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核心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工程质量、周期、成本等的关键性因素,更是企业实现增效创收目标的重要手段。创新工程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方法以及现代化技术设备等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充分挖掘工程项目资源以及建筑企业资源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力,为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一、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社会在进步发展,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逐步向前推进。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建筑工程企业制度也在这其中得到了完善以及发展,施工管理的创新与进步在其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是继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快速发展与进步,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改变自己进行创新。而且从我国近代发展的历史来看,只有创新才有发展。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施工管理只有不断借鉴吸收先进的创新理念,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新,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施工管理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需要
所谓的管理科学,其产生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二战期间便已产生。它指的就是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体系,或者是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展现管理成就。当前,建筑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运用好先进管理科学理论。而先进管理科学与施工管理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因此要想更好地运用先进管理科学理论,就需要对施工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创新。
二、现代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困难
1、信息化程度较低
建筑工程的内部管理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多个部门的资源以及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已经十分重视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和局域网的建设,但是由于专业化的程度不够,因此在实际运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化管理的过程中,缺少更为专业化的软件,最终导致信息化程度较低
2、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很多的建筑企业中,由于业务繁多,组织设置很庞杂,因此在进行监管的时候,关注的重点十分片面,对于市场等相关因素的考量不够,造成了很多较大的工程项目往往都是由域外公司负责。此外,就其工程管理体系而言,也存在着缺陷,很多项目没有可以参照的规则。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很大缺陷,缺少相关人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策略
1、巧用BIM技术
BIM技术实现了前期设计、施工现场管理、部门协调以及运营维护等建筑工程相关环节的数据化与一体化,是对传统建筑绘图技术中几何信息记录方式的突破与创新,利用BIM技术将建筑工程几何信息转化为包含基本信息的不同工程部位的参数组件,提高了工程相关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与互动性,帮助工程相关人员正确把握工程设计宗旨要求以及准确理解工程设计方案,加快了工程管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速度,加强了建筑工程设计策划、施工、运行维护等不同环节主体沟通的有效性与配合的默契性,为实现减少工程施工总费用与加快工程进度等目标奠定了基础。
例如,建筑企业可以引起BIM技术,创建墙、柱等不同工程部位的参数组件,除了介绍其形状、大小等最基本的几何信息外,还应包含其建筑材料、使用年限以及建筑费用等等信息,帮助相关人员精确了解工程基本信息。
2、巧用智能化设备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推广运用加快其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进程,加快了自动化建筑机械的研发速度,运用自动化建筑机械将施工人员从重复性强且技术含量低的施工环节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可以通过购买智能软件等方式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让其全天候不间断的分析工程管理数据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相关人员随时随地的全面准确的了解工程相关信息奠定了基础。例如,建筑企业可以购买或租赁自动砌筑机械等智能化建筑机械,在保障施工质量与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也为压缩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数量等奠定了基础。
3、优化管理组织架构
建筑企业应根据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运营管理现状、经营发展目标等来优化调整管理组织架构,实现了管理工作从全局统筹协调到具体施工项目管理的转移,根据工程项目规模大小、使用功能等来调整管理岗位数量,通过竞岗、调岗等方式来降低管理人员人浮于事等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了管理结构的精简化与专业化,拓宽不同部门以及岗位信息沟通交流渠道,明确不同岗位以及部门工作范围,提高了不同岗位以及部门之间工作配合的默契性。例如,建筑企业在企业内部组织竞聘上岗活动,管理人员在竞聘上岗表格上完整填写自身专业特长、工作心得体会、工作成绩以及工作目标等内容,相关人员在结合竞聘上岗表现以及管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表现等基础上来重新调整管理人员的岗位,有效提高了管理团队的专业化与内在活力。
四、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1、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
相关人员应在结合施工要求、工程用途、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流程等基础上来选择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不能为降低施工成本而使用含有大量甲醛等化学有害物质的劣质建筑材料,提高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使用比例,降低建筑材料是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加强施工人员与施工机械的筛选优化力度,购买或租赁损耗较低、性能好的机械,对原有损耗较高的设备采取改造、淘汰等处理方式,加强对建筑机械的检修维护力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满足了高效施工对机械设备的基本需求。例如,管理人员创建建筑机械使用表格,标记好所有建筑机械的购买时间、使用年限以及维修次数等基本信息,罗列好所有建筑机械可能会出现的故障,通过定期检修、及时更换磨损过大零部件等方式来降低其故障发生频率。
2、创新现场资源管理方法
施工现场会堆放大量施工材料以及建筑废弃物,许多建筑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化学物质,会随着雨水流入工程附近河流湖泊中,更会通过地表渗入到地下水中,进而增加了周围居民生活饮用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等中的化学有害物质,严重损害了当地居民身体健康,降低农作物品质与产量。建筑企业可以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在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破坏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增加收入与减少开支的目的。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加强施工现场防尘力度,通过硬化道路、施工区域围挡封闭、使用清洁燃料等途径来提高对施工现场尘土污染控制力度。例如,建筑企业可以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超过1.8米高的围墙,将施工现场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聘请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内的道路进行洒水与清扫工作。
结束语
正视原有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绿色施工管理对实现建筑企业运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管理组织架构、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等途径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为促进建筑企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晓平.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创新技术应用以及节能环保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5):4435.
[2]庞新霞,陶尚儒,朱惠英.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在广西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以钦州市某工人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6,(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