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研究 李志安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李志安
[导读] 摘要:当前,构建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呼声愈高,民众对生态建设的期望值愈高。
        荆门市城市公园管理处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当前,构建生态环保型社会的呼声愈高,民众对生态建设的期望值愈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园林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此,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视园林施工的质量管理。园林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景观的长远话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提升施工管理质量和施工措施,对后期的养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绿化养护;管理
        1园林施工管理
        1.1优化施工材料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一方面会影响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选择施工材料时,施工方除了要严格遵循施工设计的材料选择之外,还应该充分的考虑植物的特点、植物的生长特性等,要确保园林绿化施工选材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2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规律
        园林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微缩的生态系统,其中生存的动植物只有搭配协调才能够共同繁荣。正因为此,园林绿化施工时须充分的考虑植物之间的搭配协调问题,要将植物的生长规律纳入园林绿化施工的参考项目之中,要确保绿色植物、环境之间能够友好共存,能够维持生态景观平衡。在植物选择时,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原因有二,一是本土植物已经适应了园林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等,更容易种植和存活,不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二是外来植物种植难度高、存活率低,一旦出现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可能会破坏园林生态平衡。当然,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也不是要选择单一的植物,而是要尽可能的使园林内部的植物具备多样性,如此园林生态系统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够于改善城市空气环境、美化城市园林等产生积极影响。
        1.3提高绿化施工质量控制
        表面上看来,园林绿化施工比一般的施工项目简单,然而与其他工程施工相比,园林绿化施工的综合性更强,涉及的内容更多,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方面应该不断强化质量控制,要确保绿化施工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图纸,能够为后续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创造条件。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要点分析
        2.1优化土壤施肥和灌溉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开始于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园林绿色植物栽种之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存活率,使人工构建的园林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在进行养护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需首先保证植物根系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要保证水肥补充科学合理。肥料使用可以使用市面上现成的各种肥料,还可以使用堆沤肥。与市场上现成的肥料相比,堆沤肥经济实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施肥过程十分方便,只需按照相关标准将之与土壤搅拌均匀便可以轻松达到施肥目的。为了保证施肥质量,施肥之前还应该进行翻地,以增加土壤与肥料的接触面,保证施肥效果。
        2.2定期对植物进行枝桠修剪
        科学的植物枝桠修剪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美观性,还能够减少植物的消耗,为植物适应新环境创造良好条件。在进行植物枝桠修剪时,相关人员需要充分的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要以之为依据对不同植物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如不需要植物生长过高,可及时去除其顶端优势,积极培养植物侧芽;若植物的生存能力较强、繁殖率较高,则可以采取裸根栽植,修剪时可以对之进行较大调整。但如果移栽的植物生存能力较弱、发芽能力较差,那么枝桠修剪应尽可能的少,要防止疏枝过度影响植物生长。


        2.3积极预防病虫害
        病虫害问题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存率,还会对整个园林绿化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在植物移栽初期,植物抵抗力普遍较差时,园林最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如未能及时解决病虫害问题,那么整个园林施工也将毁于一旦。病虫害治理应以预防为主,一旦遭遇了病虫害,应首先分析病虫害的原因,要积极制定具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例如,园林虫害食叶虫主要包括蛾类和甲虫类;吸吮植物汁液主要的包括疥虫、螨虫、蚜虫;导致植物出现病害的主要疾病包括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以及炭疽病等。当前阶段可用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式方法较多,比较常见的包括生物防制法、化学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不同的防治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人员需基于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如,生物防治不会造成污染、防治成本较低,防治时间较长,然而生物防治起效慢,不利于在病虫害严重的园林使用;物理防治对人力依赖性较强,操作简单,但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支撑;化学防治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使用,见效一般较快,然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增强园林施工管理和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对整体管理工作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
        施工人员应全面分析园林建设的情况,之后再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更为系统地开展园林施工管理和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为园林建设工作良好开展提供保障,为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开展详细分析,结合气候条件、美观性以及实用性等角度来选苗木,从而构建有一定当地特色的园林环境。
        3.2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首先,园林部门要组织开展员工施工前与绿化养护管理的岗前培训,由此确保员工能够掌握园林施工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相关知识,从而增强其专业水平,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员工开展定期培训,更好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为园林建设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开展评定工作,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能力强、工作较突出的员工应给予相应奖励,而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员工应给予惩罚,由此提升整体工作的规范性,为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责任心意识的提升奠定基础。最后,绿化部门应以网络、媒体等形式来宣传绿色园林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员工对于园林施工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视,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3确保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良好开展
        首先,对水分进行有效管理。一些地区地面吸收水分速度比较快,在降水量较少的时期,其植被的根系难以从土壤当中获取充足的水分,这样极易导致植被干枯。对此,应根据植被的特征开展有效的灌溉工作。灌溉时也要掌握时机,针对春夏季节要增加灌溉的次数,而秋冬季节应降低灌溉的次数。其次,土壤的管理。如果土壤比较松软,将能够有效地提升土壤的空隙,使得土壤中氧气处在平衡的状态,能够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一定空间,进而更好地增加土壤肥力,为植物提供充足养分。再次,开展施肥管理工作。将复合肥与有机肥作为基肥,植物的生长时期能够为其提供足够地养分需求。在植物的旺盛阶段,要对根部进行追肥,保障植物能够良好生长。而在施肥中应重视施肥前有机肥的熟化工作,在施肥后应确保灌溉工作有效开展,由此为土壤中肥料均衡提供保障。
        4结束语
        园林在城市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非常的重视,城市园林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提升城市园林的建设效果,加强园林施工和绿化养护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城市相关部门要及时的更新管理理念,改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的效果,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秋夏.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8(22):189.
        [2]施海燕.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探讨[J].四川水泥,2018(10):227.
        [3]徐怀升.当前园林施工管理与绿化养护管理探究分析[J].现代园艺,2018(18):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