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工集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年来,企业在人才引进上主要倾向于吸收高校应届毕业生,吸纳人才视野面窄,对社会技术人员和本企业在职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仍显重视不够,而新进大学生大多不愿下基层且实践经验少,造成了企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新老交替出现人才断层,一些传统工艺、优势技术后继乏人,技术人才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党建工作; 人才引进
前言
企业日益重视人才建设,但与新形势企业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多年来,国有企业重视人才引进,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面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国企人才建设还有不小的差距。具体内容包括:大人才观还没有全面树立,人才定位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还没有形成,人才培训规划缺乏全面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部门职责不一,对人才培养认识达不到协调,存在两层皮,党政人才干部掌握的市场经营、行业生产方面知识还比较有限,培养人才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的把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与重点工程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
一、新形势下企业坚持和落实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首先,坚持和落实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是人才在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包括先进的技术创造及经营思想在内的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人力资源已成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根本。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党组织对人才的管理和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自觉地创新和落实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其次,坚持和落实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原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进企业党组织领导方式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变化,由此带来了干部队伍结构的重大变化,并深刻地影响到人才的内涵、定位和资源开发。长期以来,企业党组织一直把人才纳入干部范畴,以管理干部的方式管理人才,重视思想教育多,培养才能、启用才能少。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分布领域越来越广,传统意义上的干部管理已经难以适应党对人才建设所承担的责任,把人才作为干部管理已不适应当前人才建设培养的需要。
第三,坚持和落实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原则,是企业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加强人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需要。
人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对象分布广、工作内容涉及面宽。目前,企业中大多缺乏一个统揽全面人才建设的强有力的部门机构,存在党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各自为战的局面,并且在企业中一部分具有特殊技能的社会人才也一直没有纳入到人才资源开发的范畴中。这就造成党对人才建设的领导很难落到实处,人才管理的最大效益难以发挥。坚持和落实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党来统揽人才建设的全局,真正形成人才建设的合力。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的切入点
国有企业党组织对人才培养主要从宏观、政策、协调三个角度切入。
(1)宏观切入。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员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好党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
既要健全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流动、调配等机制,推动人才和企业两个主体进入市场,促进人才智力与资本、项目等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又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引进和培养重点或紧缺人才,改善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2)政策切入。企业党组织对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来调整人才的供需、结构、分布等。制定人才政策,就是要在准确把握人才情况和认真总结人才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完善人才工作的具体方针,明确发展目标,坚持分类指导,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推进人才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人才体系。
(3)协调切入。因为人才分布的广泛性和人才管理的交叉性,人才建设必须要由党来统筹,要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才建设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开展人才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部门具体操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企业各级党组织广泛参与的人才建设新格局,形成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格局。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的几点启示
第一、企业党组织要站在新的视角和高度,全面推进企业树立“大人才观”。
企业在界定人才时,要抓住人才的本质特征,全面树立“大人才观”的思想,“大人才观”,就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拘一格认识人才,不拘一格启用人才。要放眼到只要在某一领域能创造价值,并有引领作用的就是人才。对人才的评价要眼界放宽,要突出评价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涵盖所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既包括具有领导能力的领导人才、具有专业技术的专业人才,又包括中高级技术工人以及掌握一技之长、社会需要的特殊人才。
第二、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给予人才基本定位的同时,如何才能搞活人才,经营好人才
一方面,企业搞活人才、经营人才,一定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国有企业要着重从解放人才入手,打破一切排挤人才、扼杀人才、窒息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要破除排资论辈、人微言轻的传统观念,还要破除推崇“求同”、排斥“立异”等束缚人才发挥的潜规则,要使企业形成事业留人、人在心在、人尽其能的企业环境。
另一方面,企业应当立足实际,组合用好企业的现有人才,避免现实人才资源的浪费。企业在内部要更多地以市场化来选拔人才,在对聘任干部适度放权的同时,明确人才就任时向单位承担的经营目标、任务内容、履职期限、奖励报酬等内容。让企业人才积极的投入到竞争中去承受锻炼。
第三、建立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党建工作与人才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体制建设。1.要创新人才的使用机制。应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深化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要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公开竞聘相结合的原则。2.要创新人才能力建设和培训机制。企业应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题,加大对人才建设的投入,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框架结构,疏通人才成长的渠道,要树立与大人才观相匹配的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加快构建长期教育培训体系,改革教育培训机制、内容和方法,研究制定人才建设标准及重点培养对象制度。3.要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要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阮璐.浅谈党建工作如何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以中交四航局总承包分公司为例[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6):42-42.
[2]江玉香.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4):20-21.
[3]王海亮.强化党建融入中心促进发展--新形势下对企业基层党组织融入中心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企业,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