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 徐冲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徐冲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在建筑行业中也是如此。
        身份证号码:42900419910903XXXX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在建筑行业中也是如此。建筑业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建筑工程领域,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建筑施工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成因及相关的预警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
        前言:
        建筑业离不开大量的劳动力,由此带来的劳动人员安全问题便十分重大,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由此从业人员的水平良莠不齐,造成一部分人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我国对于建筑安全的管理方面的规定制度仍然有待完善,这也体现为一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钻法律空子,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轻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导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要从根源入手。
        1建筑工程安全预警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预警管理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指标为依据,进行安全预警调度平台建设,并统筹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的过程。安全预警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建设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并对建筑使用过程具有较大影响。从项目施工过程来看,进行安全预警管理具有以下价值:
        其一,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的主要类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环境、机械设备、建设质量和不确定性风险都会对施工操作造成影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通过安全预警管理机制的实施,项目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得以系统统筹,其降低了项目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其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安全事故不仅会延缓项目的施工进度;而且会增加工程项目的额外支出;此外,当发生施工安全施工时,企业的社会形象会受到一定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预警管理有助于施工风险的有效防治,其增强了企业施工建设能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其三,新时期,我国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实际管理中,以人为本、强化质量是其管理控制的基本要求,构建预警管理机制是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本手段,其符合国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要求,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在操作过程中会因为自身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失误。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建筑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等会直接影响到工人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到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的感知错误引起判断错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操作失误,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建筑工人的素质普遍不高,入职前很多都没有经过专门的从业培训和教育,安全意识不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过于自信,以为可以走捷径而略过某些安全操作,一旦出现问题面对紧急情况则无所适从。此外建筑工人的身体不适,例如疲劳、生病等这些都会成为安全事故的隐患。
        2.2物的因素
        所谓物的因素,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原料、机械设备、生产对象以及其他额生产要素等。生产本身能够不断地利用能量,如果人们限制了能量,将能量的流动以及转换根据人们的意志进行把控,就很难将能量正常发挥出来。如果对这些能量失去控制,就会伤害到人体,并且引发安全事故,例如爆炸以及烧伤等故障。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机器的质量以及规格不达标,或者机器的零件受到损坏,以及机械设备的损耗和陈旧问题都会对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引发较大的安全故障。
        2.3环境因素
        安全事故还应当考虑施工人员的过失行为所处的背景环境,即不安全环境。比如昏暗的环境使得视觉受限、光线太过强烈导致眼睛难以看清、缺乏除尘设备影响视线施工、施工场所杂乱无章、施工人员缺乏有效的个人安全防护保障、工人的生活、饮食卫生条件差等。这些背景条件间接地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条件满足,就会酿成安全事故。
        2.4管理因素
        不健全的管理是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施工现场管理不够,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实施管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措施不完善等,这一系列的施工管存在大量的漏洞,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3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
        3.1采取预防控制为主
        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会面临很多危险源,对于这种现象,虽然没有办法做到防止全部的危险源,但是可以做到控制危险源的产生。预防事故产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借助相应的方法措施来阻止事故的发生,这种方法也被称之为防患于未然。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本质是及时找到可能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并且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消灭,以此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如果事故没有办法避免的时候,就需要在事故产生之后的第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事故的扩散。


        3.2完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现场是事故发生的集中地点,因此,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首先,电力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电,这就需要加强用电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露天开展施工作业时,需要做好防雷措施。作为用电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变压器在雨天以及雷天都需要被防护。严禁随意搭设电线的行为,例如,电线的搭设不能使施工人员随意触碰到,避免故障产生。其次,作为施工现场中必要的生产装置,脚手架的搭设也非常关键,施工作业人员应该确保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脚手架的防雷工作。最后,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作业,对于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应该将其标记出来,使用醒目的文字以及鲜明的颜色,提醒施工作业人员以及社会人员禁止靠近。
        3.3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对于建筑施工人员来讲,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类型非常多,主要包含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包工头以及大量施工人员等,尤其是针对普通施工人员来讲,由于本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在施工过程当中对一些安全施工规章流程认知程度不足,同时严重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等方面都非常薄弱,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每一个岗位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这对建筑安全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保障。各级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提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状况,提升了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同时相关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在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对施工人员加以详细讲述,充分保证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都可以充分的认识到施工内容存在的潜在危险,并且在施工中充分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安全施工。
        3.4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预警模型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安全预警系统,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预警模型。下面从四个方进行探讨。
        (1)危险源监测平台
        通过建筑施工现场危险监测平台的建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如中小型施工机械是否操作正确、安全网以及脚手架是否合理搭设以及施工人员是否配电安全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连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利用Internet传输,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图像、语音的形式传入给领导,领导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做好施工的协调及指挥工作,这样大大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便捷性以及有效性。
        (2)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对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采集,并将其储存起来,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监测喜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①数据收集、入库以及处理;②变形速率图以及曲线图的生成;③发布预警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许多的优势,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以往数据,对未来的情况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实际情况;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帮助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预警系统
        安全预警系统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预警临界值与临界状态。根据相关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规范以及各要素,对预警临界值以及临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按照定量以及定性分析事故发生概率、损失等等;②安全预警级别。可以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较低风险等级以及低风险等级,其中高风险等级的预警等级为Ⅰ,预警信号为红色;中风险等级的预警等级为Ⅱ,预警信号为橙色;较低风险等级的预警系统等级为Ⅲ,预警信号为黄色;低风险等级的预警等级为Ⅳ,预警信号为蓝色;③预警警报。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数据值超过了安全临界值,应发出相对应的预警信号,并且根据预警信号等级,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应急控制系统
        应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在事故发生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有效地控制危险发生的来源,另一方面要积极编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安全事故消防演练,使得事故真正发生时,施工人员能够从容的应对,避免事故带来的灾害进一步扩大。
        4结语
        通过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产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预警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然后才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护体制,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郑宇.工程技术研究.2017(02)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吕相森.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
        [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赵俊杰.门窗.2017(10)
        [4]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韩志国.住宅与房地产.2016(30)
        [5]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张涛,刘文奇.四川水泥.2017(02)
        [6]民用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探讨[J].杨芳.四川水泥.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