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尚志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150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道路桥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能,本文就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质量。道路桥梁建设工作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秉承着“标本兼顾、尽职尽责”的管理原则,综合各建筑工程的优秀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将管理策略合理有效地应用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工程中,进而确保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及使用性能。
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
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具有复杂多变性,不同的施工技术得到的建筑效果也不尽相同。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道路桥梁的使用功能及建筑地点不同,最终所展现的功能也不相同;(2)由于道路桥梁建筑地点所处的建设环境、地质条件的不同,尽管其功能性结构比较相似,但最终所产生的作用也不相同。由此看出,道路桥梁建筑工程的复杂性是其施工技术管理的一项主要特点。
2.流动性
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是一项工期长的建设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在一年内或者几年内奋战在多个建设区域,需要施工人员、建设单位、职能部门等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完成,这样庞大的施工管理就会存在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此外,由于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工程多处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或者偏远地区,使得施工人员的业余生活处于单调无趣的状态,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 ,也是导致一些施工人员流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计划管理性
道路桥梁建筑工程多处于露天施工作业,施工建设条件比较艰苦,建筑工程容易受到天气原因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管理性活动比较复杂且繁多,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初期要制定合理的工程计划,以此符合建设流程的安排。
二、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路基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其路基施工质量与建筑材料及压实工艺的质量密切相关。对此,就需要对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以下管理工作:(1)对道路桥梁路基原地表面进行环境清理工作,除去草根、树叶等杂物,如发现路基建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建设工程进行换填工作; (2) 加强建筑工程原料质量控制工作,对工程建设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例如供应商资质的核查、原材料各项国标参数的核对等,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清退,确保入厂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要求;(3) 在对道路桥梁地基进行压实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做好各建设环节的机械配合工作,提高地基压实工艺的施工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对道桥路基压实次数的严格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压实方法,高效率的完成压实工作,提升压实质量。通常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通过压实实验确定最佳的碾压次数、松铺厚度、压实频率以及含水量等数据信息;按照实验结果,对每层地基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压实不到位出现的质量问题。此外,针对路基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需要注意排水施工建设问题,避免因为排水施工技术的处理不当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
2.路面的施工技术管理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在确保地基稳定及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工程建设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同时按照施工技术流程展开路面施工建设工作,并做好道路桥梁路面的填筑。例如,在进行路面沥青混凝尘铺摊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摊铺的及时性与均匀性。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应重点关注混凝土浇筑得质量,通过使用模板来做好混凝土浇筑、碾压、收缝等施工建设工作,同时采用区域划分的方式对路面进行浇筑和振捣施工,提升路面的施工质量,优化路面施工技术。
3.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经常被忽视的施工环节,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同时道桥质量问题发生的一个特殊区域。应加强对其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全面掌握该建设环节的各项施工技术要点,要控制好台背回填的质量建设工作。台背回填的施工对建筑材料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控制填筑厚度,提高碾压工艺,避免跳车问题的出现,确保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4.建立人事分级制度
在工程建设之初,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人事管理制度。一般按照人员责任不同进行分级制度安排人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职位责任制,同时安排主任工程师、施工技术管理负责人、现场安全管理员、项目工程师等职务,从上至下进行层层权利划分,并明确各人员以及各级别的职务内容和职责权限,发布人事通知,确保全体施工人员均能知晓自身的工作职责和权利并各司其职。
5.建立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1)建立设计图纸会审及技术变更审核制度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对建设图纸的审核是图纸会审的主要目的。其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设计图纸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整体性进行核查,还对建筑选用的施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建设标准要求、工程主体结构与连接部位、桥梁路基以及涵洞路面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并多方收集意见及建议,熟悉设计图纸内容,审查施工技术装备等。
(2)记录施工日志
建立施工记录制度能够通过记录的内容全面了解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通过对施工日志的查看也能够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施工日志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施工的起止日期、当天的施工天气、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问题、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等情况。对于道路桥梁的工程建设来说,施工日志工作要贯穿于整个建设阶段,不可中断,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止。此外,施工日志必须保证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可靠性,施工人员要有专业的职业素养,秉承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填写施工日记。日志中记录的是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安全性能等各项指标内容,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基础数据信息,也是后期工程竣工后验收的文字性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所谓施工技术交底就是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主要体现在道路桥梁设计图纸、施工建设材料、建筑工艺流程、规范性操作要求以及技术施工措施等内容的交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桥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旅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众对其施工质量及使用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升道桥施工质量,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分析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唐封凯.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控制及解决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21.
[2]潘海峰.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控制及解决方法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56.
作者简介
刘玉成,男 汉,1972.03.10,大专,经济管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职工大学,助理工程师,道路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