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谷建勇
[导读] 摘要: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林业“三害”之一,可引起林木在生理生态、形态和组织上发生不正常变化,导致林木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林木生长进程,甚至引起林木枯死和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国有中牟县林场  河南郑州  451470
        摘要: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林业“三害”之一,可引起林木在生理生态、形态和组织上发生不正常变化,导致林木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林木生长进程,甚至引起林木枯死和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推进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维护森林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下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及建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重要性;建议
        引言
        随着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因素也逐年增多。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森林病虫害是最主要的灾害之一,其会像火灾、水灾一样具有非常严重的毁灭性和危害性,而且病虫害还有着生物灾害所具有的艰巨性、治理的长期性以及特殊性等特点。想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
        森林病虫害种类的增加对森林生态系统极为不利,随着病虫害的不断增加,森林中植被、昆虫以及其他动植物都会受到影响,病虫害的不断增加危害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植被减少、食草类昆虫死亡,严重时会威胁各类动植物的生长。因此,病虫害的增加容易破坏森林的生态系统平衡,降低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植被,造成人为因素的水土流失,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土地生产力,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林业是培育和保护森林,以获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及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林业病虫害防治可以保障林业发展,发挥林业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林业经济已经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经营管理好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经济的前提。森林病虫害的增加会阻碍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2.1森林检疫和监测预报工作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因为森林检疫和监测预报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病虫害在很大程度上对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因为我国地域相对比较辽阔,有着广阔的森林面积,增加了我国森林监测预报的艰巨性。在进行森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因为不能对森林开展有效的日常监测,从而导致避重就轻,无法确保森林病虫害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最终导致森林防疫工作的滞后,极大地增加了病虫害在森林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病虫害威胁,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2.2难以彻底解决顽固性虫害问题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顽固性的虫害,例如天牛虫、松毛虫及黄连尺蛾等,一旦暴发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这种害虫在森林内繁殖的速度比较快,即使进行了大面积清除工作,也无法进行虫害的杜绝。在面对此类虫害的过程中,现行的技术手段无法进行更好地监督与控制,对预防和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在后期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工作阻碍。
        2.3缺乏健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
        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意识到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单一的纵向管理机制会使各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横向交流沟通,造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不协调。对于范围较小的病虫害,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就会扩大其影响范围,对林业建设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协调,还会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进而影响到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


        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建议
        3.1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加强林业保护宣传
        在大力开展人工造林的同时,也应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到巩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各地区林业部门要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充分了解掌握地区森林常见病虫害种类、成因、发作时间、特点、范围及防治手段等基本情况,并深刻认识到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应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意识,强化病虫害预防意识。针对病虫害高发周期,提前做好地区森林病虫害情况收集和整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在出现森林病虫害时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做出判断,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目标。
        3.2合理选择生态治疗技术
        相较于以往侧重农药喷洒的森林病虫害的治疗技术,生态治疗技术可以起到彻底根治森林病虫害的作用,且不会出现农药治疗森林病虫害所造成的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但是生态治疗技术的种类众多,常用的包括物理类生态治疗技术和生物类生态治疗技术。其中物理类生态治疗技术主要是灵活运用电光、紫外线、激光以及温度等有关物理媒介,限制病虫对森林植物造成侵袭,同时阻碍病虫产卵或幼虫繁殖,力求借助这种物理类人为控制的方式处理森林病虫害;生物类生态治疗技术则主要是有效地运用微生物或者其代谢产物等对病虫害的实际产卵过程进行扰乱,以此对森林病虫害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以菌或以虫治虫的目标。通过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灵活地运用各种类型的生态治疗技术,在不为害水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虫害种群的数量,其有助于预防初期的森林病虫害,最终实现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科学开展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通过害虫繁殖、进食等活动进行人工干预,达到减少成虫数量、降低病虫为害的目的。例如,在防治杨树蛀干害虫中,对白杨透翅蛾采用人工诱捕的方法,在捕杀器中放入雌蛾信息素捕杀成年雄蛾,干扰雌雄比例,减少交配数量,在降低白杨透翅蛾种群密度,缓解蛀干情况的同时,也保护了林业生态环境。
        3.4引进专业人员,加强检疫专业的病虫害防治
        人员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这就需要林业部门能够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检疫工作,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放在首位,在全面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同时能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的人员加强病虫害治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病虫害的监测以有效避免生物入侵的现象发生,及时解决潜在的病虫害隐患。相应的专业人员则需要加强技术的革新,不断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技术。通过有效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设备投入,从而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结束语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使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不断提高,可以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能力,做好林区建设工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让林业经济助力中国经济腾飞,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何江林.增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现代园艺,2019(19):174-175.
        [2]谢林忠,谢岳峰.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153-154.
        [3]丁桥周.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9(10):94.
        [4]戴海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民商,2018(06):271.
        [5]杨绍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园艺,2017(07):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