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铁军
[导读] 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身份证号码:37048119710425XXXX
        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石化工程企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危险因素较多。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石油化工建设行业不但具有建设行业的所有风险,还面临石油化工行业化学物质、火灾爆炸、有限空间等环节的风险。
        关键词:石化工程;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1.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必要性
        1.1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是石化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石化工程企业自身的风险与特点,如若不能严格执行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不及时或不到位,很容易引发安全责任事故,对企业的声誉以及发展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现如今,我国石化工程企业借鉴国内外的安全标准化理念,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但未能结合自身实际与特点,致使安全管理体系对细节与流程的把控上有所欠缺,整体较为粗放,再受到基层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业务能力的限制,在项目现场实施阶段仍以主观经验判断处理为主,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主要石化工程企业的标准化程度及事故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不足较大程度的限制了项目安全管控能力。
        1.2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推进,有利于石化工程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石化工程企业在之前相对粗放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安全管理标准不统一、安全管理标准宣传贯彻不到位、甚至有一些项目完全凭自身经验与喜好进行安全管理,容易产生懈怠、麻痹甚至对抗的心理,对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限制较大,如果能够结合项目风险与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同时加大宣传教育、监督检查与沟通反馈提升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的将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纳入标准化施工中,确保每一步施工工序都能做到有序化、精细化、版块化,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1.3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升石化工程企业经济效益。安全石化工程企业在过往的管理过程中,受安全管理要求不标准、不规范的影响,对一部分的安全管控标准过低,不能有效满足企业、项目的安全需求,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一旦发生事故或舆情事件,对企业的安全形象和经济效益的打击极大,同时有一部分安全管控标准过高,虽然安全管控力度增强,有效降低了事故严重程度,但同时也导致安全投入的增加,不利于企业、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而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则能够统一安全技术水准与安全管理水平,通过进一步平和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的平衡点,用相对适当的投入尽可能的提升安全条件与安全管理效益,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实现整体化的发展。
        2.加强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效方法
        2.1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利于石化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石化工程企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1)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工作种类较为繁多,一般要同时兼顾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管控,管理压力较大,同时受外部压力、管理能力的限制,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项目负责人一时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因此,项目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沟通的时候,不能只在乎自身的利益,也应该顾及对方的利益。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应该尽量满足双方利益,以便于双方达成共识,能够实现工程的有序化。

(2)构建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石化工程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危害,比如,由于机械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机械伤害或触电,违章进入有限空间引起的中毒或窒息,防坠落措施不到位引起的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甚至是不良作业环境导致的听力、呼吸等方面职业健康危害。这些危害都会不同程度的给工程和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伤害。为此,石化工程企业应该持续加强对施工作业环境的管理、控制和检查监督。(3)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业人员是石化工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发展下,作业人员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对自身的权利保障有了一定的认知。大部分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意识较高。因此,石化工程企业应该保障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作业人员,保证作业人员的知情、拒绝违章指挥、参与安全培训以及参与安全管理的权利。
        2.2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具体施工作业面临的高风险,进而提高石化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则是为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石化工程企业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生产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时代的特点,更新和改进石化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将施工技术中的施工范围、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安全技术、安全控制措施等内容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规范安全管理的流程、标准与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了各个层面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尤其是安全流程的设置,通过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岗位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完成各项安全管理流程与活动,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高效性,同时通过确定安全管理方针、目标与指标,以及对各个层面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划分,能够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积极、充分、高效的参与安全管理。
        2.3实行现场工作的动态控制和监督
        石化工程企业的现场监督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控制。(1)提高现场工作的管理力度,实现检查和监督的统一。石化工程企业的现场监督人员应该有效掌握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内容,能够及时发现并对问题进行处理,并进行有效跟踪反馈,采取多种有效控制措施完成隐患整改,并举一反三,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作业人员的警觉性,协助现场施工人员针对施工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真正能够为石化工程企业解决工程难题,最后按照标准化表格留存文字与影像记录。(2)突出重点,实行动态话管理。石化工程企业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复杂的作业环境条件,而每项作业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因此,石化工程企业在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要突出重点,在不同的工作环节,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无论是日常的作业行为,还是安全措施落实或安全监督检查,都应该实行动态化管理。另外,石化工程企业的施工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生产流程,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施工的连贯性,因此,石化工程企业应该确保施工生产过程的流畅性。
        结束语
        总之,石化工程企业在建设行业拥有相对较为科学、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模式。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则是促进石化工程企业稳定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石化工程企业应该根据现场工程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的水平,实行现场工作的动态控制和监督等措施,提高石化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保证石化工程企业能够获得长远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珂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1(7).
        [2]缪维.安全标准化管理在石化施工企业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