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及涌水的综合处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永全
[导读] 摘要: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塌方事件,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危害极大。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  重庆  400037
        摘要: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塌方事件,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危害极大。假使不对浅埋段塌方进行有效处理和预防,就会影响道路桥梁的正常施工和运行。本文围绕盒公路隧道浅埋段大塌方以及涌水等现象展开叙述。
        关键词: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及涌水;综合处治技术
        引言
        就目前大多数公路隧道浅埋段的施工状况来看,浅埋段由于位置特殊,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塌方事故,而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对于隧道的施工以及运行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专业人员应当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及时解决问题。
        一、公路隧道浅埋段发生塌方的危害及原因
        若公路隧道浅埋段发生塌方事故,那么一切工程都要停止,极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其次坍塌部位的公路无法正常发挥原来的功能,对该部分的交通造成极大的阻碍。隧道发生塌方的主要原因在于酥隧道洞口段岩体风化会让碎碎现象比较严重,造成隧道整体的稳定性较差,再加上施工过程中受力的影响,某些部分在受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开裂或者下沉现象,进而造成隧道塌方事故。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由于隧道在设计时考虑不周,造成了施工安全系数较低。亦或者是由于施工工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不当,造成部分塌陷。总之,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塌方,都应当及时整治,深入调查发生原因,从而能够有效采取防护治理措施,降低损害,保证施工安全。
        二、处治公路隧道浅埋段塌方以及涌水的具体做法
        (一)做好洞内清淤、堆渣抵挡塌方移动
        公路隧道浅埋段在发生塌方且不及时处理的情况下会给道路隧道施工以及道路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在塌方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调整。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浅埋段地表和道路隧道内部的水全部排出,这一工程完成之后就要转入隧道内的清淤施工。这一流程需要根据塌方位置以及塌方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合理的步骤制定,合理选择清淤的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清淤速度。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利用渣土和石块堆积成一堵墙,阻止塌方进一步移动,避免道路隧道内二次塌方的出现。当然在所有的清淤工作完成之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将渣土和石块堆积出的墙移走,避免阻碍施工进程。
        例如:道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浅埋段的特大塌方,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停下当前工作,进行隧道内排水工作,若不及排除出去,会对隧道内黏土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一组进行排水工作,另一组就要进行渣土以及石块的堆积工作,防止塌方受力作用向其他方位移动,造成交通不便。总之,塌方发生后,要及时做好堵截工作,减少二次塌方的可能。
        (二)做好工作面预注浆
        在清理完道路隧道内部积水以及渣滓之后,隧道内的塌方部位也的到了基本的清理,处治塌方的第一步工作完成。随后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塌方位置以及施工的主要特征对隧道顶部进行维修和处理,这主要是为了修复塌方对公路隧道造成的消极影响。在这一步骤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预注浆的方式,对隧道顶部出现塌方的位置进行修补和填充,在将塌方部位基本支撑起来之后,可以再继续向顶部注入混凝土砂浆,提高顶部塌方的恢复速度。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当注意做好塌方位置与其断开位置的衔接工作,避免由于贴合不恰引起二次塌方,同时也避免由于对接质量不佳引发的质量事故。施工人员在进行隧道顶部修复和填充时必须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每个断截面都要仔细填充,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
        例如:在完成第一步工作后的两个小组,一个进行预注浆材料的准备,而另一个小组进行混凝土砂浆材料的准备,减少特大塌方的等待时间,减少对交通的阻碍程度。

在材料准备完成之后,先由准备预注浆材料的小组到隧道塌方顶部进行修补,等材料晾干之后,第二个小组再预注浆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砂浆的涂抹,进行深层次的加固,避免接下来的施工中出现二次塌方。
        (三)做好长管棚施工工作
        修复隧道塌方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并非一蹴而就。在预注浆以及混凝土砂浆修复完成的同时,就要开展长管棚施工,也就是对隧道内部由于塌方裂开的部分管线以及连接线路进行修复和重组,加固隧道质量。采取长管棚施工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可以满足隧道内部是公的要求,能在避免引发其他事故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隧道内部管线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长管棚施工,形成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速度。保证隧道内部管线在温度、湿度以及施工环境达到基本指标要求。加快塌方修复速度,这对提高整体隧道质量以及减少损失和对交通事故的阻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施工人员可以在道路隧道内部搭建一个长管棚,主要是为了保证隧道其他部分不在修复顶部时也发生坍塌现象,同时也方便施建工人利用长管棚进行塌方部位的管线断裂处的修复,加固隧道坚固度,提高隧道质量。
        (四)做好开挖与支护工作
        除了做好隧道内部淤泥清除和涌水清除之外,还要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和塌方的特点做好土方开挖工作。这需要设计师提前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图纸设计,施工人员根据图纸进行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要做好隧道支护工作,最好两种工作能够同时开启,这样才能保证隧道隧道内部的强度和安全性能达到指标。总之,开挖和支护是隧道塌方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隧道正常施工秩序的重要方法,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例如:施工人员在完成隧道内淤泥以及其他杂物的清除之后,还应当对塌方下来的部分隧道进行清除,这就是开挖工作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对未坍塌下来的隧道部位进行支护,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避免出现其余部分的坍塌。
        (五)做好地表陷坑的处理
        在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以及涌水的处理过程中,在修复隧道内部完成之后就要对地表陷坑进行有效地处理。地表陷坑是由于隧道在塌方时对地表造成的影响,在具体处理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地表陷坑的部位和形状大小,进行渣土的填埋。由于部分地表还是特殊地面,因此,施工人员理应根据地表的实际情况和种类选择对应的施工方法,进而恢复到从前未塌方之前的情况。做好地表塌陷的处理工作是整治隧道塌方的最后一步,但是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将来隧道投入到生产使用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例如: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勘测陷坑出现的位置,是在隧道中间还是在隧道边侧还是出现在道路中,如果出现在道路中则应当及时进行,避免由此带给交通过多不便,但若是在其余部位,则应当作为最后一道工序进行,选择与原地表相同的材料进行填补,尽可能的恢复到塌方之前的状态,方便之后的进一步加工。
        总结
        在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以及涌水的治理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步骤应该是做好隧道内排水工作和清淤工作,堆积砂子避免塌方移动造成二次塌方,做好隧道顶部预注浆工作以及长管棚工作,最后是要从地表陷坑入手,保证隧道塌陷部分能够得到快速高效的修复,提高隧道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黎荐.高速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03):591-594.
        [2]王中有.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治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06.
        [3]高连.公路隧道浅埋段特大塌方的综合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6):46+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