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欧金良
[导读] 在社会改革的发展下,教育行业迎来了新的教学方式,
        摘要:在社会改革的发展下,教育行业迎来了新的教学方式,教育体制全面面向综合素质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正处于启蒙期,需要老师进行有效引导,将现代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数学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求证数学规律,真正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让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有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策略
        社会经济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对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也在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课堂教学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简单的书本教学转换成由多媒体辅助的图文结合,生动形象的课程,让学生跟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思维创新。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是很多知识都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将数学变得生活化,能让小学生把枯燥烦闷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对知识点更加容易吸收消化,得到复习巩固。在小学时期的教学,老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的心智开发,发展教学生活化,会让孩子觉得数学充满奥妙,对数学始终保持求知态度。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普及的意义
        1、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传统课堂教育为主,教学过程比较死板,都是通过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去记忆公式,在解题的时候学会套用公式就行,虽然计算结果能快速便捷得出,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好。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对公式还是刚接触,可能还不能完全消化理解公式的规律,生搬硬套的会积压一堆未解的知识压力,学生感觉数学过于繁琐,就会失去兴趣。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中,要求遵循学生思维发展,以学生为主,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对数学始终保持兴趣,能够主动探索、求知,对数学公式才能理解消化,数学成绩才能逐步提升,这样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是老师负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不能灌输式的填鸭,一口气吹出来的气球里面并没有任何内存,学生的教学发展也是要注重参与学习的内在发展,真正理解知识才能充实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相互结合,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学生对数学的探究会更主动,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得到巩固,思维得到进一步启发。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老师对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学生,一定要公平公正,要用引导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细心培育,不能以应试教育的分数来区分学生等级,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孩子,忘了教书育人的初心,让学生单纯的心灵被社会黑暗荼毒。老师除了从书本上给学生灌输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要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年龄特征,开展引导式的教学,让小学生将数学知识成功代入到生活中,生活能力得到锻炼。成绩不是最终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很多人在文化学习方面不突出,但是有其他的闪光点。在心智发育年龄,落实为人师表的道德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是最重要的。在小学生发育年龄,给学生一个轻松减压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将所学知识都反馈应用于实际生活方面,做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1、在数学课堂中营造生活情境化教学
        将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数学中很多知识都是跟生活挂钩的,四年级的学生思维都是相对趋向成熟的,在家庭生活中的都能自己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数学广角》的学习中,就是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学会灵活运转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案例中,小明帮妈妈给客人沏茶的,烧水8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要求小明思考怎么操作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要怎么合理安排工作步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平时父母在家里是如何给客人沏茶的,要怎么去安排才能达到高效完成任务。通过交流优化学生的理解思维,学会从多方思维中找到最佳方案。从多种方法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等水开了泡茶。课程的设立就是用最平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锻炼思维逻辑发展和观察能力,学会找寻事物发展规律,有条有理地安排事情,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也能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家里可以帮助父母处理生活小事,分担家务活。


        2、打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在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教学的时候,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转移到生活中。小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脱,而数学课程繁琐又枯燥,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将学生思路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知识。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课程的时候,老师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物体和图形,利用教学器材直尺套装来教学,这是学生学习生活最常接触的物体形状。直尺是长方形,量角器是半圆形,还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思考一下除了三角尺之外,生活中还有什么常见的三角形物体,比如放学路上常见的一些三角警示牌,或者美味的三明治,让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发现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物体,对图形认识有深刻的印象。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
        书本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所以将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中隐藏的规律,对学习和生活都能保持着积极探索的心理。目前教育行业中,全面封闭式教育还未全部普及,小学的时候基本都是校车或者家长接送为主,有些学生家比较近的可以自己走路上学。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以上学放学的实际案例做教学,将老师或者某个学生的家庭位置为例,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开启地图导航,宏观全景观察学生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程,看一下以学生的速度,要花多少时间,经过多少个路口,才能到达学校。地图导航还有不同的路线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路线对比,看看不同路线,需要花费的时间差多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路程最短,花费时间最少的路线。还可以将学生和老师比较,同样的地点,孩子和成年人的行进速度不同,花费的时间相差多少,让学生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相对比成年人,学生不管在脚步和耐力都是差距明显的。然后让学生熟记公式:路程=速度×时间s = v×t,通过老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可以知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公式还可以转换应用:时间=路程÷速度 t=s÷v,速度=路程÷时间 v=s÷t。课程最后总结让学生灵活应用时间、速度和路程的公式,在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并且对便捷的多媒体加以应用,方便自己的生活。在实际情况中结合数学知识,让数学变得通俗易懂,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中引入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小学生能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表现是无处不在的,使学生快速掌握速度的概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就会灵活运用思维,用数学的思维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形成创新思维,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更进一步,形成规律的数学学习思维。
        2、注重发展创新教学
        在教育改革的趋势下,校园中基本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化的知识,课本局限性又大,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开展数学教学。一些抽象化的大数据,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知道,多媒体数据也是数学的集中反应,从数学中来,现在又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其中包含了多少人的智慧。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将图形展示的立体生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学习。对一个城市的人口统计可以直接从百度调取最新数据集合,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通过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学展现,鼓励学生学好数学,积极探索数学领域未解的奥妙,对其他文化课知识也要集中精力,学会创新探索学习规律,未来的社会发展,信息化创新需要我们新一代的智慧集合。
        四、结语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转变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的基础上,需要老师跟着时代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孩子思维天性发展,因材施教。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融入生活实际,可以引导孩子智力开发和思维创新,学会主动探究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找到学习规律,在生活中融入数学思维,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育出新时代的优秀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景标,路明明;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2012(36):104-105.
        [2]闵玉玲,朱玉英;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5(21):183-189.
        [3]刘玉清,王思雨;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青年时代,2015(13):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