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实施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小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育;策略
实施学科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明确数学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和目标,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研究和分析中,要注意把德育和教学主题、目标、方式等各方面相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效整合,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和资源
1.1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功能
道德品质是利用了解、情感、思考、行动,并实施感悟和内化而形成的。小学数学教学知识能够丰富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发展、实践能力、科学意识等,并能够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具有尊重科学和事实、实施理性思维和诚实言行、准确判断选择等各种道德品质[1]。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进行交往,和学生具有的道德认识相融合。老师具有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都具有直接影响。通常学生间的交往都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1.2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资源
数学教学活动中包含有对学生人格、素质、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包含科学精神、方法、态度、价值观等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进行德育教育资源有效挖掘,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2、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2.1 转变思想,提升老师的认识
老师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在教育教学中要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教育,可是数学老师通常会过于重视学科知识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及人格修养教育有所忽视[2]。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在进行学科教育中重要价值是育人,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要增强学生生命的意义,不是单单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成绩。老师在进行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中,要把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和思想相结合,要灵活学习,以学生和生活需要为基础,重视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过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实用性,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美。
2.2详细阅读课本,挖掘德育教育资源
如今的小学数学课本中,没有直接提出丰富的育人资料,可其中并不是没有育人价值。老师要对课本知识深入分析和理解,对学生的特点详细掌握,进而可以随时得到育人资源。比如,进行“小数加减法”知识的教学中,对于应用竖式计算方法,小数位数相同时,小学生会很轻松的学会和掌握,而对于小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减,或者小数部分是0的加减法就会感觉到困难。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准确了解,不要对其错误进行简单的批评,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如13.2+15.46、13.78-3.62、7-4.26等。老师要求学生对小数进行仔细观察,以小数点为基准,组织学生手里拿着不同数字的号码,按照以小数点为基准,数字分别对齐站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小数计算有深刻的印象,在掌握了相应知识的同时,明确了要遵守规律和规定,进而会得到正确的结果。明确了计算中的各种问题,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小数计算,并实施总结和分析归纳,增加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增强其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实现了融和德育教育的目的。
2.3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老师在进行深入挖掘课本德育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思想[3]。比如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是应用单位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木块进行分析和思考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第一,要求学生使用12 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进行摆放,摆出各种不同长方形, 然后填表对比分析。学生利用摆图、填表,进而轻松的明白了“每行摆的1平方厘米正方形个数与长的关系”,“摆的行数与宽的关系”。使用长的行用的1平方厘米的个数和宽的行数相乘,就是摆放的长方形的面积。第二,还是使用12 个1平方厘米的木块摆出两个长方形,分别是长6厘米,宽2厘米,长 4厘米,高3 厘米。第三,老师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第四,让学生讨论如何计算任意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经过自己的操作和实践,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步骤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其推导能力。同时根据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相应的德育教育。
2.4结合生活实际,更好的构建德育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应用于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以知识认识论的视角思考,进行实际应用是间接全面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和环节。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先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把它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通过生活实际应用,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使知识学习得更全面,可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发展。《组合图形的面积》 知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内的不规则花圃进行测量,对其进行划分,变成学过的不同图形,进而巩固和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进而能准确计算出整个花圃的面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测量和分析都认真,进而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以提高其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提高其严谨思考的学习态度,增强其审美情趣,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实现自我完善和思想品质的提高,给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蓝菊芬. 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策略[J]. 教师, 2017(12):58-58.
[2]范祖夏. 基于新理念的生态德育实施策略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12):89-90.
[3]吴玲玲. 基于新德育大纲的七彩德育活动实施策略研究[J]. 新校园(中旬), 2018(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