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兰山区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安全性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行车载荷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公路路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逐渐降低其使用的性能。因此,本文就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施工技术进行了简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实际生活中,公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在行车载荷以及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公路的路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运输性能。
一、产生公路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
1.外界环境
对于一些昼夜温差过大或者一年内环境温度变化过大的地区来说,公路所形成的温度裂缝会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是以间距均匀分布的横向裂缝为主。伴随着环境温度的持续下降,低温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温度裂缝的问题也会更加的严重,并且温度越低,则开裂部分的宽度尺寸就会越大。低温收缩裂缝往往是在环境温度突然下降之下而导致面层材料急剧收缩,温度应力超出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导致的。温度疲劳裂缝也是极易出现的病害问题,其主要是在温度反复循环变化之下,虽然温度应力比极限抗拉强度要小,但是反复作用下也会导致裂缝的存在。
2.材料因素影响
公路路面出现裂缝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材料因素,在进行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材料的质量也是导致高速公路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果相关公路建设施工的原材料相关质量并不达标,会直接造成公路路面出现裂缝,也不利于相关公路行驶安全性以及行车速度的提高,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相关材料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强度,高度以及级配等。
3.施工的因素
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以及振实,所有工序中的任何一点疏漏和缺陷,到最后都可能是产生裂缝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
3.1设计因素在设计中对于道路结构的施加预应力不当,钢筋的配置过少,实际中结构的设置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情况和混凝土用量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开裂。
3.2气候条件在施工过程对路面做好各种注意措施,一旦遇到天气温度的变化,比如夏季的暴晒和寒冬的冰冻天气都会导致水泥在硬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能,导致公路内部发生膨胀,硬化完成后内部温度又骤减挤压公路内部,如此反复情况导致路面突破承受极限而形成裂缝。
3.3载荷因素超载现象或者大型的车辆都会对路面造成严重的破坏,车辆的急刹车或者上下坡都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剪切性的破坏,荷载产生的裂缝反映在面层上,往往不是单独稀疏和有规律的,而是比较稠密的。相互联系的裂缝,甚至发展成网状,严重的时候会表面变形、沉陷等。
二、公路裂缝的预防措施
1.提高沥青、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在浇筑时需要加强施工的质量把控,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够按要求进行,并保证质量的合格,在浇筑前就需要根据整体施工的目标和要求来综合现场基本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浇筑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符合要求,必要时在路面中选用配级良好的碎石层作为基层,防止和减少裂缝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基层的排水情况。在半刚性基层的情况下尽量用单层沥青作表面处理,乳化沥青浆封层设置下封层,防止产生裂缝,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设备,结合养护工程的需求,全力保证养护工作的开展。
2.加铺路面防裂层和下封层
在面层与基层之间需要布置防裂层,可以有效的吸收基层结构的应力,避免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选择使用级配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碎石层为上基层,与下基层有效的组合,提升其结构性能。级配碎石防裂缝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减少反射裂缝的问题,还能够提升其排水性能。下封层的主要作用就是预防雨水进入到基层结构中,避免下渗而影响基层部分的质量。半刚性基层施工时,要根据需要合理的布置下封层结构,通常需要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理、乳化沥青稀浆的下封层结构形式。
3.采用大修养护的策略
矫正修复只适用于危害性较小的阶段,对于对于危害较大的地段,公路养护部门可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详细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大修养护。例如: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进行开槽、干燥、填封、撒砂等技术处理;对于裂缝比较密集的路段,可以采用精铣刨后,然后采用薄层罩面工艺,改变路面的平整度,提高其使用的功能;对于车辙型路面变形问题,如果车辙的深度达到10mm,且道路投入使用的年限较长,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十分明显的路段,公路养护部门应考虑采用直接罩面法,改变排水路面的结构形式,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提高雨天该路段车辆通行的安全性能,并降低路面噪声的产生,从而有效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
三、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技术
1.沥青路面裂缝质量养护技术
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水是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裂缝养护维修环节,要进行缝隙的封闭处理,防止水分进入到路面结构中。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方式比较多,能够有效的组织渗透作用,切实提升路面的承载力。开槽灌缝。应用切缝机沿着裂缝的位置切割出宽度尺寸为10~15mm的槽,深度约为15~20mm,然后在应用灌缝机将制作完成的密封胶直接灌入到沟槽内,在其冷却之后,将路面部分的碎屑清理干净,然后才能开放交通通行。进行开槽灌缝的施工,能够把路面的裂缝进行必要的封闭处理,有效的组织雨水进入到路面结构中,并且该方式的应用年限比较长,但是施工成本比较高,需要合理的选择该技术进行裂缝的处理。
2.挖浆及摊铺技术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面对不同程度的路面裂缝,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倘若因为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轻微裂缝,可以用摊铺技术进行维护。而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先清理干净裂缝周围,然后在裂缝中涂抹乳化沥青,最后用粗砂砾石屑等其他的材料来进行摊铺平整,最后用压路机压平,这种轻微的裂缝非常容易处理,但是对于路面沉降这种比较严重的裂缝,则需要将已经发生沉降区域的路面全部挖开,再进行碎石和沥青填充,倘若路面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为保证摊铺质量,可以酌情增加摊铺的次数以提高质量,最后还需要用压实机将维修位置进行压实,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
3.裂缝检测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公路路面的养护效果,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裂缝的检测在这基础上必须要提高相关公路裂缝检测技术的应用,结合公路实际的建设情况来依照相关的检测技术,加强对公路裂缝的检测,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根据这些数据来制定有效的维护方案,在保证公路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公路运输是陆路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起着重要的地区连接作用,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各个城市之间的共同发展。但在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而导致路面开裂的问题,深入的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并且结合裂缝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随时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要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尽量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杨潇洒,李哲龙.探究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技术与有效措施[J].科技风,2019,(15):113
[2]郭邦学.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施工技术与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6,(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