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姜雪松
[导读]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
        郑州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为了适应寸土寸金的城市用地情况,高层建筑往往融合了多方面的多功能需求,因此,高层建筑在结构形式上也富有个性化。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要求更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关系到建筑安全和稳定,在施工过程中更应遵循其客观规律,依靠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展开。本文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控制
        引言
        在目前的建筑中,一般的办公楼都不能算是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才称得上是高层建筑,之前由于建筑的技术问题,高层建筑并不是随处可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所以就需要注意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也是对每一个住户生命安全的保证。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1高层建筑测量技术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其他建筑,测量放线是第一步施工内容。只有确定好位置、标高,确认好布局和长度,才能保证施工的准确和质量。高层建筑测量精度要高于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测量基准点也更多,测量范围和内容也更加繁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做好测量方案和交底,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测量工具要齐全并经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还需要由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关键点位和初始点位的测量复核,并出具测量报告。主要测量设备和工具有,经纬仪、水平仪、直尺、激光放线仪等。特别需要确保高层建筑结构边角柱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确保楼层垂直度和水平度复核设计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层建筑的标高和水平的测量,需要根据地面基准点的位置进行取基准点,不得从低层向上引用,防止产生误差的累积。
        1.2高层建筑模板施工技术
        在放样弹线过程中,不仅要按照图纸的要求准确弹出外边线,还要在楼板的表面沿着两侧弹出检查线,用于检查模板具体位置是否满足要求,使墙、柱、梁的尺寸都满足要求。在模板施工开始前,检查场地是否保持平整和洁净,模板下口边接部位应做到边角整齐和表面平直,同时还要按照要求在下层结构和墙底之间的接缝部位设置海绵条,用于防止漏浆。模板和支撑体系之间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竖向分布的模板上要支设好剪刀撑与斜向撑。如果可调节支撑完成了检验且确认合格,则不可随意改动。在模板施工中,需要对施工操作进行随时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自检与互检。模板支设时使用的塔架需使用水平方向的横杆进行拉结,通过这样的拉结,能使模板保持稳定。在模板使用之前要均匀涂刷一层隔离剂,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涂刷。如果跨度超过4m,则梁板的模板必须起拱,且起拱的高度根据全长跨度严格控制。在竖向和斜向支撑的底部应铺设宽度为300mm的木制跳板,注意不可直接支撑于楼层表面。拆模前先检查模板内混凝土实际强度是否达到要求,若必须对楼板处的模板进行提前拆除,则要确认且强度能否达到跨度要求。同时对于悬挑梁的模板,需在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100%之后才能对其底模与支撑结构进行拆除。模板施工质量要求与控制要点包括:模板的支撑应能保证整个结构及其构件截面尺寸的准确性,同时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保持稳定,可承受浇筑施工中产生的自重及侧向压力。施工中要安排专人负责模板翻样,施工中所用的模板应做到集中下料,且要有清楚的标识。对结构进行轴线与标高的测量时,务必做到三个固定,即测量人员保持固定、测量仪器保持固定和测量基准点保持固定。完成拆模后,根据标准的要求,对混凝土表面实施全数检验,要求合格率达到90%以上。


        1.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整个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钢筋工程属于基础工程,同时也是重点工程,该环节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对钢筋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加以重视。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具体如下:第一,采购钢筋。钢筋工程的主要材料就是钢筋,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重视钢筋采购环节,依照相应的施工计划进行采购,并对钢筋的出厂证明以及合格证进行仔细检查,选择适合工程需要的钢筋材料。当钢筋到达施工现场时,施工人员应该对钢筋进行抽样检查,并对钢筋的强度、型号进行核查,一旦发现钢筋不符合工程需要必须重新进行采购,如果质量合格就可以做好入库防潮准备。第二,钢筋加工。在开展钢筋工程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把钢筋加工成成品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还能够提高钢筋的精度。同时注意钢筋材料的连接处应该进行仔细捆绑。第三,钢筋材料的安装。在实际安装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准备好施工工具,并由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此外,还应该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长度以及具体的数量和等级。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方式
        2.1监管工程动态管理施工范围
        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施工方会在施工图纸中对施工工程范围做出详细的解释说明,这些说明内容也会在施工单位以及工程的规划机构中签署的施工相关规定中出现,保证施工安全。这一系列文件都将作为高层建筑中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参考文件。与高层建筑施工量的检查不同的是,这项管理工作是对工程施工范围,即施工工程规模进行监管。只有通过这项工作,才可以更好地对施工工程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监管,从而防止施工单位为了谋求更多利益进行多报或者施工时偷工减料的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施工的正常进度。施工阶段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时期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为了确保施工阶段的建筑质量安全,要派遣专项的工作组进行管理,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防止施工事故的出现。工程管理的工作也要严格进行,尽量避免因为项目发生改变而出现预算问题,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
        2.2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遵守相关的制度,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前提。所以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上层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环节都制定出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科学的管理要求,并把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保证管理上的清晰明了。
        2.3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高层建筑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施工时控制和管理工作范围十分宽泛,包括施工技术的规范和有关的标准、施工技术的测度、施工技术实验的效果衡量、施工方图纸的绘制以及读取,要做好对于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就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及时进行相关的评价。所以,就需要增强对于施工队伍的建设,引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这样可以帮助那些技术不熟练的工人,从而整体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为高层建筑主体的结构工程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结语
        高层建筑的出现实现了建筑技术的高度集中和发展,既要求了规模和高度,又限制了占地和重量,为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高层建筑施工并非不可攻克,只要抓住主体结构质量的重点,做好测量技术、模板技术、浇筑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等主要专业技术的融合与实施,就一定能实现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超越。
        参考文献:
        [1]王述海.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8):153-154.
        [2]徐之皓,张泽泽,刘化欣.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