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木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 赖诗杭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赖诗杭
[导读] 摘要:在造林更新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林区的生态效益,在更新过程中造林面积必须大于砍伐面积。
        泉州市戴云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500
        摘要:在造林更新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林区的生态效益,在更新过程中造林面积必须大于砍伐面积。这就使得在进行造林更新的过程中,只有实现林业培育技术的提升,才能保证林木造林更新的正常运作,维持林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林木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木;培育技术;造林更新
        一、林木培育与造林更新的意义
        1、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的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更好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加强林木培育与造林更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在有效的增加我国的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从而达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功效。最终为我国的环境改善提供有效的帮助。
        2、重视林木培育可以提升树种的成活率
        在进行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我国的造林工程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同时对于幼龄树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在实际造林过程中,树木的成长以及发挥作用的周期是非常长的,这使得如何满足造林工程中对林木种苗的需求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重视林木培育的发展,加强相应技术的研究,才可以更好的为我国的造林事业提供帮助。
        3、加快造林更新可以提高生态工程的生态效益
        通过加强林木培育和造林更新,可以为我国带来非常多的生态效益。例如通过大量的造林工程,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森林面积以及绿化面积,从而对我国的空气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更好的保持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4、加快造林更新可以提高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
        在具有很高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加快林木培育以及造林更新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通过重视造林更新以及林木培育,可以更好的改善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提升森林面积的同时,满足我国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进而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提升林木培育技术与造林更新效用的策略
        1、林木培育技术方面
        林木培育技术的发展能够保障林木栽培后的质量与产量,而在此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林木培育技术的效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提升:
        1.1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对林木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于对先进培育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林木培育的产量与质量。当前,我国先进林木培育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多数树种通过在基因工程技术,在自身的产量、质量以及抵抗病虫害侵扰的能力都得的了相应的提升,从根本上推动了林木培育技术的发展。
        1.2注重病虫害防治。虽然树种改良能够提升林木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对树种进行改良,并不能够实现对病虫害的彻底防治。因而在提升林木培育效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强化。在进行林木培育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往往会导致林木生长受到阻碍,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果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还会导致林木的大面积死亡,影响林木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此,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根据当前林木品种的常见病虫害类型进行调整,并加强对林木的巡视检查工作,使病虫害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处理。而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其中化学防治虽然对病虫害有着较强的灭除能力,但对土壤环境以及林木的培育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当更多的采用物理与生物防治措施,并在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要尽可能的选用低毒高效的农业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灭除。
        1.3加强培育管理。培育管理工作,是进行林木培育时的基础工作,并包含了林木的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分控制、肥料添加等一系列任务。其中,在进行品种选择时,要根据当前林木培育区域的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确保苗种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以使树种能够适应当前的生长条件。而土壤管理,能够改良培育区域内的土壤环境,提升林木培育的实效性。此外,在对林木进行培育管理时,也要适当的进行修剪或是间伐工作,对其生长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2、造林更新技术方面
        要想推动造林更新的进程,在保障林木培育效果外,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来进行调整造林更新工作的展开,以进一步提升造林更新工作的效用,使其效果得到大幅的提升。而其主要措施为:
        2.1分区造林。分区造林,能够实现在造林更新的过程中对树木的造林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控。在实际工作中,分区造林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在每年都根据不同分区林木的生长状态进行采伐,并在采伐后进行补种,协调两项任务同步进行,并且通过这种一边采伐一边补种的方式,实现维护林区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得与其相对应的经济效益,使林业生产能够得以良性展开。
        2.2清理林区。是在造林更新的过程中,经常容易被忽略的一项工作。在进行林木培育的过程中,林木会难以避免的出现死亡现象,如大风倒伏、病虫害隐患等都会导致林木的死亡。而林木在死亡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不仅会造成林区种植空间的浪费,还会成为导致其成为病虫害隐患的源头,不利于林区中其他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此,在造林更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已经死亡的林木进行及时的清理,并在其对应的位置上进行补种。而对于因病虫害导致死亡的林木,要在特定区域内对其进行焚烧或是深埋,避免其将病虫害扩散到其他区域。
        2.3巡逻检查。是林区更新的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定期组织队伍在林区内部进行巡逻检查,能够提前发现林区内病虫害隐患,并且还可以确认树木具体的生长情况,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以保障林区更新中分区采伐计划与补种内容的合理性。以德化县的一片林区为例,其为了保障林区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平衡,在进行分区采伐前,会对当前区域内的林区进行详细的巡逻调查,确认林区整体的生长状况,当发现林区因为天气因素而没有成长到采伐标准时,该林区转变了采伐策略,对其他分区进行巡查,从而确定出最适于砍伐的区域,以合理的控制林区的生态效益。
        三、林木育苗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因此林业的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林业建设项目中的重点是培育更多的优质林木种苗。在当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林业经营未来的主要模式是生态经营模式,林木苗木的培育也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注重质量,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集约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林木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矛盾凸显;以前对林业资源的粗放式利用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符合林业未来发展的需求,长期发展务必会对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结合当前的林业资源实际,需要将林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探索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并推广现代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以多培育出品质佳、生产周期短的苗木类型。
        3、定向化
        當前我国林业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明显提高了种苗材积平均生长量,较以前增幅超过了30%。目前很多分子遗传方面的技术应用到林业种苗的培育中,建立了无性系育种的种子园,大大缩短了育种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但是,目前育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跟风现象等,不利于林木种苗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未来林木培育的主要趋势即为定向化,根据苗木市场的需求等因素确定苗木培育的类型及数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林木的培育技术是保障造林更新顺利展开的基础,并且其林木培育与造林更新的展开能够同时保障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需要采取应用先进技术、注重病虫害防治、加强培育管理、实行分区造林、清理林区、加强检查等措施提升其效用,以此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翠.林木培育与造林更新研究[J].乡村科技,2019(15):65-66.
        [2]韦春妍.重视林木培育加快造林更新[J].农民致富之友,2019(01):166.
        [3]司勇.林木培育与造林更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5,6(02):66-67.
        [4]齐晔,席向华.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园艺,2013(1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