区域,如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标记事故率和安全等级,并结合现场监控技术、定位技术、预警技术、软件数据分析技术等,以及人员实名制认证技术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控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全过程安全管控,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管理成本。
        3.2、建设场地规划
        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建筑用地面积正在急剧减小,而施工过程需要许多工作人员,无论是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因此合理规划现场作业办公区及生活区等,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面临的当务之急。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同时,提升施工场地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考虑在场地规划中引入BIM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建筑空间位置参数的测量,同时可测量建筑物红线范围。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使相关人员在可视化情景当中对场地的立体空间位置进行合理分析。

这样既能实现对施工场地的规划,还能把控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并制定预防与应急处理方案。因此,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施工环节的合理协调安排,为施工人员和施工场地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2]。
        3.3、用于数字安全培训的BIM技术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这种技术的使用可以精准确定施工升降机的出口和外框架之间的距离,使施工更安全。借助这种技术,还可以准确模拟施工现场,确定有效相关信息,并改进和完善施工计划。施工单位还应该定期培训所有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建筑工人,尤其是还应加强对BIM数据库的数字安全培训,以便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此外,想要合理地应用BIM技术,就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时使用大型建设设备的能力。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地完善,并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以有效地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建设单位完全意识到BIM技术的重要性,才会使得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问题,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人员培训的有效性。简而言之,科学的管理技术和合理的培训课程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关键[3]。
        3.4、识别施工危险源
        施工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精准识别出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的危险源,继而深入调查评估该危险源的各类危险要素存在状况,精确掌握足够的信息之后可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活动能够不再受该危险源影响。而BIM技术在此工作中的作用是建立出能清晰展示施工设备、各个构件状况的4D模型,如此一来施工管理者便可及时掌握施工环节中潜在的危险源,趁早发现危险源,便可在制定防护措施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可大大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可行的具体操作之一是利用BIM技术来完善RFID危险识别系统,在危险要素的识别过程中起到快速整合的作用,最终达到减少施工安全风险的目的,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4]。
        3.5、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工程中占比较大,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问题较为复杂,涉及众多的主体和环节。若要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的概率,则需在建设过程中配合BIM技术,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原理,建造高层建筑的3D模型,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找出来。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进行可视化检验,以管线为对象,实现三维碰撞检验目标,有利于设计人员工作,使其参考的准确性更高,在此基础上,提高工程的规范性,最大程度上防止软硬碰撞现象发生,整体提高工程质量,有效避免返工[5]。
        结束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安全控制、成本控制、物料管理及管理能效的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工艺工序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方面,BIM技术的应用发挥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建筑领域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还应从基础建模数据勘察复核、提高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及完善BIM技术应用下的人员配置等方面加强控制与优化。
        参考文献:
        [1]狄春杰,胡瑞卿.行为安全研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建筑安全,2020,35(01):48-51.
        [2]周鹏.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01):159-160.
        [3]吴波,赵兵,段波.建筑施工安全及管理措施的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54-55.
        [4]廖富兴,张恒.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12):197-198.
        [5]陈兴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避免事故发生的几点思考[J].冶金管理,2019(23):107+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