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庄乾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庄乾乐 曹明乐
[导读]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对自然生态空间,包括地形、地表覆盖、水系、湿地、沙漠、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空间化的持续监测,是地理与国情的有机结合,成果具有真实客观、全面详实、现势性好等特性,使其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中逐渐显现出独特优势。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对自然生态空间,包括地形、地表覆盖、水系、湿地、沙漠、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空间化的持续监测,是地理与国情的有机结合,成果具有真实客观、全面详实、现势性好等特性,使其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中逐渐显现出独特优势。本文基于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三次国土调查;应用
        引言
        地理国情指的是地理情况,主要包括生态自然和国民经济等多项内容。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比如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进行地理调查,对地理要素,比如自然和人文等,实施动态化和定量化的监测,形成相应的监测数据以及研究报告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地理国情概述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部门要想提高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效率,就一定要对地理国情进行深入了解。地理国情具体指的是对某个国家地理情况进行概括,并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帮助。此外,我国新时代发展飞速,人们对地理国情的测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国情测绘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将一些创新型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测绘工作中,这样才能够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地理国情主要指的是对某个国家整体地理信息以及国家情况进行总结,是地理情况与信息相结合的产物,地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并且主要分为地理、人文以及经济等三种类型。地理国情是某个国家在制定时间范围内主要表现出来的特征,换种方式来说就是空间分布、数据变化等表现出来的形式。利用真实的信息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对地理国情进行深入探究以及详细的了解,才能够对各个地理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同时。这样也能够为地理国情的科学规划提供保障。由于地理国情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它能够为各个行业进行服务。由此可见,地理国情对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新要求
        《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针对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同时明确了实施原则。要求利用在符合2019年监测要求的具有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并且要进行数据整合,形成最新且全面反映地理国情的信息数据、专题数据,以6月30日为标准时点,全面掌握本地区自然要素以及人文地理要素的当前情况以及变化情况,构建本年度的全国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为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3“三调”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内容和方法
        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为保证“三调”成果质量的真实和准确,在“三调”质量控制工作中既要严格规定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又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工作的准确高效。基本要求:“三调”成果质量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监理和验收制度。基本内容:核查县级国土调查数据库中图斑的地类、边界、范围真实性和准确性。检查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拓扑正确性、属性数据准确性及汇总数据正确性5方面。

基本方法:(1)数据流量检查;(2)叠加比对;(3)地类核查;利用遥感影像、举证照片和相关资料,逐图斑检查地类、边界、范围和属性是否真实准确;(4)使用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对国土调查数据库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工具:(1)ArcGIS自编检查模板、检查模型和检查程序,实现人工和计算机半自动检查;(2)GEOWAY国土调查内业核查系统(省级内业核查),实现人工和计算机半自动检查;(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内业核查软件(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实现人工和计算机半自动检查;(4)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查。
        4第三次国土调查的特点
        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根据国家统一下发的遥感影像以及内业比对提取的变化信息,叠加已有资料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和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以最近一次的数据成果为工作底图,叠加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作业中通过影像判读、矢量数据叠加、GPS外业实测、基础数据匹配、联接、关联、提取等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专项用地调查与和评价,利用“互联网+”技术检查、核实调查数据真实性,建立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项用地调查和调查成果汇总与统计分析,并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标准时点统一变更和调查成果评价、应用等工作。
        5地理国情监测基本流程
        地类样本采集—填写外业调查摸底表—实地外业调查(外业实地检查)—当天完成外业上图及资料整理—乡镇成果自查—按成果要求提交成果项目组质检。其中,外业举证采用调查举证设备,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一并开展“互联网+”举证,实地调查每块图斑的地类、范围和权属等利用状况,拍摄包含图斑实地卫星定位坐标、拍摄方位角、拍摄时间、实地照片及举证说明等综合信息的加密举证数据包,上传至省级统一举证平台调查接边:①依据影像辅助实地调查,对不同行政区界线两侧公路、铁路和河流等重要地物进行接边,确保重要地物的贯通性;对影像反映明显的地物界线进行接边,保证同名地物的一致性;对地类、权属等属性信息进行接边,保证水库、河流、湖泊、交通等重要地物调查信息的一致性。②当行政界线两侧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0.6mm、不明显地物接边误差小于图上2.0mm时,双方各改一半接边;否则双方应实地核实接边。
        结束语
        总而言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开展项工作必须要从全方面入手,各环节的工作精密相连,环环相扣,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从而无法有效保障国土调查的工作质量。因此,需要重视该项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合理科学的工作方案,加强调查作业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有保障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及真实性,为我国在制定国土相关政策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史晓明,郑明灯,熊涛,汪洋,周军元.地理国情监测与国土三调的异同点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2019,17(11):19-21+10.
        [2]刘松,刘燕红.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5):45-46.
        [3]马红.《国家地理国情监测分析长江经济带监测项目(重庆)》顺利通过专家验收[J].城市勘测,2019(03):91.
        [4]刘军.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融合可行性探讨[J].中国土地,2019(01):52-54.
        [5]余永欣.基于地理国情信息的城乡规划用地演变分析研究[J].北京测绘,2018,32(12):1397-1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