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3号线增购列车深度滑行原因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王俊棋
[导读] 摘要:本文从列车设备硬件特性及软件控制逻辑着手,深入分析3号线列车深度滑行的原因。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从列车设备硬件特性及软件控制逻辑着手,深入分析3号线列车深度滑行的原因。为日后的解决这类故障提供依据,更好的确保安全运营,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深度滑行;轮轨粘着系数;防滑控制;
        0   引言
        3号线列车在雨天时经常发生轮对打滑,严重影响列车制动性能,降低列车运行稳定性,导致列车晚点。轮对打滑时可导致乘客摔倒、列车冲标等严重问题,影响列车安全运营。本文对列车深度滑行现象和原理分析和介绍,并提出列车轮对空转滑行防范措施。
        1    空转/滑行定义及危害
        1.1  列车轮对空转
        列车牵引时,当轮对牵引力大于粘着力时,轮对就会发生原地打转。空转时轮对转速迅速上升,使车辆牵引力下降,轮对踏面严重擦伤,钢轨磨凹;同时牵引电动机转子绕组也可能因离心力过大而飞散“扫膛”。
        1.2  列车轮对滑行
        列车制动时,当轮对制动力大于粘着力时,轮对就会发生抱死,在铁轨上滑行。列车滑行使轮对踏面失圆,导致车轮轴承、车轴和轨道的损伤;列车制动性能降低对设备及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2    列车制动设备特性
        2.1  车辆制动系统
        深圳地铁3号线既有列车为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增购列车为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集成,车型同为B型6节编组,4动2拖。两者空气制动系统均由可诺尔车辆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电牵引/制动系统由韩国现代提供。但是两者的空气制动机械机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2.1.1  既有列车制动系统
        3号线既有列车采用的是踏面闸瓦制动。铁路机车车辆采用的制动方式最普遍的是闸瓦制动,其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
       
        图1 踏面闸瓦制动
        缺点: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
        优点:闸瓦会对车轮踏面进行磨刮,并清扫踏面上的污物、液体,优化轮轨粘着力。
        2.1.2  增购列车制动系统
        3号线增购列车采用的是轮盘制动系统。它是在车轴上或在车轮辐板侧面安装制动盘,用制动夹钳使以合成材料制成的两个闸片紧压制动盘侧面,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
        缺点:车轮踏面没有闸瓦的磨刮,轮轨粘着恶化;制动盘使簧下重量及冲击振动增大,运行中消耗牵引功率。
        优点:盘形制动可减轻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磨耗;盘形制动的摩擦面积大,制动效果明显,制动平稳,噪声小。
        2.2  车载信号系统
        2.2.1  速度传感器
        深圳地铁3号线车载信号定位设备有4个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连续地确定列车位置以及列车的速度及加速度,但由于速度传感器是借助于车轮的旋转才能工作,因此其精度会收到车轮工况影响。
       
        图2  速度传感器
        2.2.2  多普勒雷达
        深圳地铁3号线车载信号定位设备有2个多普勒雷达。多普勒雷达以地面作为测速参考面,而不是通过车轮的旋转进行测速,不受车轮空转/滑行的影响,可用于辅助监测空转/打滑。
       
        图3  多普勒雷达
        3    列车深度滑行故障原因分析
        3.1  轮轨粘着系数较低原因分析
        3.1.1  轮轨环境影响
        3号线增购列车滑行发生在雨天,下小雨或空气湿度大时,且轨面上有粉尘、铁锈磨屑、落叶、油和油脂时,这层薄薄的水膜与其他磨屑碎片混合在一起,形成糊状的润滑剂膏,从而显著降低粘着。
        3.1.2  设备机械结构影响
        通过对比增购列车与既有列车的机械构造,可以发现增购列车使用的为轮盘制动。轮盘制动的主要缺点之一是车轮踏面没有闸瓦的磨刮,将使轮轨粘着恶化。雨天时,43列既有列车踏面闸瓦的摩刮,踏面的水被刮掉,进一步维持车轮的粘着系数。
        3.2  防滑控制原理分析
        3.2.1  车辆防滑控制
        车辆制动系统包括牵引系统电气制动及空气制动,由于克诺尔空气制动防滑控制效果最佳,因此当列车发生深度滑行时,则会切除电制动,由空气制动进行防滑控制。
       
        图4  克诺尔制动CAN总线单元
        但是43列既有列车与33列增购列车的空气制动防滑控制方式存在差异:
        ①43列既有列车发生深度滑行时,列车将发生滑行的一节车辆的电气制动切除,并在6节列车上均匀补充空气制动,以满足制动需求。
        ②33列增购列车发生深度滑行时,列车将发生滑行的一节车辆的电气制动切除,并在滑行的一节车辆及1、6车上集中补充空气制动,以满足制动需求。
        增购列车在3节车上补充空气制动,这造成该3节车补充的平均制动力比既有列车的6节车要大,因此该3节车更容易发生深度滑行。
        3.2.2  车载信号设备防滑控制原理
        当深度滑行时,因部分车轮出现“抱死”现象,个别速度传感器输出的速度(蓝线)与多普勒雷达速度(紫线)不一致,且明显慢于多普勒雷达速度值,系统此时将失去列车实时定位,并认为此时列车的定位是不能保障列车安全运行,VATC将触发紧急制动,这是车载信号设备的正常防护手段。当深度滑行发生在其他车厢,VATC主机则无法监测到空转滑行,因此车载信号设备不会做出任何防滑控制措施。
        4    解决措施及建议
        4.1   车辆系统整改措施
        ①建议安装踏面清洁器,以实现对踏面雨水的清除。
        ②从机车往钢轨上撒干砂,沙子碾碎后的粉末可大大增加轮轨粘着系数。
        ③改善空气制动防滑控制逻辑。
        4.2   车载信号系统整改措施
        尝试把车载信号系统最大常用制动指令上调,避免列车深度滑行造成进站冲标;车辆、信号专业联合开展列车冲动问题整治,减少瞬间施加大制动造成列车发生深度滑行。
        5    结束语
        经过以上的分析论证,列车深度滑行的原因包括环境、轮盘制动对轮轨粘着系数的影响,列车防滑控制逻辑的影响等。针对以上问题,列车深度滑行无法完全避免,目前也主要从列车防滑控制着手,并分析探索提高信号系统输出的最大常用制动的可能性,以最大的可能降低深度滑行对列车运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云鹏.空转滑行和粘着问题.2011.
        [2]王艳伍 陈爱丽.地铁车辆滑行控制方案对比分析.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