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 张本跃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本跃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就是将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组装,使其具备应用的功能,这类建筑方式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使人们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
        身份证号码:37082919831030XXXX  山东济宁  272400
        摘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就是将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组装,使其具备应用的功能,这类建筑方式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使人们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施工现场使用预先在工厂生产的所需构件进行吊装、连接以及部分现浇筑而组成的建筑。发展高效、劳动力需求小,符合“四节一环保”理念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在效率、节省劳动力和环保方面有其优越性,但由于其同时进行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装配等多维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易叠加,且熟悉使用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施工人员十分缺乏,因此极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所以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要考虑尽量减少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做好防范措施,因此,对其施工安全预警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1装配式建筑概述
        所谓装配式建筑就是利用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形成的建筑。目前,我国关于预制构件和施工方法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升板升层建筑。这种建筑方式在20世纪初期就被人们所注意,但是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人们真正应用。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对这类建筑形式有所研究,个别国家对这种建筑类型有新的改进。如美国创造了一种活动住宅,只要通过特殊的交通工具将其运输到现场,然后为其连接电源、排水等就可以使用,并且该房屋具备正常建筑房屋的所有功能。利用该方法建筑房屋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为企业节约成本。综上,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国新型的建筑施工方式,并且应用前景广阔。
        2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装配建筑构件的运输安全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而言,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预制构件。众所周知,预制构件是一种集成类的建筑材料,其体积大、不便运输。安全监督人员应该科学管理安全构件的运输问题,避免造成构件损伤,影响施工进度,在运输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再将其牢牢固定在交通工具内。在选择交通路线时应该严格注意限高、限宽、限载等条件,如果需要运输的构件众多,可以与交通部门联系,做好交通规划。在选择运载工具时,要严格按照运输构件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交通工具,避免因超载引起交通意外事故。
        2.2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
        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预制构件柱、墙板、楼板、连梁的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高空进行摘除吊钩,拆除吊具、焊接等作业,由于预制构件数量多,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高处作业情况。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大多未搭设外脚手架,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高处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空中作业平台和防坠落设施,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3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教育普及度低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经济效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置于次要地位,且一些建筑行业领导阶层对于安全事故心存侥幸,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种安全意识淡漠的心态,极易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从基层员工角度来分析,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从业者,近八成为民工,流动性高,自身专业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一些建筑项目为了节约工程运行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将岗前系统培训直接忽略,使得部分新员工在对基本安全规范还未熟知的情况下,直接上岗操作,自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吊装时,周边并无可靠栏杆围护等,故预制构件在高处吊装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高空中必须设置生命索,设置安全平网。作业人员在进行吊装工作前,项目部必须进行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的教育交底,落实交底双方签字手续,形成有效的安全技术教育交底记录。在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注意力集中,不得分心,并落实高处作业责任人。在一层装配式的楼层搭设完成后,楼层内的临边防护要及时跟上形象进度,各临边洞口均需落实相关责任人,防护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3.2强化各级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不仅仅包括技术培训,还应该包括安全意识培养。除此之外,消防知识在施工人员中的普及同样重要,作为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如何应对有毒物质泄漏、火情预警的能力。岗前知识技能培训应该分三类人员进行,即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施工部门也应该积极落实新工人(合同工、学徒、临时工等)三级培训,以保障作业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同时,施工安全管理部门还应该针对不同的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归档整理成册.
        3.3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力度及内部绩效考核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是必可不少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配备专业的安全员,不定时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以及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还可以进行随机的抽查,从而提升安全管理力度,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例如,安全员可以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对脚手架等的搭建进行安全检查,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是否佩戴安全带,施工现场是否禁明火等等,这都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同时,内部考核、激励制度同样至关重要,要将考核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能打人情分,发挥考核的真正作用;对一些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勤恳、务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奖励,而对于那些在工作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自由散漫、玩忽职守的施工人员,要对他们予以严格的通报批评、教育,通过绩效考核等手段能有效的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为建设工程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3.4加强和相关主体的沟通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落实,需要相关主体单位和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促使建筑施工达到安全状态。这需要加强和相关主体的沟通,获得其支持和配合,进而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落实到位。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主体要正确认识安全监理和工程效益的关系,重视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为安全监理工作提供资源和支持。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逐渐开始在我国普及,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多不规范、不注重细节的地方,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形势依旧严峻。希望未来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工艺所需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后,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量身定做的、系统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辅助设备,如吊装设备、临时支架等,并且需要加强对进场构件的材料进行检验;建设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预制构配件及材料进行跟踪管理;在进行吊装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伟,徐峰,邹小锋.装配式建筑施工五大不安全因素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9,34(09):45-48.
        [2]李美娟.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危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24.
        [3]万伟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169-170.
        [4]顾浩.探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居舍,2018(36):125.
        [5]王爱云.论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防范措施[J].居业,2018(12):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