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 518000
摘要: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兴起,并且对传统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冲击,然后提出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传统金融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逐渐向技术化、功能化靠拢,而互联网金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成熟,传统金融银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将互联网金融与第三方支付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于传统金融银行的实际影响,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1.1 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办理等,它是一种将传统的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领域,通过利用互联网工具,降低运作成本、简化操作步骤,从而使传统金融业务的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主要包括资金支付、资金融通等。
1.2 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能够迅速的兴起,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是传统金融业务对于互联网技术的需求;第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第三是人类通过使用互联网金融而形成的一种消费习惯。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互联网技术已相对成熟,各项高速快捷的搜索引擎以及云计算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的办理业务,但这并不表示互联网金融可以完全取代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技术尚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传统金融行业仍占据金融业务的主导地位,并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金融业务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传统的金融业务在线化形式,该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形式,它能够有效的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增强客户的满意程度,并降低传统金融银行的运营成本;第二种,第三方支付形式,主要包括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该形式将货币电子化,实现互联网多功能的开发,并满足用户对于业务办理的多样化要求;这种支付形式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商务圈,该模式既能够满足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业务办理,又能够实现人与人的直接对接,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很好的结合到一起,在当前的互联网商务活动中操作尤为频繁,例如P2P就是典型的电子商务模式。
2 第三方支付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
2.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近几年在我国金融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目前业界通常都将第三方支付认定为小微支付中介,初期它独立于银行系统外为消费者提供小额支付以及结算服务。随着第三方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银监会来时重视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办法了《网络支付管理办法》,2016年7月,央行又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逐渐成熟。与此同时,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网络支付用户持续增加,2016年手机支付用户和规模更是实现了18.7%的高速增长。其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支付领域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网上购物、电商消费进入到生活缴费、出行、日常消费等领域。2017年末,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达到了102万亿元。
.png)
图 1 2010-2017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
2.2 第三方支付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及挑战
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规模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相关企业都在利用其积累的客户来拓展自己本身的支付业务和领域。相比于银行信用卡的获取客户方式比较,支付宝、财务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平均获取客户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其在支付过程中的流转环节较少,因此其成本也较低,所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以非常低廉的手续费抢占了大量的信用卡收单市场。比如,蚂蚁金如在扩张过程中对小微商户仅仅收入千分之六的服务费,对于非营利性机构咋实施免费政策;微信支付的最低服务费也是千分之六。而银行信用卡接入商户对其收费 标准通常为:餐饮类百分之一点二五,一般类零点七八,民生类零点三八,公益类免收服务费。显然,商户更加倾向于使用服务费更低的第三方支付方式,这使得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收单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显著优势,极大的推动了这些企业从线上向下线的扩张。从腾讯和阿里巴巴2018财年报告中,能够得知其活跃用户均已超过了8亿,这对信用卡收单业务发展及其整体利润的增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另外,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P2P忘带用户的数量正处于快速攀升状态,2017年6月活跃借款人数达到了373.53万人,是2016年同期人数的11倍。另外,根据盈灿咨询的统计报告结果,可以得知,在2017年进行P2P网贷投资的人群中,80后、90后占比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因为相比于60后、70后来讲,他们对于互联网业务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乐于接受新的消费理念,这使得他们对于新的金融产品的接受度和需求也更加丰富。众所周知,对于个人以及小微企业用户来讲,很难在传统的金融机构中获取到资金,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金融和信贷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个性以及多元,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灵活性不足的缺陷愈发凸显,其竞争力正在下降。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我国信贷规模在总人口中占比非常低,仅仅覆盖了部分人群,央行征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还有近十亿人口的征信没有被覆盖。对于90后的年青一代用户,他们在央行的征信数据虽然未被覆盖,但是他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社交以及网购数据,这些数据被P2P网贷平台收集后,就初步形成了用户画像,并利用大数据为他们构建了相对比较合理的征信数据体系。比如,专注于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其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并且平台交易量和交易额度也不断攀升,这也使得信用卡借贷及其相关业务的开展必然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3 传统金融机构应对第三方支付影响的应对策略
3.1转变经营理念
针对互联网金融与第三方支付带来的冲击,金融银行的管理人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重视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把握,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全新的服务制度及业务办理体系。去除传统业务中陈旧的观念模式,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传统金融银行的业务创新。传统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业务办理流程,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抓住这一优势,加强对业务办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创造更多与客户交流的机会,通过面对面建立融洽的关系,进一步提升银行的信誉,进而使金融服务更加迎合客户的品味。
3.2促进经营策略的创新
对于传统金融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首先,银行需要对当前的局势做出预判,结合实际状况,从优势、劣势、机遇等角度出发制定新的战略计划。其次,从新设置战略定位。由于互联网金融已经对传统的金融银行造成影响,因此传统金融银行应当摒弃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提升业务的活泛性,例如,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出办理业务的优惠套餐,或在手机银行中推广多功能业务等等,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形成两者共同发展的局面。最后,加大对市场的考察力度。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发挥联盟内成员的优势实现金融市场的拓展,从而为金融银行提供更多的业务渠道,此种方式能够带来可观的效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尤其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银行需要制定全面的联盟计划,加强对风险的考虑,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为我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金融银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加强对自身经营理念的改善,转化经营模式,加强业务管理,实现内部格局的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结合互联网的优点,抵御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实现对自身的大幅度调整。
参考文献:
[1]伊丽苏娅·艾则孜,周意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及影响研究[J].今日财富,2018(24).
[2]张璞.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营销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6,000(001):26-32.
[3]曾爽.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