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王宗发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王宗发
[导读]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路基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路基展开试验,借助当地的原材料,加强对新技术以及工艺的使用,科学使用试验技术,对材料以及部门质量展开准确评估,为工程决策提供一定的参照。
        杭州大正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54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路基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路基展开试验,借助当地的原材料,加强对新技术以及工艺的使用,科学使用试验技术,对材料以及部门质量展开准确评估,为工程决策提供一定的参照。另外是在路基试验中,灌砂法是对压实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建设中,对公路质量展开分析,严格控制路基的建设质量,制定出路基管控的细则,并做好对整个过程的施工管控。将灌砂法运用到路基试验中,对提升路基试验的效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关键词:灌砂法;公路路基试;验检测;应用
        一、灌砂法的原理和使用范围
        灌砂法,是指利用清洁干净的均匀砂,由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并按照试坑内填料含水量的大小,计算路基的实测密度。现阶段,灌砂法多用于现场测定基层、砂石路面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密度等,但不适用于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关于灌砂筒的选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宜采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3)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31.5mm,则应相应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53mm,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
        二、影响灌砂法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中应用的因素
        1、选点及检测频率
        选点合理,才能保证测定的压实度准确。须在合理范围内控制选点数量,若选点数量不足,极易造成试样不具代表性的情况,从而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路基压实度。相反,当选点数量太多的情况下,则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干密度最大值
        利用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可获取干密度极限值,通常也会遇到试验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存在偏差较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压实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中,应由施工方和监理方共同进行取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作为试点,并对各试点进行对比试验,提高干密度最大值的准确度。
        3、试坑深度
        根据现行公路路基现场测试规程相关规定,试坑深度应与测定层厚度一致,且不允许混入下层材料。通常情况下,20cm为每层压实厚度,因此,可选择20cm作为试坑深度。在现场施工中极易出现挖坑深度不足现象,碾压时压路机的应力主要呈倒三角形分布,因此,就每层压实度来讲,下部压实度永远小于上部压实度。为此,若挖坑深度不足,必定会影响压实度测量结果。因此,必须重视挖坑深度问题,尽可能满足标定深度,确保坑壁笔直,不会出现上下不一情况,按照以往经验,多选择15cm为试洞深度。若以此深度检测基本上可达到规定要求,且能够将测定层压实度很好地反映出来,可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
        4、灌砂时间
        灌砂结束时间为边缘处标准砂停止流动10~20s时停止,一般砂子都是从中心流动再扩散到边缘处,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中心处砂的流动趋势,若提前停止灌砂,很可能出砂灌入量不足现象,进而影响压实度测量结果。
        三、灌砂法在路基试验中的具体应用
        1、检测坑准备
        在灌砂法的实际应用中要对路基施工的组成展开详细分析,对路基施工的技术标准进行确定。对路基施工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工程问题展开分析,比如在工程的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两侧压实度不足和中间部位压实度高的情况。结合相关的施工评估原则,提升路基施工的控制程度。

另外是要对现场施工的条件展开全面监测,对监测点展开严格控制。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对路段主线展开分析,保证压实层达到保证压实层达到150mm的厚度。在路基试验的实际开展中,最主要的是要对检测坑深度展开严格控制。要保证检测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检测坑深度达到相关要求。另外是检测坑需要挖出圆柱形,检测坑的凹坑壁需要保持垂直,这样可以避免检测坑形状不规则,造成检测的误差。另外是对试验坑开挖的具体方法合理选择,要展开深入检测,并避免出现深度不足带来的问题。在开挖工作的实际开展中,需要对基坑上下的口径进行准确检测,避免形状不符合要求,对坑底压实度展开测定,保证坑道可以正常使用,检测足够准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2、灌砂施工
        在灌砂法完成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之后,需要展开灌砂操作。灌砂的时候,需要保证砂规格是符合要求的。为了让砂得到有效回收,要对砂总量展开严格的控制,对砂的密度做好测定,并对边缘标准进行监测。在保证可以进行观察后,对砂密度进行重新定义,让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在进行打磨操作的时候,对砂扩散的情况进行检查,避免砂的使用过量,出现压实过度的情况。
        3、含水量测试
        在现实的路基施工中,含水量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路基试验中,要对含水量展开严格检查,并对给定间隔内的压实度做好检查工作。若是含水量超过一定的限度,路基致密性就会不足,含水量不足的情况下,路基压实度也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对地下含水量展开检查,需要对水蒸发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好采样和试验。将样品放在干燥洁净的设备中,用烘箱进行烘干,然后在现场对样品展开检测,待样品烘干后进行称重。对含水量展开有效检测,可以对路基和后续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参照。
        4、绘制曲线图
        在现场施工中,借助曲线图的方式,对压实数据展开处理。借助对项目试验的分析,测试人员的经验以及专业能力,影响到曲线准确性。因此在灌砂法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测试人员展开培训,提升测试人员的专业素质。借助绘图处理的方式,得到最大干密度,很多时候小于或等于实际情况,因此曲线分布需要用幂函数进行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收集,对最佳的含水量进行确定。
        四、公路路基现场试验的控制要点
        1、试验地点的选择
        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前期,需要合理选择试验地点,通常在地势平整的地段试验,这样能保证设备稳定布置和运行。本试验选择50cm×50cm的空间,将基板放在场地内,确保结构稳定,不能因为灌砂筒倾斜造成下落状态、速度不满足需求。待明确试验点后,对表面进行清理,确保试验结果的精准性。
        2、明确粗糙面、基板的量砂质量
        对于测试点表层粗糙的情况,在标定量砂质量时,所用量砂筒在明确内部质量时,应在标定内部砂体的容量和体积后,再明确量砂质量,无需全部灌满量砂。究其原因,若量砂灌满灌砂筒,就会导致堆积密度、砂面流速呈正相关,总的来说,砂面的高度越高,流砂的堆积密度就越大,从而导致粗糙面、基板的量砂质量存在巨大偏差。若试验段表面光滑,无需进行此操作。总之,在路基试验检测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试验方法,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束语:
        灌砂法是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操作便捷、准确率高,能够真实地反映路基压实度情况。因此,在试验检测当中,必须了解其基本原理,找出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运用此项技术,从而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德飞. 灌砂法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1963.
        [2]冯凯,杨利勇.灌砂法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4):550.
        [3]徐冬. 灌砂法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0(2):237-238.
        [4]陈志华. 灌砂法在公路路基试验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42(31):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