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构成进行阐述,同时分析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致力于采用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手段提升设备管理效果,维护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而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便捷的电力支持。
关键词: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
引言:电力供应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供配电设备在供电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设备的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有助于降低供电风险。对此,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分析及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策略探讨呈现出必要性,对于低压电气供配电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1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构成
低压电器供配电系统主要由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照明设备以及发电设备构成,其中变电设备包括变压器,电容器,母线,电缆,导线等,配电设备主要有配电支架线路、接地线路等[1]。而照明设备在系统应用中最为明显,主要由配电分柜装置与配电器(也称为配电柜)构成,如图1所示。构成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既独立存在又相互紧密联系着,一旦电力系统中有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供配电过程,妨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正是因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在实际的供配电过程中注重强化各部分设备的管理,保障供配电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png)
图 1 低压电器供配电系统常见配电器
2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包括多种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因设备质量问题产生安全隐患。特别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电力企业运营注重自身利益,在进行设备采买过程中更注重资金消耗而不在意设备质量的严格把关,容易造成使用过程出现安全问题。同时,目前部分电力企业的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不能按时开展,对设备的安全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3 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策略探讨
3.1 合理配置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
为了更好地推动低压电器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在进行低压电器供配电设备配置时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设备配置的合理性,为接下来开展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例如:相关人员在进行配电箱设置时应该选择与电源接近的位置,避免配电箱离电源较远导致用电设备的过于分散,还应该合理调整各开关与设备的距离。与此同时,针对照明设备与动力设备,最好采用同一配电箱进行分路,然后将照明设备放在动力开关上上方[2]。除此之外,为了给后期的设备检修工作提供便利,操作人员应该将各组成部分的设备单独设置开关,发挥独立控制的作用,通过合理配置促进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3.2 注重设备运行操作人员的能力提升
设备操作人员在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设备运行的相关操作人员直接控制着设备的运行状况,不当的操作会直接造成设备罢工甚至损坏。对此,电力系统供配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秉承负责任的态度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避免因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问题,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供电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应该重视人员操作培训,通过强化操作人员的能力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例如:企业领导可以给操作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员工接触到新型的供配电设备,避免因能力不足造成供配电设备操作的局限性。同时,企业领导还可以鼓励经验丰富的员工给其他员工进行操作指导,讲解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提高操作效率的方法,以此为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稳定运行提供动力。
3.3 应用现代化技术实施设备监控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目前用于监控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计算机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升设备安全管理效果。例如: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设备运行的实时监测,并且不断完善监测系统,使之具备良好的反馈功能。以便于在设备出现运行故障的第一时间能够将信息传递给计算机,方便操作人员明确故障点,进而采取合理措施实施设备的故障处理。
3.4 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是必要的,对于设备安全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定期开展设备的检查工作,为设备的维修与维护提供便利,保障低电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高质量运行,避免安全故障的发生。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具有针对性。例如:在检查低压线路时,可以根据低压电力线路常用结线方式的特点(如表1所示。)开展检查工作,以此强化检查的准确性、提高检查效率,强化系统安全管理效果。
表 1 低压电力线路常用结线方式特点
.png)
3.5 落实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
供配电设备中有一部分处于室外环境中,其安全防护工作需要加以重视。目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室外设备故障问题,不利于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同时也会影响居民用电质量。对此,相关管理人员可以设置相关标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例如: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在配电器的外面张贴“危险,请远离”的标识,避免人们私自打开配电箱。同时还可以张贴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破坏配电设施的行为,为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创造条件。
3.6 健全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健全能够为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利依据,同时还能够发挥对操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对于员工明确管理流程具有深远意义。对此,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机制。例如:制度应该包括奖惩制度,不论是员工的操作,还是损坏供配电设备与监督举报,都应该有相对应的合理的奖惩规则。同时,针对不同的设备应有区别的检测与维护等安全管理流程,以便于推动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论:总而言之,低压电气供配电系统构成相对复杂,涉及到的设备很多,对应的管理工作需要加以重视,以便于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实际的设备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应该注重管理机制的健全及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加强对现代化监控技术的应用,通过定期检查与维护强化设备的使用性能,实现设备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沙明.低压电气供配电与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0):281-282.
[2]郑磊.火力发电厂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安全运行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16):206-208.