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胸科医院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水平不足,难以很好的满足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基于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鉴于此,文章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人力管理信息化具体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对人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工作,从而使单位内部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而会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还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当中的不足,及时改正,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事业单位内部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逐渐成为事业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既能够让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价值,又能够提升实际工作效率,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实际管理效率,确保事业单位每项工作都能够得到有序开展。
2.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的时代,传统形式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信息化管理成为发展趋势。事业单位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单位人才的个人价值可以充分发挥,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地为事业单位长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现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我们现有管理中暴露出来的最明显的问题是各种资源的分配极其不合理。以一个处级事业单位为例子,一般一个单位的机构设置主要是按照党委或者党组成员-处长-科长—科员来设置的,科员需要听从领导的安排和指示。目前依然沿用的是因事设岗,不能因人设岗,人才浪费现象严重,他们的才华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领导水平和员工水平总是有差距,不能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工作人员虽然有着先进的理念和高超的技术,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仍然感到盲从,无法得以施展。
2.管理层不够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没有引起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的足够重视,阻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层人员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上,而是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常规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大部分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知之甚少,部分管理人员觉得信息化建设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际效用。基于以上的错误认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3.信息管理产品数量过少。相比于信息管理技术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很不充分。因而信息化管理的产品数目较少,且类别较为单一。同时,信息化产品也缺乏一定的品牌效益,事业单位内部大多都进行自主开发,没有形成良好、有效的,具备一定品牌效应的品牌。
因此,想要实现事业单位应用信息化产品,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应开发并且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化产品体系,同时在产品的创新以及建设过程中应有创新性的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明确信息化建设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事业单位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基础,进一步强化“人”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动力的思想观念,积极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论和优秀成果,结合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具体业务工作实际,落实到单位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同时,从领导层面自上而下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在干部职工中推广开来,逐步建立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管理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新模式。
2.在立项实施的基础上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积极完善工程项目计划,充分利用立项的方法,从而推动信息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完善。应主动优化相关软件模式,促使软件系统在更新和引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综合评判软件的能力,促使管理水平在优化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软件项目管理是实现数据信息管理的前提,应保证综合信息管理在软件科学设计中得以实现。积极优化管理各种数据信息,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全面管理并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分析管理数据模式,充分发挥数据应用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加强数据信息管理是优化管理模式的关键,其可以促使综合评判标准在数据信息中的提升。全面评判软件数据信息是实施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的关键。现阶段,在积极构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综合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数据信息管理质量,这是构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关键。
3.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与数据源的统一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多样,涉及到多方面的职能,信息日益庞大,所以需要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规范处理,所以想要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需要建立科学的规划,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建设要求和具体目标,以信息维护为基本出发点,对信息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基础制度体系和维护平台,提高信息传输共享价值,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加强数据集中化处理,不断提高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加强综合管理,可以探索利用软件对数据类型进行定义,加强数据优化整合,提高数据源集中处理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还要完善网络运行体系,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业务控制和规范管理,形成各个环节有序调度、综合协调联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力资源业务控制要求。
4.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素养。事业单位应当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状况,通过设置奖励机制的方式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定期的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接触到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社会实际相接轨,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及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各种问题是刻不容缓的。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管理政策等措施,大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马听.试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18(12)
[2]孙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8(02)
[3]赵书增.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