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赵君英
[导读] 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幼儿学习的宝贵资源
        [摘要]: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幼儿学习的宝贵资源。本文以黑龙江省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为研究对象,从当前幼儿园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研究的意义和幼儿园音乐主题课程的主要内容三方面进行展开。详细阐述了当前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亟需突破的困境,深化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研究的原因以及开展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的具体建议。对促进黑龙江省开展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省  幼儿园音乐课程  主题课程
        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依据本土文化特点,将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利于拓宽幼儿音乐视野、提升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同时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实践参考与借鉴,提升音乐课程体系的逻辑性与整合性,继承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等益处。但关于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较薄弱,特别是关于本土及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研究更为欠缺,主题式音乐课程的活动设计仍为空白点,为课程研究提出了挑战。
一、当前黑龙江省幼儿园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音乐课程缺少学科逻辑。
        大多数教师在组织幼儿园音乐活动时只停留在唱歌、跳舞这一阶段,活动组织随意性较强,缺少音乐学习所特有的连续性、延续性和循序渐进性。诚如李芳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中对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所提出的观点:“幼儿园音乐课程要顾及音乐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兼顾音乐这一学科的知识逻辑。”但目前很多幼儿园教师对于音乐学科逻辑持消极否定的态度,这是学科研究不成熟的表现。
(二)幼儿园音乐课程缺少地域文化特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与丰富多彩的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但将这些文化资源运用到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还是很少的,即便是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幼儿对本地区的民族音乐也感到十分陌生。现阶段幼儿园音乐活动缺乏本地区、本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意识现象是我们需要改善的。正如研究者龙慧在《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研究——以武汉市某区幼儿园为例》中所提出的“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不只是某地域或某民族的乡土音乐教育,而是整个民间音乐的范畴。”因此,研究人员及教师不仅应高度重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更要重视国内外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使其成为幼儿园音乐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组织延续性差,主题式音乐活动欠缺
        幼儿园音乐活动大部分都是单一的、孤立的,教师只关注本次音乐教学活动,忽略与前后音乐活动的联系。缺少统一的主题与子主题,欠缺延续性,这一现象的产生也与当下主题活动研究的缺失有关。学者邱丽媛在《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对主题性音乐活动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中通过数据调查和分析发现教师对主题性音乐活动概念的认知尚欠清晰、对如何开展主题性音乐活动存在困惑、对活动素材搜集、使用感到迷茫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仅靠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幼儿园音乐课程的研究人员更应该担负起责任,将优秀的主题活动设计与音乐活动进行有机的融合。
(四)幼儿园音乐课程研究需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
        美国、英国等国家对于幼儿园音乐课程的研究较完善,例如美国的幼儿教师会尽可能让幼儿接触来自不同民族、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多元文化音乐。

日本幼儿园以“行事”为中心展开学习活动、意大利瑞吉欧以主题形式开展多领域活动、英国以让幼儿建立与真实经验相联系的主题活动、澳大利亚以“满足每个儿童的各种需要”为宗旨的“主题性”活动等。虽然各个国家对于幼儿园活动的理念不尽相同,但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都侧重于将各个领域活动以主题的形式展开,让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直接经验有机的融合,以更为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开展活动。相比于我国对幼儿园音乐课程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大众对幼儿园音乐课程概念尚不清晰的状况,我们更需要借鉴与学习美国及英国等国家先进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黑龙江省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研究意义
(一)丰富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引导,激发、调动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培养,进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于当前幼儿园缺失主题式音乐课程,使得音乐活动处于缺少延续性的低质状况,当前应该以提升幼儿园音乐活动质量为主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发展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中多次提及的“完整、全面、整体、综合”等指导思想,通过选取与幼儿生活更为贴近的七大主题音乐活动,将音乐教育与幼儿直接经验相联系,设计出适宜各阶段发展水平的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
(二)创设具有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   ?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与丰富多彩的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正是幼儿最宝贵的学习财富。开创性的将黑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与幼儿园音乐活动深度融合,形成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幼儿园主题式音乐课程,让幼儿在多姿多彩的主题活动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让幼儿园教师在促进幼儿音乐素质能力的发展的同时,以富有文化底蕴的主题式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三)减轻幼儿园教师搜集音乐素材与设计活动的负担
        由于幼儿园教师音乐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教师对组织音乐活动避而远之。部分教师在寻找音乐资源时意识到现有音乐活动教材中资源不完善,对教师组织优质的音乐活动帮助不大,但如何解决却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与优秀一线教师研讨交流,建构出具有音乐学科逻辑且适宜幼儿认知能力的主题式音乐活动课程,将音乐资源与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减轻幼儿教师搜集音乐素材与设计活动的工作压力。
三、黑龙江省幼儿园音乐主题课程的主要内容
        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将黑龙江省民族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幼儿园音乐课程的建构中,让幼儿在贴近自己生活的文化情境下全面提升音乐能力,同时让幼儿萌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课程应选取幼儿园教师较为关注的音乐课程,通过理论探索、实践应用将黑龙江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与幼儿园主题音乐活动相融合,形成以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冰雪、家乡历史、俄罗斯音乐、世界各地音乐、音乐剧等主题活动。将搜集的音乐资源形成音乐曲库,确定幼儿园主题式音乐活动,组织与研讨幼儿园主题式音乐活动,最终形成具有黑龙江地域色彩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主题式音乐活动具有改变幼儿感受音乐的方式、激发音乐兴趣、培养合作意识等优点。但黑龙江地区幼儿园教师音乐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各地区幼儿已有经验差异较大,所以并非所有的主题式音乐活动都适用于黑龙江地区的幼儿园,要设计出适用于本地区的优质主题式音乐活动方案是研究的关键。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呈现出以技能为中心与过分强调以“幼儿为中心”的唱跳玩乐的两极分化状态。因此急需建构出既具有学科逻辑与渐进性,又兼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结构的幼儿园音乐活动课程。此外,针对黑龙江地区文化,将民族民间音乐、冰雪文化、俄罗斯音乐及悠久的家乡历史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研究,是更新观念、拓展思路的有意义行为。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35.
[3]王惠然.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