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是在土地整治项目开展过程中,传统的测绘技术工作效率较低,测量结果准确度较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土地整治工作的便捷性,使得测绘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将简单阐述无人机测绘技术的特点,深入分析其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技术;土地整治项目;应用
引言
所谓土地整治,主要指的是对河流、土地与林业等进行综合治理,针对自然灾害损害比较严重的土地,进行有效的治理,不断提升耕地面积,保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更好的改善。近些年来,伴随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整治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提升土地整治效果,应用先进的无人机航测技术,能够将土地整治成果更好的反映出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原有的土地整治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1无人机航测技术特点
无人机航测技术是当今航测技术的必然方向,也是我国该领域相关技术的延伸及有力补充,既满足了各相关行业的发展需要,也促进了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其主要特点如下:(1)起降条件限制小。无人机航测技术较传统航测对飞机起降的场地条件等环境状况要求较低,可实现地形复杂地区的航测工作,环境适应性更强。(2)环境适应能力强、效率高。传统航测技术很难突破地形地貌的限制,对于特殊地形地貌区域尤其是山地、盆地等复杂地区的测绘很难高质量、高效完成,部分地区即使完成,其数据成果精度也很难保证。而无人机航测不仅可高效快速精准测量地形简单平整区域,在传统航测无法进行或无法满足项目要求精度的地区仍可进行拍摄,且能高效完成并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和高精度定位数据,克服了人力无法到达的困难,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加之无人机航测技术可低空、云下航测,空域条件较易达到,对测区有效拍摄时间更长,更高效,利用相关软件可快速处获取空三、DEM、DOM、DLG等测绘产品,因而可更好的服务于土地整治项目。(3)运输便捷。无人机航测系统集航摄平台、GPS、数据处理等多种平台于一体,运输便利、快捷。
2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优势
2.1测绘结果更加准确
无人机航测系统本身具有高清数码相机设备,可以利用GPS-RTK技术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测绘,根据已获得目标实物的像控点,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可以使平面位置中误差和正射影像空间分辨率能够达到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精度,从而满足土地整治项目工作的实际需要。此外,在实际应用阶段,还可以通过提高数码相机设备的性能以及降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来提高最终的影响分辨率。
2.2提高了关键测绘数据的真实性
利用无人机航测系统的高分辨率正摄影像图,可以帮助相关工作者根据施工单位所提供的竣工图、新增耕地图等开展叠加对比工作,以此来判断目标区域内所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是否科学合理,进而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工作质量和关键测绘数据的真实性。
3土地整治项目中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
3.1地图地形等资料的前期收集
在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飞行之前要对土地整治区域形状进行探索,坚决不允许在不了解地形的状态下飞行并使用,很容易影响飞行的安全。基于此,无人机飞行前要积极开展勘探工作,对设备与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包括项目地区地形状态与大致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所需测量区域信号发射点与摄像监控点进行布置。必须提前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地区的地形勘探与选址工作,才可以为无人机安全飞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3.2严格按照作业流程开展工作
对无人机飞行航线进行设计时,需要与以下指标相互结合:(1)与社区范围和平均基准面的高程进行结合,贯彻落实航线设计工作,确保能够在相同拍摄区域,并且高差不应超过设计航高1/6,测区航向重叠不允许低于65%。在此基础上,应保证旋偏角不超过150°,像片倾角不超过50°。针对像控点的测量,应借助影像拼接软件,对正射影像图进行生成,并将其当做工作的底图。(2)在空三加密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DPGird纠正像片畸变与内定向,通过自动转点或者是人工方式,对点转刺等相关流程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保证各项精准度指标可以与设计规范要求相适应,随后生成空三加密成果。
3.3实施过程中应用及评价
项目施工阶段,可通过航拍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阶段测绘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了解并适时调整工程进度;航拍及数据生产阶段,无人机搭载高清成像设备,在地面接受设备及遥控设备控制下,获取土地整治项目区域内高清画面,通过数据处理系统PhotoScan等软件完成测绘产品的生产,为项目参与人员提供图件参考。
3.4数据收集与整理
无人机航拍结束之后,航拍人员需要将获得的原始影像进行收集与整理,经过仔细的对比之后,选择准确性较高的原始影像,并将这些原始影像提供给土地整治人员。在处理各项航拍数据的过程当中,测绘人员可以利用PhotoScan影像处理软件将航拍的原始影像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并将各个控制点的坐标与图像片段进行有效拼接,并且在航天远景软件里进行1:1000地形图立体采集,按照1:1000比例将图像绘制成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土地整治人员提供更加精确的航拍数据。
另外,测绘人员也可以使用DPGird系统对航拍内定向影像畸变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各项航拍数据得到更好的利用。通过对各项航拍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与整理,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土地整治方案的实施效果,帮助土地整治人员更好的改进原有的整治方案,进一步提升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5规划图与竣工影像图的叠加分析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将DWG格式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图与已经完成整治的影像图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查看改建新建农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对比两者的差异,以便于相关工作者实地监测。
通过对比前后的土地利用情况来看,目标土地整治区域整治后,具体效果如下:
(1)土地利用景观:水田的面积增加了0.68%,旱地面积的占比下降了0.28%,农村居住地的面积占比下降了0.25%,说明通过整治后,农村居住点更加集中,减少了土地的不必要浪费,达到了预期的土地整治目的。
(2)生态用地方面:通过土地整治后,林地面积增加了0.29%,而坑塘面积下降了0.26%,水利设施面积下降了0.68%,说明通过有效的土地整治,使得本区域的灌溉系统更加合理,减少了沟渠和坑塘的用地。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水平,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创造便利,需要将土地整治工作重点转向无人机航测方向。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符合土地整治项目的实际需求,最终达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邵金强,罗斐,张磊.无人机航测技术及其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4(01):405-406.
[2]蔡仕忠.无人机航测技术及成果在土地整治各个阶段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3):311-312.
[3]段宏博.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土地整治方面的应用[J].国土资源,2018,(06):48-49.
[4]郭伟,徐大展,黄国栋,等.无人机航测技术及其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5):119-120.
[5]王少军,江钰.无人机航测技术及其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