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城市管理局市政市容设施管理站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摘要:为维护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快步发展,文章对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相关举措与落实方位进行论述,提出在沥青面层施工中,要重视施工准备、选择原材料、调配沥青混合料、运输与摊铺沥青混合料、压实面层等步骤,配合科学的管理办法,让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道路建设层面,必须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应配合科学、适宜的施工管理措施与质量控制方法,保证道路的路基与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保证道路的使用稳定性与寿命达到标准要求。
1 沥青面层施工管理
1.1 施工准备
在沥青面层施工操作落实之前,为了保证后续的施工操作更加顺利、高效,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气候等基础性影响条件进行全面考察,而后全面总结施工需求,指导施工操作。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是,要严格控制沥青的施工温度,仔细阅读设计文件,科学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根据检测结果配合施工机械、技术、方法等施工。
1.2 选择原材料
施工材料会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材料时,要秉承严谨、客观的原则,保证材料质量。粗集料、碎石等都是沥青路面的基层原料主体。碎石加工层面一直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参照标准,因此碎石加工质量无法保证,较为粗糙,而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很可能受到碎石质量的影响。选择骨料时,最好“货比三家”后,选出品质最佳、信誉最高的原材料供应商家,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质量。
1.3 调配沥青混合料
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到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性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除了要保证方案的规划科学,还要对碎石的处理技术进行改善或革新,保证更严格地筛选粗集料,满足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同时,细集料属于路面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不可或缺,而且相比之下,细集料对工程整体施工效果的影响更大,因为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细集料的地方很多。所以根据工程施工方位的需求进行粗、细集料的调配非常关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与标准执行,保证配料之间的比例科学、合理。
1.4 运输与摊铺沥青混合料
自卸汽车一般为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主要工具,在准备车辆时,要注意多对应出几辆,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影响车辆运输过程的高效与稳定。提前预想,可以让后期的调整措施落实得更加及时。沥青混合料装车过程中,要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沥青的温度一直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温度影响施工的顺利与质量。在温度维护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措施处理,如加盖篷布等。车厢的内部要涂抹油水混合物,防止沥青粘结在运输罐内部,造成浪费。同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沥青混合料要由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装卸,并及时对温度进行检测,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指挥施工。
1.5 压实面层
执行沥青施工面层压实操作时,要根据施工要求科学配置压实工具与机械。通常情况下,压实作业分为5个步骤:碾压、摊平、洒水、二次碾压、养护处理。基层厂拌法、底基层路拌法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施工方法,以上两种方法可以保证面层的强度。同时沥青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半幅施工法,这种施工方式可让高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可以让施工工期占用的时间得到缩减,提升施工效率。
2 沥青路面面层在路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2.1 基层施工的检查
沥青路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检查基层施工情况,确保基层道路符合沥青路面施工要求。
具体来说,基地建设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路面的基本单元刚度等参数,压实度和平滑度,确保需求的各种参数和表面的沥青路面施工,及时发现路面基层施工的缺陷,以避免基层路面施工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对整个桥梁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2.2 摊铺施工
摊铺施工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摊铺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摊铺设备,根据路桥工程的要求,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均匀性。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摊铺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摊铺的连续性,避免摊铺结束造成沥青路面表面粗糙度和刚度的偏差。此外,根据天气情况在施工现场所在地的地方,建设单位应选择晴天进行摊铺施工,以避免过多的空气湿度在雨天或雾蒙蒙的天,这可能导致蜂窝或洞沥青路面表层和其他质量问题。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要根据摊铺机摊铺方式进行摊铺施工,需要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摊铺机进行联合作业。施工时相邻振幅之间重叠5-10cm,摊铺设备之间距离控制在10-30m。对于中低层沥青路面,施工单位可以通过钢丝绳导向实现高程控制。对于面层的沥青面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雪橇控制模式来保障摊铺施工的平稳性。
2.3 碾压施工
路面施工能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碾压施工能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有利于延长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在碾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首先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方案,选择相应规格的碾压设备;然后,施工单位需要选择最佳的碾压时间。当沥青路面温度达到110℃时,进行碾压施工。温度过低会降低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最后,施工单位需要通过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环节确保压实度满足道路要求。在三个碾压环节中,施工单位需要安排检测人员对压实度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轧制施工中的不足。
2.4 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的接缝包括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施工单位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来处理接缝,因为沥青路面接缝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横向接缝,施工单位需遵循“宜长不宜短”的原则,将垫木设置在滚动带的外侧或路桥的边缘,实现对接缝长度和位置的人工控制;纵缝,施工单位采用热缝法,预留一部分进行滚压施工,以其为高程基准,为交叉缝的滚压施工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应保证高水准面的宽度在10-20cm范围内。
2.5 验收及病害处理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要做好沥青路面面层的验收和病害处理,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整体提高沥青路面面层质量。从验收的角度看,施工单位应在完成一个施工环节后进行验收工作,然后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前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等参数满足施工要求。在实际的路桥施工中,当沥青路面表面温度低于碾压施工后的环境温度时,即可开启运行。然而,容易产生油渍或车辙等问题是在沥青路面刚投入使用时,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病害处理方案,在病害消除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编制相应的验收文件,为沥青路面的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针对油浸现象,施工单位需要选择高温天气,在沥青路面上铺一层矿物材料,并使用滚动设备将其与沥青路面上进行融合。细砂可实现轻度油浸。轻度溢油需先铺展,再铺展细砂。针对车辙问题,施工单位需清理车辙区,修补相同的沥青材料。
3 结束语
结合以上文章的内容论述,可知市政工程的建设方必须依据规范与标准执行道路建设操作,保证质量达到标准,促进道路的使用稳定与寿命时长。同时,在建设中要注意对沥青面层的相关施工操作进行管理措施,不同的位置配合不同的管理方法,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林继仪.市政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9(5):70-73.
[2]周东伟.市政工程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190.
[3]董维恕.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6):22-23.
[4]蒋光远.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管理与动态控制[J].辽宁交通科技,2004(1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