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12319951115XXXX 250000
摘要: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及原因,最后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平整度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因外部荷载、自然环境的侵蚀而出现诸多病害问题,其会对交通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满足交通运行需要,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从而消除病害的影响,保证路面的稳定性,确保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1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
1.1 桥梁伸缩缝对平整度的影响
伸缩缝主要设置在桥梁、涵洞等结构的连接位置处,一般会产生一定的细小裂缝,进入雨季后,路基会产生严重的病害。也会因桥梁伸缩缝的结构形式选择不合理、施工中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等因素,而造成桥头跳车现象。对于这一问题,要加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切实保证伸缩缝结构的质量。
1.2 摊铺工艺对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参数设置不合理、行驶速度不均匀、摊铺不连续、熨平板设置不合理、散落下层的材料没有及时清除干净等,都会导致路面的平整度较差,甚至存在波浪路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出现,应结合路面的等级与质量要求,选择具备更高性能、参数稳定、找平性能高的摊铺机,从而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并且需保证摊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连续、稳定地进行施工。此外,还要准备充足的施工材料,保证摊铺施工的连续性,不能出现中断。最后确保摊铺机在施工中保持均匀、慢速行驶,通常其行驶速度控制在2~4m/min之间,如果摊铺机的速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忽快忽慢则会导致摊铺层不均匀,使其厚度相差较大,局部位置会存在厚度不合理的问题,难以保证平整度。因此摊铺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摊铺运行速度。
1.3 碾压工艺对平整度的影响
在初压过程中,主要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2遍,保证摊铺层基本稳定。不能使用轮胎压路机,因该设备所产生的车辙无法清理,无法保证路面平整度。复压可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终压运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2遍,以路面不存在任何轮迹为质量标准,同时要检查路面的密实度。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达标,在压实的过程中,需应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过程中应先进行静压,关闭振动装置,由专人指挥完成碾压施工。碾压时应该注意起步要缓慢,禁止在碾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振动、急停等操作情况,防止混凝土发生偏移的情况。碾压温度也是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达到较好的碾压效果,可达到平整度要求。在保证材料不黏轮的情况下,需尽快碾压,并且要随时摊铺、随时碾压,否则会因温度下降过快,而导致其碾压效果无法达到要求,同时也会使路面出现松散、开裂等问题,使结构强度无法达到要求。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2.1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投入使用后,随着使用时间的逐渐延长,会出现一些病害,如各种结构形式的裂缝问题,裂缝会使表面的积水进入到结构内部,使结构性能变差。在车辆的持续荷载作用下,路面的承载性能也会严重下降,使公路整体结构性能无法满足行驶需要。沥青的针入度、低温延度、黏度、含蜡量和老化性能等都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材料的质量对路面结构性能具有直接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沥青温度敏感性,其会导致沥青出现严重开裂现象。沥青含蜡量越高,其拉伸应变性能也会越小,脆性也会越大,对温度的敏感性越强,如果结构温度出现一定的变化,则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现象。因此在实践中,要设计合理的中砂沥青混合料级配参数,切实提升其抗裂性能。
如条件允许,可选择使用吸水性较小的骨料与密集配的材料制作施工材料,且应用含蜡量较低的沥青材料。
2.2 车辙
车辙的危害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导致的,主要是路面在车辆辗轧之后,其产生轮迹的带状凹槽,深度一般会超过1.5cm。该病害的出现多是由于路面强度较低、路基结构稳定性严重不足造成的。在车辆的持续碾压作用下,路面出现一定程度的侧向变形现象,或由于材料的稳定性较差,在荷载的作用下使得表层沥青材料出现偏移,而产生车辙。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基填料与施工工艺可有效消除车辙病害问题,在设计环节,要确定合理的技术参数,从而保证结构的性能达到要求。在选择沥青材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高温稳定性,合理地确定沥青材料标号,通过试验确定其各项技术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目前研发和应用的SBS改性沥青材料可以应用在各种施工环境中,高温或低温环境的应用效果都很好,使路面达到稳定性的要求,且具备较强的耐久性。
2.3 沉陷
公路在长期运营的过程中,会出现沉陷,这是由于某些位置的地基强度不达标而导致的,在持续的荷载作用下产生路基沉陷的问题。沉陷危害主要是在路基填充过程中,材料质量问题、压实度不足而导致的。路基沉降不均匀而造成了局部沉陷危害的发生,如果基层沉降已经稳定,不会继续出现沉降,此时可以对面层进行修补,以提升其性能。如破损只有轻微的裂缝,此时可以在裂缝的位置上喷洒一定量的沥青材料,应用沥青混合料对沉陷部分做填充处理,然后再做压实处理。如果路基沉陷问题较严重,存在较严重的矿料松动、脱落等问题,则可以采用坑槽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
随着我国车辆行驶数量的持续增大,路面荷载也逐渐增大,对公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很多公路都是由于交通荷载巨大,而造成严重的损坏现象,因此进行路面养护施工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以分成如下两种方式:
3.1 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包含了对路基、路面、桥涵、附属设施养护等内容。根据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要求,除了大修之外的日常维护保养、中修等,进行小修是必要的预防性措施,从而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保证路面的性能。总之,预防性养护是一项全方位、多角度的养护技术,系统性较强。表面封层是目前预防性养护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在公路路面表层连续铺设养护材料,从而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复原或者延缓表面沥青老化等微小裂缝问题,避免水分进入到路基结构内,该方式可以使路面表层形成一层密封性良好的防护层,从而提升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3.2 修复性养护
修复性养护的主要处理方式是进行坑洞修补处理,路面结构部分出现坑洞的病害之后,要立即采取应急修补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预防坑洞的进一步发展,使路面的结构得到保护。一般情况下,该修补方式是将制作完成的材料直接填充到坑洞内部。应急修补的方式是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开展的养护处理措施,其可以使路面完整性、荷载能力得到提升,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交通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其组成成分较复杂,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具备强度高、稳定性强、耐久度好等特性,成为当前我国公路路面的首选施工材料。沥青公路结构的性能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取得了很大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剑卿,刘洋.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方法探讨[J].交通世界.2018(29).
[2]张宁,高虎.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
[3]司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