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 黄英华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黄英华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意义作出阐述,然后说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广西天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本文首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意义作出阐述,然后说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对于交通事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意义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为:(1)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可以让桥梁工程整体结构强度得以提升,可以让道路桥梁整体构件、局部构件设计合理性得到保证;(2)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可以让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体系得以优化,通过对构件摆放、分段施工与张拉力进行调整,可以让施工各个环节开展合理性、科学性得以提升。现阶段,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与整体成熟度逐渐提高,施工单位需要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予以高度重视[1]。
        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 技术检验分析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技术检验是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点,在技术检验过程中,应明确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是检验主要对象。在施工材料中,波纹管、钢绞线等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对此,在技术应用之前,施工单位应对此类材料质量、性能检查力度予以增强,可利用分批验收方法,对各批次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2.2 混凝土浇筑分析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为让预应力施工技术得到有效应用,施工单位应对混凝土浇筑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全面分层与二次振捣方法开展浇筑工作,与此同时,需要依照混凝土种类,对浇筑形式进行合理选择。以箱梁混凝土为例,在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就可以应用插入浇筑方法,并将插钎浇筑作为辅助方法,进而高质量完成浇筑工作,让箱梁混凝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
        2.3 钢绞线安置分析
        钢绞线安置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之一。在钢绞线安置施工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应对钢绞线类型以及具体施工要求、实际施工环境进行全面考量,保证下料场具有高度稳定性、高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土壤与钢绞线具有直接接触情况,可能会有较为强烈摩擦产生,导致钢绞线出现生锈情况,对此,施工单位应采用一定措施提升钢绞线抗锈蚀能力。
        2.4 张拉过程分析
        为让混凝土强度以及龄期与施工标准要求相符,施工单位在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时,应做好张拉过程分析工作。首先,在钢绞线张拉操作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对混凝土性能、质量进行检查,并检查预应力实际孔道情况,确保孔道具有高度整洁、干净与通畅特点,在孔道检查工作完成之后,专业工作人员方可开展张拉作业;其次,在张拉过程中,需要对先腹板、后底板原则予以严格遵守,保证张拉操作效果[3]。
        3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3.1 应用策略
        3.1.1 桥梁加固应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加固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桥梁加固处理可以让桥梁承载结构性能、承重结构性能得以提升,增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承载能力。路桥加固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对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结合使用,当前,主要加固方法包含体外预应力加固、桥面补强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横截面增大加固、路面层加固、预应力处理加固以及配筋加固等。在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加固构件上施加预应力,让构件拉应力以及压应力得以降低,在其在最大压力下,依然具有较高的荷载承受能力、变形抵抗能力,进而实现钢筋加固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在技术应用中,应高度重视整体结构统一性、完整性,确保加固处理效果。
        3.1.2 弯矩加工应用
        市政道路桥梁结构加固之前,桥梁结构自身具有一定初始内应力,伴随着钢筋混凝土受到拉应力、压应力的变化,桥梁结构承载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自身多具有受拉性、受弯性差特点,对此,施工单位应积极利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对混凝土性能予以改善。首先,施工单位可以在受弯结构上利用碳纤维材料加固处理钢筋混凝土,让其受拉、受弯性得以提升,让其自身性能不足得以弥补;其次,施工单位应对加固之前的受弯构件压应力、拉应力进行全面考量,观察其实际承载力情况,对预应力施工方法作出有效选择。
        3.1.3 混凝土构件应用
        混凝土构件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关键。预应力施工技术施加给混凝土构件初始压力,可以让混凝土构件保存压力,让压力和混凝土构件受到外部应力得到互相抵消,进而提升混凝土构件安全性,让其具有高强度、低缩变、高弹性特点[4]。
        3.1.4 路断面应用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避免道路桥梁工程产生路面开裂情况。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应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量,具体包含桥梁工程路面负载情况、交通流量情况等,并对此进行深度调查、科学分析,让资料信息得到全面收集,以理论研究为施工技术应用提供支撑,进而确认预应力施工技术;其次,施工单位应使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有效约束混凝土桥面、路面结构,让裂缝消除、裂缝减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 实例分析
        3.2.1 工程概况
        以我国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为例,该工程主线全长约为177km,其中一段承包项目路线长约40km,在该段承包项目中,施工单位主要采用了预应力施工技术,具体包含预制箱梁预应力施工、高边坡防护预应力施工等。
        3.2.2 工艺分析
        以该工程项目所采用的预应力张拉工艺为例,其张拉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预应力张拉流程
        在预应力张拉工作正式开始之前,首先,应针对进场夹片、锚具的规格、型号进行检测、核对;其次,应对混凝土试块开展强度测试工作,保证其满足设计强度85%以上;再次,应对孔道内是否存在异物进行检查,对钢束予以拉动,保证行动具有自如性;最后,施工单位应校核油表情况、钢绞线情况、锚夹具情况。
        在张拉设备安装过程中,首先,应对限位板进行安装,利用限位板止口和锚板进行定位处理;其次,应对千斤顶进行安装,将千斤顶止口和限位板对准;再次,施工单位应对工具锚进行安装,保证其和前端张拉端锚具有对正性,孔位排列具有一致性,工作锚安装开始之前,还应对其完成清理工作;然后,应对千斤顶油管进行连接,并连接油表与油泵电源;最后,可以对油泵予以开启,通过来回打出千斤顶活塞,可以让缸体残存空气得以排出。
        在张拉过程中,该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选择使用智能平台系统,在启动平台程序后,系统可以将信号发出,进而传递至张拉操作系统,利用此系统,可以让千斤顶依照预先编制完成的张拉顺序开展均衡张拉工作。千斤顶得到油泵供油后,依照三级加载让油压逐渐提升,在此过程中,系统可以测量、记录各级情况,明确活塞张拉数值,进而对计算值、伸长值偏差予以检查,在测量数值自动校核后,如果发现理论伸长值、实际伸长值差距相对较大,那么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报警,让张拉行为得以停止,在原因查明且问题解决后,可以进行继续工作[5]。
        经过实践检验,在该工程项目中,利用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可以让钢绞线伸长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保证张拉力平稳性、控制高精度性,进而让整体施工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通过掌握技术检验分析、混凝土浇筑分析、钢绞线安置分析、张拉过程分析技术要点,可以让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桥梁加固、弯矩加工、混凝土构件及路断面防治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进而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晓晓.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02):73+160.
        [2]谢钏.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19(28):83+91.
        [3]扈光明.道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9(08):112+114.
        [4]彭伦伦.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3):281-282.
        [5]乔鹏飞.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12):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