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GIS的应用 吴洪彬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吴洪彬
[导读] 摘要:土地作为国家的核心财富之一,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城乡各类用地实行统筹调整,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正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土地作为国家的核心财富之一,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城乡各类用地实行统筹调整,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高质量、合理化规划土地,才能够保证土地的可持续性提供各种经济效益。GIS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对相关土地数据及管理规划进行动态化管理更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设计;GIS技术
        一、GIS技术的重要性及基本原则
        1.1GIS技术的重要性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越来越广泛。在不影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出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从而使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分析功能和土地利用规划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将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1.2GIS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GIS系统构建原则较多,实际设计阶段重点坚持下列基本原则。首先,确保系统开发设计标准统一化及规范性,其重点依据相关信息系统标准制定具体构建方案,然后围绕这些标准进行技术建设,并可关联相关网站及数据库,这样有利于各种数据使用。其次,系统软件界面操作简单化,其设计应依据土地规划及建设要求,菜单及功能描述详细,针对部分高频次使用功能可设置快捷图标,便于功能使用。第三,针对大量数据使用过程中,确保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系统软件应使用高可扩展性软件,重点做好修改及更新数据工作。最后系统要求反应速度快,并且维护较为方便,基于具体工作要求,该系统软件能够对于相关要求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反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务处理量,这样能够保持系统软件高效利用,还可适当节省各种系统资源。同时系统维护便捷程度较高,对于相关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使用较少,这样能够减少相关维护工作量及成本。
        二、GIS技术功能
        2.1数据的采集与输入
        该功能主要将各种系统外部原始数据采集且输入至GIS系统内部,其可以将各种数据由不同格式转化为系统可识别、可处理格式,具体将各种形式及来源信息实现综合化及统一化处理的过程。这种功能能够确保GIS系统数据库各种数据内容及空间方面的完整性,还可提升相关数值逻辑一致性及合理性。
        2.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该功能作为GIS系统数据库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其与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组织存在明显关联性,其中栅格模型、矢量模型以及两者联用模型已成为当前应用较多的空间数据组织模式。同时选用不同空间数据结构,系统实际执行数据及分析功能也不同,所以GIS系统管理过程中,各种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有效结合已成为研究重点。
        2.3数据的编辑与更新
        通常该功能大体分为图形编辑及属性编辑两个方面,其中属性编辑具体和数据库管理联合使用,而图形编辑则主要对于图形进行编辑、整饰处理,还可实现投影变换和误差校正等功能。数据更新作为GIS系统时效性的重要功能措施,其主要利用各种新采集数据替换数据库已存在的数据或纪录。
        2.4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通常空间分析作为GIS系统基础性功能之一,其与其他系统分析功能具有本质性差异,而模型分析则是基于GIS系统对于实际空间问题进行分析及处理,其作为GIS系统深度处理功能的代表性技术。


        三、土地利用规划GIS实际应用分析
        基于GIS技术构建高效率、高质量的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能为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尤其使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可对于规划设计实施最佳分析选择,这样能够提升相关设计质量,还可根据相关设计应用模型,以及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对于实际设计结果实施具体模拟显示及分析,不仅便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管理工作,还可确保整体规划设计合理性。由于GIS系统复杂程度较高,其功能要求较大,具体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3.1土地利用规划的数据处理
        通常土地利用规划阶段,不同阶段均应采集各种数据信息,然后对于上述数据实施有效处理,这些数据信息量大,其来自于土地利用的各个方面,并且数据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点。如果采用GIS技术实施数据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且快捷,尤其GIS技术和遥感技术联合应用,可采集各种动态实时信息,确保GIS数据库内部数据的时效性。基于GIS技术开展数据处理能够获得有效数据及图片,这样能够实时体现当前土地实际情况,可为相关规划工作进行数据支持,掌握具体土地性质、质量以及空间分布情况,明确不同类型土地可利用范围。
        3.2土地利用查询、统计及规划成果管理
        土地利用查询、统计功能主要利用条件查询查找相应的要素集合,然后对于相关查询结果进行有效保存,具体数据包括当前土地占地情况、规划用途占地统计等,其可有效辅助指标核减以及规划审查等方面工作,还可查看不同地块、宗地具体地籍信息。规划成果管理功能具体包括图件管理及文档管理,其中图件管理具体对于相关地图进行转换、打印及管理,而文档管理针对不同类型文档进行查看及打印,并重点实施操作日志管理。
        3.3土地利用的规划编制
        一般来说,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明确用地现状、用地面积及权属等诸多信息数据,确保相关用地类型精确性、数据准确性及图斑一致性,其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规划质量。同时,GIS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可满足定时、定位及定量标准,利用上述技术构建规划数据库,能够对于各种土地类型信息实施重点查询。同时使用GIS技术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库,其与不同规划阶段的相关业务进行有效结合,这样能对于具体规划实施有效编制、修改。实际规划编制决策阶段,基于GIS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进行各种信息数据处理及分析,为规划提供合理根据。另外,该GIS系统相关指标管理大体分为用地指标管理以及规划指标管理,并且重点观察各种指标制定、使用及结余情况,然后对于相关数据实施汇总统计,并针对统计结果采用多种格式实现数据输出,规划管理大多依据各种用地指标用于问题处理参考标准。
        3.4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
        基于GIS相关数据处理及管理等诸多功能实施土地规划管理功能,其更能够提升整体管理时效性、准确性以及便捷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已有土地规划管理结构层次实施有效改进,还可对于相关管理方法及管理过程进行深入优化。同时系统权限管理功能,GIS系统构建过程中重点依据不同工作人员实际工作内容及职能要求,确定这些工作人员具体权限,然后制定具体权限等级,通常上述权限具体包括下列两个方面。首先为管理员权限,其主要指用户可使用全面系统功能,诸如数据录入、管理及修改,并对于已有数据实施修订以及规划指标调整,但上述功能仅能由管理员进行具体操作,这样能够确保数据安全访问,并且管理员对各个受限用户具有具体管理权限。其次受限用户权限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分析、编制及出图等各种操作,还可使用数据库内部数据,但限制部分数据访问,尤其已有数据更新及指标调整等,并且受限用户权限具体由管理员依据相关要求进行设置。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需求的不断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可以提高相关数据的管理效果和及时性。因此,需要做好管理系统的设计,并根据管理要求建立各种管理模块,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土地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梁飞.探究土地规划管理中GIS的应用与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9(06):195-196.
        [2]刘波,吴学群.GIS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锰业,2016,34 (06):169-171.
        [3]沈晓微.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5(16):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