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手法研究 林明珠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林明珠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园林景观已然演变成城市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代表。
        建业置腾住宅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园林景观已然演变成城市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代表。因此,园林景观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所以,在进行植物造景期间,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为适宜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
        传统植物造景是通过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乔木创建舒适景观,充分发挥植物形体、线条以及色彩等自然美,然后再勾勒画面,供观众欣赏品鉴。目前,园林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学进入到园林事业中,植物景观在观念概念的影响下开始扩充,现代园林希望通过园林手法与艺术把植物的自然美与意境美渗透到园林绿化设计中,以更好的发挥植物的功能性与观赏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优化生态环境,协调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环境。
        二、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
        植物造景能够对园林景观设计起到更好的作用,作为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把植物造景运用好,既可以让园林景观的整体加分,又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艺术感。
        1、绿色可持续发展
        植物本身就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好植物造景,能够发挥出植物净化空气的功能,让城市污染得到消减。在现代景观中,很多植物除了在园林中运用,在人们的家家户户生活中也起到很多的作用,比如绿萝、多肉、月季、鸢尾等等已经成为家中装饰的主要组成成员。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人口越来越往城市流动,城市的污染成为主要的问题,并且造成空气污浊,温度较高,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下雨时污染严重的城市还会形成酸雨。对于城市当前出现的问题,我国倡导可持续化发展,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利用园林设计,大力扩建和美化园林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从而净化空气,得到绿化生态发展的目的。
        2、生态环保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础的部分,不仅仅有美化作用,也具有很强的生态保护作用,对于目前城市中的污染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在园林建设中运用植物造景,改善空气,能还城市的人们一个绿色的家。例如,梧桐可以美化城市道路,同样可以利用在园林设计中;对于山水融合的景观,可合理利用水、荷花等;而假山的设计需要藤蔓植物的映衬,也需要进行乔灌木的选择,这些都能够有效发挥植物的环保功能。
        3、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是很重要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目前,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很多国家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念,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园林的绿化设计一方面是经济的重要促进元素,另一方面是展现自我思想的重要呈现。目前很多地方都采用绿色理念宣传自己的形象,很多企业利用生态园林的设计来展现自己企业的目的和企业发展的方向,植物造景不仅是一种属于自然的生物,也是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手法
        由于植物自身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而且植物自身的种类繁多、生长周期不同。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長周期进行植物造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营造出丰富多彩、四季如春的园林景观环境。
        1、列植
        列植主要指的是乔木和灌木在进行植物造景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齐的排列,营造良好的景观。在规划式园林景观中会经常用到列植,另外,在一些广场以及道路旁边也会用列植进行点缀。由于列植的栽培地点收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选择树种时,需要尽可能选择生长健壮且耐病虫害的树种。
        2、群植
        群植指的是较多的植物聚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所指的是乔灌木类的植物。群植所涵盖的植物一般都具有颜色以及形态差异。设计时可以利用这类植被的差异来营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以及特殊的美感。由于群植所占据的地表面积会比较大,所以在地域宽阔的园林风景区会比较常见。
        3、孤植
        即孤景树,是用一株植物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景观。对于孤植树来说,要求树冠开阔,姿态优美,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和鲜艳的花果叶色彩、优美的质感造型、浓郁的方向等,如古树名目。在一般情况下,孤植树作为园林绿化空间的主景树、遮荫树、目标树等,主要表现其形体美,如果选择适当,配置得体,就会对整个景观设计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4、林植
        林植在大面积的风景园林中表现为风景树林。主要有纯林以及混合林两种。前者会给人一种整齐的感觉,所形成的风景效果也比较壮观。而后者则由多种林木构成,林木复杂,但是景观却极为丰富多彩。
        四、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空间划分
        在设计园林景观期间,区域不同,其与之相匹配的主体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由于功能、环境等不同所引起。在具体设计中,植物造景需要拥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充分利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应掌握设计区域中植物的功能以及生长习性。不仅如此,还需要将空间分布规律作为参考依据,科学规划布局,尽可能将区域分为半开放和开放区间,在充分结合植物多样化功能的基础上,做好与之相匹配的布局工作,继而促使风景园林可以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2、独立景观
        所谓独立景观,简单的说是和四周环境独立存在的一种景观,像道路两边绿化带等,在无形中也能够起到优化四周环境的作用。一般而言,独立景观往往被应用于开阔地区,独立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其演变成该区域的焦点。不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还能加强遮荫效果。
        3、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
        纵观历史长河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源源不断,其承载着我国传统精神以及传统文化。在设计园林景观绿化时,应尽可能挑选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如梅、兰、竹、菊,这些植物融入其中,不单单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且还能在无形中发扬与继承我国的古典文化。可将某地方特色文化渗透其中,亦或在园林中缩放该地区独一无二的景观。
        4、色彩鲜明
        众所周知,树龄增加和季节变化均会影响植物形态,同时促使其彰显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继而在无形中促使形象丰富多样演变成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以西湖园林景观作为主要对象,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该地区园林景观的景色可以用以下4个词语进行描述:一是春绚丽;二是夏浓厚;三是秋绮丽;四是冬葱茏。所有景观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春天的景色可以使用苏堤、樱花等相关花种展现出来;夏天的景色通常涵盖竹林、荷花等;秋天的景色可以使用杉林、麻栋林等相关景物体现出来;冬天的景色一般由以下2部分组成:一种是赏花观鱼;另一种是断桥雪景。其中,春天的景观往往涵盖绣线菊、碧桃等;夏天的景观主要由合欢、木槿等组成;而秋天的景观可以看到银杏、枫香等相关景色,同时还能够闻到桂花树散发出来的香气;冬天的景观通常涵盖梅花、白皮松等。不同植物景观均存在一定的区别,如色彩鲜明、香气扑鼻等。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期间,要充分利用植物造景技术,可以参考西湖园林的经验,在全面了解植物季相特点的基础上,继而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5、错觉与变化
        以客观的立场来讲,几何错觉是运用视觉方面的区别让人们形成优美视觉效果。通过有效运用几何错觉、透视变形等方式,科学配置相同的植物或不同的植物,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光放在色彩搭配效果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植物不同,其生长习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使用植物造景手段时,一定要深度剖析时空变化的影响。如划分植物层次空间,一定要确保下层植物的高度不大于上层植物。要深层次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在具体造景期间随意配置植物,严重影响植物美观。
        6、充分利用透视与几何错觉
        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株植物,所得到的视觉体验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利用不同的观赏角度来提高植物景观的视觉张力,利用几何错觉以及透视等设计手段,将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结合,利用颜色、光影效果以及位置上的不同来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植物景观,增加人们在观赏时的新鲜感,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观赏体验。
        7、有效结合
        在设计园林景观期间,结合植物和其他景观,也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总的来说,在使用植物造型的过程中,可以将建筑风格当做参考对象,科学搭配各种植物景观,使植物和建筑融为一体,呈现出优美景观。通常情况下,将水和植物结合在一起同样是现阶段使用次数较为频繁的一种造景手段,可在池塘或小溪附近种植柳树,柳枝会随着风不断摇曳,水面呈现出柳树的影子,基于这种状况下,不单单可以促使二者实现互相映衬的效果,还能给周围的景色增加不一样的魅力,有助于给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结束语
        城市中园林已经成为重要的展示力量,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的重点,在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要种好、养好、护好植物,使植物更好造福城市。
        参考文献:
        [1]陆凯.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20):101.
        [2]孙永山.谈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J].农业与技术,201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