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协作学习是常用的学习方法。由于浙江省初中信息技术单元内容,大多以“大任务”的形式组织内容,即每一课是一个小任务,学生通过一个单元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逐步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而小组学习对于这种“大任务”的学习,具有它的独特优势,学生可以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互相学习,感受团队习作的魅力,提升集体荣誉感。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协作学习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协作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性、技能型和创新性等特点,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法和学法也呈现着多样性,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小组协作法和探究学习法等。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协作学习在课堂中有效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应当以充分了解学情为基础。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从知识储备、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等方面,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初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历练,已经适应了学校教学模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够自然、流畅的和他人进行交流,这些是初中学生的整体特征。每个学生又都各具特点,有些学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团结同学,有很强的领导力。有些学生则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的操作。有些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些不同的特征,就要求小组协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身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特点,小组学习中还应当注意小组成员特点互补性,也就是说各种特点类型的成员应该合理搭配,实现“1+1>2”的小组学习效果。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应当设计合适的小组分工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的质量,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效果。小组任务设计,要依据课程内容特点,结合学情特点进行设计。设计的任务要体现核心素养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力求任务设计多元化,分层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整体能力进行提升。
任务设计注重多角色分工。如《电子杂志制作》一单元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将任务分为组长任务,编辑任务,美工任务等。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成员自由招募,小组成员依据自己的特性选取自己喜欢的任务。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协作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去思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共同完成目标,总结经验,获得知识。
学生通过自主构建知识,要比间接获取知识,更加得深刻,更加符合自身的知识体系。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组协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技巧,真正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比获得有限的知识更加有价值。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应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就要教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这里既要扮演活动组织者、又要扮演学习引导者,还要充当逾越困难的帮助者。其实这要比简单上一节讲授课更具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为小组协作学习做准备,预设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事先计划好应对的策略。
小组合作中学生可能遇到很多突发问题,或者会迸发出很多奇思妙想。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多参与和勤思考。学生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巡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并组织学生对成员进行小组学习评价。
五、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小组协作学习,应当有多维的评价方式。
小组协作中,不仅要对学生知识层面进行考察,还应注重学生各自角色的完成情况和小组学习过程表现进行评价。因此,小组评价应当是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预设目标上设计评价方案。
以《电子杂志制作》单元任务为例,这一单元的小组评价,采用多维度进行评价,具体从作品内容,作品艺术性,技术应用情况,小组协作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小组成员的考核。作品内容评价小组作品是否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合理,版面设计美观;技术性评价考核小组掌握操作技术程度,应用技能水平;过程性评价则考察小组成员间是否配合默契,能够主动交流,总结交流经验,善于利用书本、网络进行知识探究,克服困难。
小组评价应当多角度,采取成员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则是通过小组其他成员的视角,评价成员在小组中的表现。教师评价则是从教师的角度,评价学生预设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多维、多角度的评价,可以客观、合理的反应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表象。
综上所述,小组协作学习是初中信息技术常用的学习方法。小组协作学习适用于“大任务完成”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教师和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各自的角色,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协同学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杭大山,苏占雷.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现代信息(教育版),2014(16):112-114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